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形电池,更加涉及一种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圆柱形电池是采用金属外壳或者铝塑膜软包装的一类二次电池,其具有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的特点,是市场上使用广泛的一类电池。现有的圆柱电池,其电芯主要采用卷绕式结构,卷绕式电芯制造过程简单,便于自动化生产,且成成品率高。但是,卷绕式电芯由一个卷芯构成,电池需要并联时,其一般只能通过成品外部焊接的方式实现。如此,由于不同电池间的性能一致性较差,导致外部并联后形成的并联电池组的倍率及循环寿命较差,并且,外部焊接由于并联电池壳体间距较大,并联电池组使用时占用的电池仓体积较大,无法满足用电产品小体积化的发展需求。现在已出现了多个电芯的并联式卷芯结构,如中国专利CN210744083U,虽然其公开了并联的双电芯结构,但是这种双电芯结构是在同一长膜片的基础上由两端向中心进行卷绕,形成两高度相同的并联卷芯,其并不适用于异型电池(电芯尺寸不同,或形成的电池组外部形状不规则),无法满足异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第一卷芯主体和第二卷芯主体,所述第一卷芯主体设有位于异端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二卷芯主体设有位于异端的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一卷芯主体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皆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间隔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设置有所述正极膜片的涂覆部和未设置所述正极膜片的空白部,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所述第一卷芯主体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共有同一正极集流体,且部分所述正极集流体的空白部伸出所述第一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第一卷芯主体和第二卷芯主体,所述第一卷芯主体设有位于异端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二卷芯主体设有位于异端的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一卷芯主体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皆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间隔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设置有所述正极膜片的涂覆部和未设置所述正极膜片的空白部,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所述第一卷芯主体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共有同一正极集流体,且部分所述正极集流体的空白部伸出所述第一卷芯主体并同时构成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芯主体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的中心轴重叠,所述第一负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耳分别从所述第一卷芯主体的上方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的下方伸出,介于所述第一卷芯主体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之间的所述正极集流体的空白部同时构成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耳、所述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耳皆与所述第一卷芯主体的中心轴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设置有所述负极膜片的涂覆部和未设置所述负极膜片的空白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空白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耳,且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极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并联式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芯主体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的中心轴呈平行设置,介于所述第一卷芯主体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之间的所述正极集流体的空白部构成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一卷芯主体和所述第二卷芯主体于同一端部分别设置所述第一负极耳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玲,赵悠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