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49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2
本申请涉及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包括钢板桩,钢板桩设置在沟槽靠近电杆以及正对电杆的竖直槽壁上,相邻钢板桩之间设置有用于对钢板桩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相邻钢板桩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位于支撑机构与钢板桩之间,横梁沿沟槽长度方向设置,横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横梁防滑固定的防滑机构,防滑机构位于横梁和钢板桩之间。本申请具有支撑机构适应不同相邻钢板桩之间的距离,适应沟槽开挖中的误差,确保支撑杆件对相对钢板桩进行稳定支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沟槽围护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设置全面完善中,沟槽的开挖为管网和线网的建设提供了放置位置,在沟槽开挖过程中,挖设沟槽时,沟槽支护的安全可靠性不仅影响管网铺设工程本身,而且往往会影响沟槽的周边环境。相关技术在临近电杆位置处开挖沟槽,用钢板桩对靠近电杆处沟槽侧壁以及正对电杆处的侧壁进行支护,同时在沟槽内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杆件将相对钢板桩进行固定,同时保证支撑杆件受力,配合钢板桩对沟槽内壁进行支护,保证靠近电杆位置处的土壤处于稳定状态,避免电杆倾倒,同时保证沟槽内施工人员的安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沟槽施工过程中存在误差,不同位置钢板桩之间的距离不同,难以确保支撑杆件对相对钢板桩进行稳定支撑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沟槽施工过程中存在误差,不同位置钢板桩之间的距离不同,难以确保支撑杆件对相对钢板桩进行稳定支撑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包括钢板桩,钢板桩设置在沟槽靠近电杆以及正对电杆的竖直槽壁上,相邻钢板桩之间设置有用于对钢板桩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相邻钢板桩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位于支撑机构与钢板桩之间,横梁沿沟槽长度方向设置,横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横梁防滑固定的防滑机构,防滑机构位于横梁和钢板桩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桩的设置对沟槽侧壁起到加强侧壁抗冲击能力的效果,支撑机构对相邻钢板桩起到支撑作用,横梁增强了支撑机构与钢板桩的接触面积,进而扩大了对相邻钢板桩的支撑效果,防滑机构的设置增加了横梁与钢板桩之间的接触面积,间接增强了横梁与钢板桩之间的固定效果,沟槽开挖后,沟槽两侧的土壤被扰动,通过钢板桩、支撑机构、横梁和防滑机构的相互配合,达到支撑机构适应不同相邻钢板桩之间的距离,适应沟槽开挖中的误差,确保支撑杆件对相对钢板桩进行稳定支撑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和支撑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管、手轮、螺杆和固定座,螺杆垂直定位管长度方向螺纹贯穿定位管,螺杆外露定位管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螺杆位于定位管内部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推板,支撑杆和推板均设置有两个,相邻支撑杆端部相互铰接,相邻支撑杆铰接处与固定座远离螺杆一端抵接,支撑杆远离固定座一端与推板铰接,相邻的支撑杆和推板以螺杆长度方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定位管内,相邻支撑杆总长度大于定位管长度,推板周向外壁与定位管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轮,手轮通过螺杆带动固定座向深入定位管内部移动,由于相邻支撑杆总程度大于定位杆长度,所以定位杆放置在相邻钢板桩之间后,相邻支撑杆铰接处向上翘起,定位座将相邻支撑杆向趋于水平状态推动,从而使相邻推板与相邻钢板桩抵紧,完成定位组件对相邻钢板桩的支撑,由于定位座的位置通过手轮的转动变化,所以相邻推板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变化,继而使支撑组件达到适应不同相邻钢板桩之间的距离,适应沟槽开挖中的误差,确保支撑杆件对相对钢板桩进行稳定支撑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抵接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置有两个,抵接组件包括抵接座和抵接块,抵接座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开通抵接座两正对侧壁,转动柄一端贯穿抵接座深入容纳槽内,转动柄与抵接座转动连接,转动柄位于容纳槽内部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相邻齿条对称分布在齿轮两侧,齿条延伸方向均沿容纳槽长度方向延伸,相邻齿条长度延伸方向相反,齿条远离齿轮一端与抵接块转动连接,抵接座一端与横梁滑动连接,抵接座另一端位于钢板桩自身凹槽内,相邻抵接块与凹槽相对槽底抵接,抵接座上设置有用于将转动柄固定的限位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转动柄,使转动柄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相邻齿条沿容纳槽长度方向相反运动,使相邻抵接块从容纳槽中穿出继而抵接在相邻的凹槽内壁上,抵紧后通过限位螺栓将转动柄与抵接座固定,完成防滑机构与钢板桩的进一步固定。优选的,所述齿条与抵接块采用球铰接的连接方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钢板桩自身自带的凹槽形式各异,凹槽槽壁有垂直于钢板桩主体设置的,有倾斜设置的,抵接块与齿条端部采用球铰接的方式,使抵接块顺应不同钢板桩凹槽槽壁,增大了防滑机构的使用范围。优选的,所述抵接座上开设有隐蔽槽,隐蔽槽位于容纳槽槽口处,隐蔽槽槽口面积完全覆盖容纳槽槽口面积,抵接块周向侧壁与隐蔽槽槽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隐蔽槽的设置为抵接块的收纳提供了空间,提升了防滑机构的整体简洁性,使防滑机构在不使用时更便于收纳运输。优选的,所述隐蔽槽和抵接块彼此接触的侧壁均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沿靠近容纳槽中心线方向,向容纳槽中心处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隐蔽槽槽壁和抵接块侧壁,使抵接块在收纳进隐蔽槽过程中更加顺畅,相互倾斜的抵接面对抵接块的复位起到引导作用,使抵接块的复位更加流畅。优选的,所述横梁采用工字钢横梁,横梁上开设有多个调距孔,调距孔沿横梁长度方向开设,相邻调距孔等距设置,横梁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调距孔与抵接座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座在横梁上的移动,调节抵接座与钢板桩自身凹槽的位置关系,抵接座通过调距孔与固定螺栓完成与横梁的固定,可调节位置的抵接座,使抵接座适应不同规格的钢板桩,增大了抵接组件的使用范围,提升了抵接组件的使用便利性。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靠近相邻支撑杆铰接处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相邻支撑杆铰接处位于定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的开设对支撑杆起到了限位作用,使支撑杆更好的被定位座撑开,使相邻支撑杆趋于水平,提升了支撑机构使用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半环,限位半环与定位座形成的孔洞将相邻支撑杆铰接处环套在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半环和定位座组成的空洞对支撑杆铰接处再次形成的限位效果,使定位座更有效的对相邻支撑杆推动,使支撑机构使用时更加稳定。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放线确定沟槽开挖范围,在沟槽边缘处向下插嵌拉森钢板桩;S2:在拉森钢板桩和电杆之间的土壤中进行双液注浆;S3:相邻拉森钢板桩之间土壤开挖,并在相邻拉森钢板桩之间固定支撑机构;S4:将防滑机构与拉森钢板桩自身的凹槽槽壁抵接固定;S5:施工完毕后沟槽回填,靠近电杆处的拉森钢板桩不做拆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森钢板桩对土体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双液注浆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继而再通过支撑机构和防滑机构将相邻拉森钢板桩进一步加固支撑,当施工完毕后,将沟槽回填,进拆除远离电杆处的拉森钢板桩,以及回收支撑机构和防滑机构,便于二次使用节省工料,靠近电杆处的拉森钢板桩作为永久固定,保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桩(1),钢板桩(1)设置在沟槽靠近电杆(6)以及正对电杆(6)的竖直槽壁上,相邻钢板桩(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钢板桩(1)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2),相邻钢板桩(1)上设置有横梁(3),横梁(3)位于支撑机构(2)与钢板桩(1)之间,横梁(3)沿沟槽长度方向设置,横梁(3)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横梁(3)防滑固定的防滑机构(4),防滑机构(4)位于横梁(3)和钢板桩(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桩(1),钢板桩(1)设置在沟槽靠近电杆(6)以及正对电杆(6)的竖直槽壁上,相邻钢板桩(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钢板桩(1)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2),相邻钢板桩(1)上设置有横梁(3),横梁(3)位于支撑机构(2)与钢板桩(1)之间,横梁(3)沿沟槽长度方向设置,横梁(3)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横梁(3)防滑固定的防滑机构(4),防滑机构(4)位于横梁(3)和钢板桩(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定位组件(21)和支撑组件(22),定位组件(21)包括定位管(211)、手轮(212)、螺杆(213)和固定座(214),螺杆(213)垂直定位管(211)长度方向螺纹贯穿定位管(211),螺杆(213)外露定位管(211)一端与手轮(212)固定连接,螺杆(213)位于定位管(211)内部一端与固定座(214)转动连接;支撑组件(22)包括支撑杆(221)和推板(222),支撑杆(221)和推板(222)均设置有两个,相邻支撑杆(221)端部相互铰接,相邻支撑杆(221)铰接处与固定座(214)远离螺杆(213)一端抵接,支撑杆(221)远离固定座(214)一端与推板(222)铰接,相邻的支撑杆(221)和推板(222)以螺杆(213)长度方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定位管(211)内,相邻支撑杆(221)总长度大于定位管(211)长度,推板(222)周向外壁与定位管(211)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电杆处沟槽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4)包括驱动组件(41)和抵接组件(42),驱动组件(41)包括转动柄(411)、齿轮(412)和齿条(413),所述齿条(413)设置有两个,抵接组件(42)包括抵接座(421)和抵接块(422),抵接座(421)上开设有容纳槽(4211),容纳槽(4211)开通抵接座(421)两正对侧壁,转动柄(411)一端贯穿抵接座(421)深入容纳槽(4211)内,转动柄(411)与抵接座(421)转动连接,转动柄(411)位于容纳槽(4211)内部一端与齿轮(412)固定连接,相邻齿条(413)对称分布在齿轮(412)两侧,齿条(413)延伸方向均沿容纳槽(4211)长度方向延伸,相邻齿条(413)长度延伸方向相反,齿条(413)远离齿轮(412)一端与抵接块(4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马轶千卞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静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