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以及高压侧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1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该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该进气结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密封地连接至进气管,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密封地连接至定涡旋盘上的接口部,使得来自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外部的工作流体能够经由进气管和连接件而流动至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吸气腔,并且连接件构造成能够至少部分地相对于进气管运动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接口部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高压侧涡旋压缩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和高压侧涡旋压缩机能够有效减少振动和噪声从压缩机构传递至进气管和顶盖,并且还能够降低对各部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的要求,降低成本,并易于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以及高压侧涡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以及具有该进气结构的高压侧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在涡旋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制冷剂气体经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管进入涡旋压缩机内,并且随着压缩机构的运动而进入压缩机构的压缩腔内,经压缩机构压缩后排出涡旋压缩机。对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进气管通常固定地安装(例如,焊接)在涡旋压缩机的顶盖上,并连接至压缩机构的定涡旋盘以与形成于定涡旋盘中的吸气腔流体连通,以随着压缩机构的运动而将制冷剂气体吸入压缩机构的压缩腔。为了保证吸气效率,进气管密封地连接至定涡旋盘中的吸气腔。并且为了将密封件保持在进气管与吸气腔之间以保持密封连接,进气管的位于吸气腔内的部分完全与吸气腔的内壁配合,因此在进气管与定涡旋盘的吸气腔的内壁之间形成近似刚性的连接。在这种构型的高压侧涡旋压缩机中,在压缩机构的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易于通过定涡旋盘传递至进气管,并进而传递至顶盖,使得压缩机的振动和噪声水平升高。另外,在进气管与定涡旋盘的吸气腔之间形成近似刚性连接的上述设计中,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配合安装,往往对各部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高压侧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在压缩机构中限定有吸气腔。压缩机构包括设置有接口部的定涡旋盘。该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并且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密封地连接至进气管,并且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密封地连接至接口部,使得来自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外部的工作流体能够经由进气管和连接件而流动至吸气腔。连接件构造成能够至少部分地相对于进气管运动,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接口部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经第一密封件与进气管浮动地插接,并且第二部分经第二密封件与接口部浮动地插接。在第一部分与进气管之间的连接处,第一部分和进气管中的位于内侧的一者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自该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并且第一部分与进气管构造成使得仅第一凸出部与第一部分和进气管中的位于外侧的另一者的内周表面配合以保持第一密封件。在第二部分与接口部之间的连接处,第二部分与接口部中的位于内侧的一者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自该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并且第二部分与接口部构造成使得仅第二凸出部与第二部分和接口部中的位于外侧的另一者的内周表面配合以保持第二密封件。第一部分内形成有第一通孔,并且第二部分内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彼此连通,并且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形成有内台阶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彼此偏心地设置,并且/或者,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优选地,第一通孔构造成使得进气管的通流面积大于吸气腔的通流面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气管的端部插入第一通孔中,并且内台阶部适于与进气管的端部抵接,从而限定连接件相对于进气管沿轴向向上运动的范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的外径大于第二部分的外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有外台阶部,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插入接口部中,外台阶部适于与接口部抵接,从而限定连接件相对于接口部沿轴向向下运动的范围。优选地,第一部分的外径大于接口部的外径。优选地,第二部分和接口部构造成使得当接口部与外台阶部抵接时,第二部分的端面被悬置在接口部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与进气管密封地插接,并且第二部分与接口部密封地插接,连接件还包括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波纹部。至少波纹部能够相对于进气管运动并且能够相对于接口部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高压侧涡旋压缩机还包括顶盖,进气管贯穿顶盖并且固定安装至顶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高压侧涡旋压缩机,该高压侧涡旋压缩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气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用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通过在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管与形成于定涡旋盘上的接口部之间设置连接件,在进气管与接口部之间形成柔性连接,能够有效地减少振动和噪声从压缩机构传递至进气管以及顶盖,从而降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振动和噪声水平。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和高压侧涡旋压缩机还能够降低对各部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的要求,降低成本,并易于组装。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特征或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与定涡旋盘上的接口部之间的连接;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视图,示出了图3中的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详细示出了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进气结构的连接件与定涡旋盘上的接口部之间的连接;以及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采用的与“上”、“下”相关的方位术语是以附图中所示出的视图的上、下位置来描述的。在涡旋压缩机的实际应用中,本文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限定,这些关系是可以相互颠倒的。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的进气结构和压缩机构M。如图1所示,顶盖4密封地安装至壳体3的上端,从而共同限定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内的高压空间V。压缩机构M设置在壳体3内,包括定涡旋盘5和动涡旋盘(未示出)。动涡旋盘适于相对于定涡旋盘5平动,使得动涡旋盘的叶片与定涡旋盘5的叶片52接合从而在动涡旋盘与定涡旋盘5之间限定一系列压缩腔。压缩机构M中还限定有吸气腔53。吸气腔53构造成周期性地与压缩机构M内的压缩腔连通。定涡旋盘5设置有接口部55,接口部55开口于端板51的上表面并且通向吸气腔53。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的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2。进气管2通过焊接而固定安装在顶盖4上,贯穿顶盖4并连接至定涡旋盘5上的接口部55。在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的运行过程中,随着压缩机构M的压缩运动,工作流体(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00,200)的进气结构,所述高压侧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M),在所述压缩机构(M)中限定有吸气腔(53),所述压缩机构(M)包括设置有接口部(55)的定涡旋盘(5),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2),/n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连接件(6,7),所述连接件(6,7)的第一部分(61,71)密封地连接至所述进气管(2),并且所述连接件(6,7)的第二部分(62,72)密封地连接至所述接口部(55),使得来自所述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00,200)的外部的工作流体能够经由所述进气管(2)和所述连接件(6,7)而流动至所述吸气腔(53),并且所述连接件(6,7)构造成能够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进气管(2)运动,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接口部(55)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00,200)的进气结构,所述高压侧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M),在所述压缩机构(M)中限定有吸气腔(53),所述压缩机构(M)包括设置有接口部(55)的定涡旋盘(5),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2),
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连接件(6,7),所述连接件(6,7)的第一部分(61,71)密封地连接至所述进气管(2),并且所述连接件(6,7)的第二部分(62,72)密封地连接至所述接口部(55),使得来自所述高压侧涡旋压缩机(100,200)的外部的工作流体能够经由所述进气管(2)和所述连接件(6,7)而流动至所述吸气腔(53),并且所述连接件(6,7)构造成能够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进气管(2)运动,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接口部(55)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部分(61)经第一密封件(S1)与所述进气管(2)浮动地插接,并且所述第二部分(62)经第二密封件(S2)与所述接口部(55)浮动地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部分(61)与所述进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进气管(2)中的位于内侧的一者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自该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件(S1)的第一安装槽,并且所述第一部分(61)与所述进气管(2)构造成使得仅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进气管(2)中的位于外侧的另一者的内周表面配合以保持所述第一密封件(S1);并且/或者
在所述第二部分(62)与所述接口部(55)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部分(62)与所述接口部(55)中的位于内侧的一者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自该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凸出部(68),所述第二凸出部(68)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件(S2)的第二安装槽(67),并且所述第二部分(62)与所述接口部(55)构造成使得仅所述第二凸出部(67)与所述第二部分(62)和所述接口部(55)中的位于外侧的另一者的内周表面配合以保持所述第二密封件(S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部分(61)内形成有第一通孔(64),并且所述第二部分(62)内形成有第二通孔(65),所述第一通孔(64)与所述第二通孔(65)彼此连通,并且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伟倪凌枫李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