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剪力墙及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2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剪力墙及施工工艺,包括剪力墙本体、升降装置、洒水装置和底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架、电机、第一带轮、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洒水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一转轴、蜗轮、第二转轴、进水口和喷头,剪力墙的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混凝土搅拌;步骤三,混凝土浇筑;步骤四,墙体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剪力墙养护设备设计有升降装置,可以根据墙体的高度自动的调节喷淋高度,通过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整个墙体的覆盖,所设计的洒水装置可以在升降装置运行时,自动转动喷头的角度,能够全面的、均匀的喷淋墙体,极大的减小了设备的体积,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易于转移、通用性好、使用便捷、用水量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剪力墙及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剪力墙
,具体为一种结构剪力墙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是一种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用于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有的剪力墙在拆模后,需要用水给墙体降温养护,现有的降温方法除了人工使用水管浇水,还可以使用养护设备喷淋墙体,前者极大的浪费了水资源和人力,而现有的养护设备缺乏转向装置,喷淋范围由水管长度决定,占据空间大,安装复杂且不易使用,现有的养护设备没有高度调节装置,在对不同高度墙体进行喷淋时,需要人工调节,而且高度固定,无法对墙体进行全面均匀的喷淋,只能依靠水流自动沿墙体流动,湿润墙体,这比较浪费水,且无法做到均匀喷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剪力墙及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升降装置、洒水装置和底座,所述剪力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架、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丝杆、第一轴承、顶板、导向杆、第二轴承、滑动板、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底座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是电机输出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一侧外壁上传动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端外壁上,所述丝杆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导向杆,且导向杆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端外壁上,所述顶板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丝杆转动连接于第二轴承的一侧内壁上,所述丝杆的一侧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且丝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杆套接于导向孔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滑动板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洒水装置;所述洒水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一转轴、蜗轮、第一挡块、第二转轴、第一连接环、第二挡块、连杆、第二连接环、容纳槽、第三轴承、第三转轴、转盘、第四转轴、第三挡块、水箱、进水口和喷头,所述滑动板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滑动板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且第二连接环套接于第四转轴的一侧外壁上。一种结构剪力墙的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混凝土搅拌;步骤三,混凝土浇筑;步骤四,墙体养护;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施工准备包括以下步骤:1)对浇筑模板进行检查清洁;2)对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3)检查施工场地的供电状况;其中上述步骤二中,混凝土搅拌是使用混凝土搅拌机将水泥、石子、砂、外加剂和水搅拌得到混凝土;其中上述步骤三中,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1)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场地;2)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3)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并使用振捣器振捣;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墙体养护包括以下步骤:1)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模板拆卸掉;2)对墙体进行修整;3)对墙体进行喷水养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第四转轴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挡块。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蜗轮与丝杆相互啮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上分布设置有喷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喷头的个数有五个。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骤二中,使用自落式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搅拌。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1)中,常温拆模时,应确保混凝土强度大于2MPa,冬季时,应确保混凝土强度大于4M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剪力墙养护设备设计有升降装置,可以根据墙体的高度自动的调节喷淋高度,通过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整个墙体的覆盖,所设计的洒水装置可以在升降装置运行时,自动转动喷头的角度,能够全面的、均匀的喷淋墙体,极大的减小了设备的体积,本专利技术体积小、易于转移、通用性好、使用便捷、用水量低。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剪力墙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区域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剪力墙本体;2、升降装置;3、洒水装置;4、底座;21、支架;22、电机;23、第一带轮;24、第二带轮;25、丝杆;26、第一轴承;27、顶板;28、导向杆;29、第二轴承;210、滑动板;211、螺纹孔;212、导向孔;31、固定块;32、第一转轴;33、蜗轮;34、第一挡块;35、第二转轴;36、第一连接环;37、第二挡块;38、连杆;39、第二连接环;310、容纳槽;311、第三轴承;312、第三转轴;313、转盘;314、第四转轴;315、第三挡块;316、水箱;317、进水口;318、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1、升降装置2、洒水装置3和底座4,剪力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升降装置2,升降装置2包括支架21、电机22、第一带轮23、第二带轮24、丝杆25、第一轴承26、顶板27、导向杆28、第二轴承29、滑动板210、螺纹孔211和导向孔212,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1,支架2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2,是电机22输出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2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1)、升降装置(2)、洒水装置(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支架(21)、电机(22)、第一带轮(23)、第二带轮(24)、丝杆(25)、第一轴承(26)、顶板(27)、导向杆(28)、第二轴承(29)、滑动板(210)、螺纹孔(211)和导向孔(212),所述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2),是电机(22)输出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23),所述第一带轮(23)的一侧外壁上传动连接有第二带轮(24),所述第二带轮(2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25),所述丝杆(25)的一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26),且第一轴承(26)固定连接于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所述丝杆(25)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顶板(27),所述顶板(27)的底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导向杆(28),且导向杆(28)固定连接于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所述顶板(27)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9),且丝杆(25)转动连接于第二轴承(29)的一侧内壁上,所述丝杆(25)的一侧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10),所述滑动板(21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211),且丝杆(25)螺纹连接于螺纹孔(21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滑动板(210)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导向孔(212),且导向杆(28)套接于导向孔(21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滑动板(210)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洒水装置(3);/n所述洒水装置(3)包括固定块(31)、第一转轴(32)、蜗轮(33)、第一挡块(34)、第二转轴(35)、第一连接环(36)、第二挡块(37)、连杆(38)、第二连接环(39)、容纳槽(310)、第三轴承(311)、第三转轴(312)、转盘(313)、第四转轴(314)、第三挡块(315)、水箱(316)、进水口(317)和喷头(318),所述滑动板(210)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蜗轮(33),所述蜗轮(3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5),所述第二转轴(35)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第一连接环(36),所述第一连接环(36)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38),所述连杆(38)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39),所述滑动板(210)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开设有容纳槽(310),所述容纳槽(310)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11),所述第三轴承(31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312),所述第三转轴(312)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盘(313),所述转盘(313)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314),且第二连接环(39)套接于第四转轴(314)的一侧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1)、升降装置(2)、洒水装置(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支架(21)、电机(22)、第一带轮(23)、第二带轮(24)、丝杆(25)、第一轴承(26)、顶板(27)、导向杆(28)、第二轴承(29)、滑动板(210)、螺纹孔(211)和导向孔(212),所述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2),是电机(22)输出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23),所述第一带轮(23)的一侧外壁上传动连接有第二带轮(24),所述第二带轮(2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25),所述丝杆(25)的一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26),且第一轴承(26)固定连接于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所述丝杆(25)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顶板(27),所述顶板(27)的底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导向杆(28),且导向杆(28)固定连接于底座(4)的顶端外壁上,所述顶板(27)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9),且丝杆(25)转动连接于第二轴承(29)的一侧内壁上,所述丝杆(25)的一侧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10),所述滑动板(21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211),且丝杆(25)螺纹连接于螺纹孔(21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滑动板(210)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导向孔(212),且导向杆(28)套接于导向孔(21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滑动板(210)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洒水装置(3);
所述洒水装置(3)包括固定块(31)、第一转轴(32)、蜗轮(33)、第一挡块(34)、第二转轴(35)、第一连接环(36)、第二挡块(37)、连杆(38)、第二连接环(39)、容纳槽(310)、第三轴承(311)、第三转轴(312)、转盘(313)、第四转轴(314)、第三挡块(315)、水箱(316)、进水口(317)和喷头(318),所述滑动板(210)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蜗轮(33),所述蜗轮(3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5),所述第二转轴(35)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第一连接环(36),所述第一连接环(36)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38),所述连杆(38)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39),所述滑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臻龙红伍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绿建西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