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57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加热井口装置的一侧通过密封器安装降粘电容电缆,降粘电容电缆沿着采油管柱的上端开口处下入到采油管柱内腔,且所述降粘电容电缆的底部连接安全隔离套,降粘电容电缆包括电场传输纤芯、电介质、电缆保护套,电场传输纤芯的外侧设有电介质,在电介质的外侧安装电缆保护套,所述安全隔离套的内腔底部设有绝缘垫,整流调频器外接交流电源。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降粘电容电缆的下端通过安全隔离套隔离形成电容,上端连接到整流后的单向脉冲电路,通过降粘电容电缆的加热和电磁波现象对采油管柱的油液进行加热降粘,与电潜泵动力电缆之间形成独立的系统,互不干扰,提高了降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电容降粘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
技术介绍
稠油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粘度大,易结蜡,而造成开采困难,因此,加热、降粘清蜡是常用的方法。无杆潜油泵由于效率高,井口上部在地面占有的面积小等优点,而在海洋石油开采及陆上土地较为稀缺的地方开采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在稠油的加热过程中,由于条件与环境的限制,目前,稠油井上的加热、降粘清蜡的方式主要有电加热与磁感应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缺陷:一种是电加热,由于电加热系统存在于热采管柱的外部,这样,不但加热效率低,而且,电潜泵的动力电缆的存在使电路经常发生故障;另一种是磁感应方法,由于是应用液体的动能而衍生的降粘清蜡的方法,所以应用范围有限。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电容电路加热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设计专用的降粘电容电缆和加热井口装置,将降粘电容电缆下入井下的采油管柱内腔,降粘电容电缆的下端通过安全隔离套隔离形成电容,上端连接到整流后的单向脉冲电路,通过降粘电容电缆的加热和电磁波现象对采油管柱的油液进行加热降粘,与电潜泵动力电缆之间形成独立的系统,互不干扰。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套管(2)、尾管(3)、电潜泵(4)、采油管柱(5)、井口法兰(6)、大四通(8)、密封钢圈(9)、加热井口装置(10)和电潜泵动力电缆(11),套管(2)内安装有采油管柱(5),采油管柱(5)的下端安装电潜泵(4)和尾管(3),上端通过悬挂器(15)固定在大四通(8);所述大四通(8)活动连接在井口法兰(6),大四通(8)上安装加热井口装置(10),电潜泵动力电缆(11)通过动密封器(14)和大四通(8)连接到井下的电潜泵(4),其改进之处是:所述加热井口装置(10)的一侧通过密封器(13)安装降粘电容电缆(12),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沿着采油管柱(5)的上端开口处下入到采油管柱(5)内腔,且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的底部连接安全隔离套(d),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包括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所述电场传输纤芯(a)的外侧设有电介质(b),在电介质(b)的外侧安装电缆保护套(c),所述安全隔离套(d)的内腔底部设有绝缘垫(e),将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的底部隔离,并且在电场传输纤芯(a)的上端位于地面井口处连接整流调频器的输出a端,电缆保护套(c)的上端位于地面井口处连接整流调频器的输出c端,所述整流调频器外接交流电源。优选的,上述电场传输纤芯(a)采用黄铜芯,所述电介质(b)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电缆保护套(c)采用含35Mn的中碳钢板制成。优选的,上述电介质(b)采用石棉和玻璃纤维缠绕在电场传输纤芯(a)外侧,所述电缆保护套(c)将含35Mn的中碳钢板包裹在电介质(b)外侧,然后将连接处焊接,形成包裹在电介质(b)外层的电缆保护套(c),电缆保护套(c)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保护线芯与电介质,二是充当电容的另一个极板。优选的,上述加热井口装置(10)的一侧设有斜向凸起结构,在斜向凸起结构处设有斜孔,通过密封器(13)安装降粘电容电缆(12)。优选的,上述密封器(13)包括双合压帽(13.1)、电缆密封件(13.2)和压帽压圈(13.3),所述双合压帽(13.1)为分体式环形结构,且外侧通过压帽压圈(13.3)锁紧固定,双合压帽(13.1)的下侧设有螺纹,用于与斜向凸起结构活动连接;在双合压帽(13.1)的下端设有带斜切口的分体式电缆密封件(13.2),分体式电缆密封件(13.2)设有多组,并且将斜切口错开缠绕在降粘电容电缆(12)上。优选的,上述压帽压圈(13.3)为环形结构,且设有一个切口,通过切口套在降粘电容电缆(12)外侧,并套在双合压帽(13.1)外侧的两个环形凹槽内。优选的,上述降粘电容电缆(12)通过专用连续下入装置缠绕,所述专用连续下入装置底座和缠绕环,在底座上安装可以旋转的缠绕环,将降粘电容电缆(12)连续缠绕在缠绕环中,且降粘电容电缆(12)的最外端焊接安全隔离套(d),焊接安全隔离套(d)的内腔设有绝缘垫(e),将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的底部隔离,形成一根很长的电容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由于降粘电容电缆中的两极板变形为铜棒与电缆保护套,中间的绝缘层采用石棉、玻璃纤维等耐高温材料,长度可以做到很长的长度,并通过专用连续下入装置缠绕,使得下入井下和上提都更加方便,运输也更加便捷;2、通过电潜泵进行采油的动力系统的电缆与通过降粘电容电缆实现的加热降粘系统,作为两套系统分别安装下入井下,消除了电潜泵动力电缆与降粘电容电缆之间的相互干扰;3、加热井口装置的改进,可以使降粘电容电缆方便的从加热井口装置斜下入到井下的采油管柱,并且在加热井口装置上安装专用的密封器,保证降粘电容电缆可靠的安装固定;且加热井口装置的设置,使采油系统与降粘系统的共存体系;4、降粘电容电缆采用隔直通交的原理,在井口处连接经过整流的单向脉冲电路,频率可调节增加,且降粘电容电缆的外层的电缆保护套与大地连接,可以实现井口操作人员的安全施工,避免操作人员触电;另外,降粘电容电缆下入采油管柱内腔,可以对采油管柱内腔的油液进行加热,避免油液因为降温而结蜡,降低流动性导致无法被送出井口;5、降粘电容电缆的降粘的实施,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电磁波效应与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使降粘的效果更佳明显;另外,降粘电容电缆的应用使得降粘更加方便可靠,且由于电缆下入采油管柱内部的比较简单,因此,使得电缆在使用与维修上更加可靠,更加便捷;6.、大四通设有平行口,一个为动力电缆线的入口,连接井下电潜泵,一个为注气口,便于向井下注入蒸汽,位于大四通的两侧,使得整个采油工艺十分流畅,有利于设备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使用示意图;图2是加热井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加热井口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一段降粘电容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专用连续下入装置缠绕降粘电容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双合压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双合压帽的侧视图;图8是压帽压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压帽压圈的侧视图;图10是电容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整理前后的交流点正弦波和脉冲波和单向脉冲波的图;上图中:人工井底1、套管2、尾管3、电潜泵4、采油管柱5、井口法兰6、连接螺栓7、大四通8、密封钢圈9、加热井口装置10、电潜泵动力电缆11、降粘电容电缆12、密封器13、动密封器14、悬挂器15,斜向凸起结构10.1、斜孔10.2、加热井口本体10.3、出液孔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包括套管(2)、尾管(3)、电潜泵(4)、采油管柱(5)、井口法兰(6)、大四通(8)、密封钢圈(9)、加热井口装置(10)和电潜泵动力电缆(11),套管(2)内安装有采油管柱(5),采油管柱(5)的下端安装电潜泵(4)和尾管(3),上端通过悬挂器(15)固定在大四通(8);所述大四通(8)活动连接在井口法兰(6),大四通(8)上安装加热井口装置(10),电潜泵动力电缆(11)通过动密封器(14)和大四通(8)连接到井下的电潜泵(4),其特征是:所述加热井口装置(10)的一侧通过密封器(13)安装降粘电容电缆(12),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沿着采油管柱(5)的上端开口处下入到采油管柱(5)内腔,且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的底部连接安全隔离套(d),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包括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所述电场传输纤芯(a)的外侧设有电介质(b),在电介质(b)的外侧安装电缆保护套(c),所述安全隔离套(d)的内腔底部设有绝缘垫(e),将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的底部隔离,并且在电场传输纤芯(a)的上端位于地面井口处连接整流调频器的输出a端,电缆保护套(c)的上端位于地面井口处连接整流调频器的输出c端,所述整流调频器外接交流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包括套管(2)、尾管(3)、电潜泵(4)、采油管柱(5)、井口法兰(6)、大四通(8)、密封钢圈(9)、加热井口装置(10)和电潜泵动力电缆(11),套管(2)内安装有采油管柱(5),采油管柱(5)的下端安装电潜泵(4)和尾管(3),上端通过悬挂器(15)固定在大四通(8);所述大四通(8)活动连接在井口法兰(6),大四通(8)上安装加热井口装置(10),电潜泵动力电缆(11)通过动密封器(14)和大四通(8)连接到井下的电潜泵(4),其特征是:所述加热井口装置(10)的一侧通过密封器(13)安装降粘电容电缆(12),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沿着采油管柱(5)的上端开口处下入到采油管柱(5)内腔,且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的底部连接安全隔离套(d),所述降粘电容电缆(12)包括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所述电场传输纤芯(a)的外侧设有电介质(b),在电介质(b)的外侧安装电缆保护套(c),所述安全隔离套(d)的内腔底部设有绝缘垫(e),将电场传输纤芯(a)、电介质(b)、电缆保护套(c)的底部隔离,并且在电场传输纤芯(a)的上端位于地面井口处连接整流调频器的输出a端,电缆保护套(c)的上端位于地面井口处连接整流调频器的输出c端,所述整流调频器外接交流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场传输纤芯(a)采用黄铜芯,所述电介质(b)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电缆保护套(c)采用含35Mn的中碳钢板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稠油无杆潜油泵井的降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介质(b)采用石棉和玻璃纤维缠绕在电场传输纤芯(a)外侧,所述电缆保护套(c)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皓朱丽荣段瑞芳贺虎赵彬姜雷张帆吴小兵薛俊杰田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汇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