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能供应系统,特别是一种通过多个电能供应单元,能同时于X轴、Y轴与Z轴等多轴方向进行串联并联混合的组合来增加于3D轴向利用的电能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年来随着空气污染与地球暖化的加剧,电动车被赋予相当高的期待来取代现有的石化燃料的汽车,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于环境的影响。而目前现在电动车的主要瓶颈,仍旧是在于电池模块的部份;一般电池模块通过多个电池芯来进行串联、并联或是串并联混合的方式来组成,使电池模块具有足够的电压以及容量来进行供电。目前最常见的作法,利用多组电池单元相互并联后,再以壳体予以封装构成电池芯,然后再通过此电池芯延伸出壳体的导电柄来加以外部进行串联连接以达到足够的电压,组成车用的电池模块。另外一种方法则为采用单一壳体包覆多组电池单元,然后于壳体内充填共享的电解液并加以封装,换句话说,其以内部串联的方式来提高电池芯的电压,然后在于外部并联多个电池芯以达到足够的容量以组成车用的电池模块;但是因现有的电解液大多只能承受5V左右的电压,其通过串联多组电池单元来提高电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包含有:/n多个电能供应单元,该些电能供应单元间采串并混合式电性连接,且该些电能供应单元呈现三维堆栈排列型态其中每一该电能供应单元包含有:/n两个集电层;/n两个活性材料层,设置于该两个集电层之间;/n一电解质系统,其含浸该活性材料层;以及/n一封装层,设置于该两个集电层的周缘,以黏着两个该集电层,并将该电解质系统封装于两个该集电层之间,而不会外漏;/n其中每一该电能供应单元相互独立且完整供电的模块,该电能供应单元的该电解质系统相互不流通,且相邻的该电能供应单元仅具有电荷转移而无进行电化学反应;/n其中在Z轴上,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包含有:
多个电能供应单元,该些电能供应单元间采串并混合式电性连接,且该些电能供应单元呈现三维堆栈排列型态其中每一该电能供应单元包含有:
两个集电层;
两个活性材料层,设置于该两个集电层之间;
一电解质系统,其含浸该活性材料层;以及
一封装层,设置于该两个集电层的周缘,以黏着两个该集电层,并将该电解质系统封装于两个该集电层之间,而不会外漏;
其中每一该电能供应单元相互独立且完整供电的模块,该电能供应单元的该电解质系统相互不流通,且相邻的该电能供应单元仅具有电荷转移而无进行电化学反应;
其中在Z轴上,该电能供应单元与相邻的该电能供应单元以该集电层直接接触来构成电性连接并形成串联或并联;以及
一图案化金属线路层,连接于该些电能供应单元来形成X轴与Y轴的并联或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解质系统为胶态、液态、固态电解液或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能供应单元还包含有一隔离层,设置于该两个活性材料层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金属线路层为一电路板的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金属线路层还包含有一辅助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电能供应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枬,
申请(专利权)人: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辉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