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防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47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立柱拔桩防脱机构,包括手柄装置、锥套装置、立柱、夹扣和锥杆,两个手柄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锥套装置上,两个锥套装置和锥杆配合安装在立柱的一端内部,所述的手柄装置是由手柄和防滑套组成,防滑套安装在手柄的末端,所述的锥套装置侧边是带孔锥套,所述的立柱的侧表面对称方向开有两个预留通孔,“V”型或类似于开口型的型材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耐磨套Ⅰ和耐磨套Ⅱ,锥杆是由通孔、杆头、杆柱、杆尾组成,在拔立柱时不会滑脱,防止立柱出现变形、裂口或出现锥套滑脱急速飞出,造成施工人员人身伤害。此机构不仅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避免了由变形引起的施工返工及人力成本增加,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防脱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脱机构,具体是一种立柱拔桩防脱机构。
技术介绍
在公路施工领域中道路防护栏安装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道路防护栏大规模改造需要把现有立柱拔出来,然后重新规划打桩位置,进行打桩。在新建道路安装防护栏时首先要用打桩机将立柱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然后使用螺栓将护栏板和立柱连接在一起。但是在进行立柱安装的时候会出现立柱位置偏移或不符合施工图纸要求的情况发生,这时就需要用打桩机将出现问题的立柱拔出重新定位安装。最近几年大规模的道路护栏腐蚀老化,防护强度大大降低,需要改造。而现在的立柱内外表面通常都是经过喷塑或环氧锌基等工艺处理过的,表面很光滑。在提拔立柱时很容易滑脱,甚至飞出,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伤害。另外打桩机提拔立柱时很容易引起立柱端口变形破坏,引起二次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造成人工及材料的浪费,如何解决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施工装备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柱拔桩防脱机构,在提拔立柱时不易滑脱,防止立柱出现变形、裂口或出现锥套脱落急速飞出,造成施工人员人身伤害。此机构不仅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避免了由变形引起的施工返工及人力成本增加,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柱拔桩防脱机构,包括手柄装置、锥套装置、立柱、夹扣和锥杆,两个手柄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锥套装置上,两个锥套装置和锥杆配合安装在立柱的一端内部,夹扣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的手柄装置是由手柄和防滑套组成,防滑套安装在手柄的末端,所述的锥套装置侧边是带孔锥套,锥套的表面开有一个孔,所述的立柱的表面对称方向开有两个预留通孔,所述的夹扣是由型材、耐磨套Ⅰ和耐磨套Ⅱ组成,“V”型的型材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耐磨套Ⅰ和耐磨套Ⅱ,锥杆是由通孔、杆头、杆柱和杆尾组成,杆头的表面开有一圆形通孔,杆柱一端固定连接杆头,杆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梯形杆尾。所述的锥套的一侧表面为锯齿形。所述的预留通孔的直径尺寸、孔的直径尺寸、耐磨套Ⅰ的直径尺寸和耐磨套Ⅱ的直径尺寸相等。所述的两个预留通孔和两个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的耐磨套Ⅰ和耐磨套Ⅱ之间的间距比立柱的直径要窄1cm~3cm。所述的耐磨套Ⅰ和耐磨套Ⅱ之间的间距比立柱的直径要窄2cm。所述的防滑套的表面布有利于增加摩擦力的材料。锥杆与锥套装置配合角度为10°~15°。锥杆与锥套装置配合角度为12°。本机构可以在不损伤立柱的情况下将出现位置偏移或不符合施工图纸要求的立柱提拔出来,包括经过喷塑或各种表面喷涂处理过的立柱均可以轻松拔出,防止出现滑脱的现象。不会造成施工效率的降低,不会导致人工及材料成本的增加。本机构主要用于起拔各种型材立柱,但不限于起拔单一型材立柱。附图说明图1是手柄装置、锥套装置和夹扣配合的主视图;图2是手柄装置、锥套装置和夹扣配合的左视图;图3是手柄装置、锥套装置和夹扣配合的俯视图;图4是手柄装置、锥套装置和锥杆配合示意图;图5是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夹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装置,2、锥套装置,3、立柱,4、夹扣,5、锥杆,11、手柄,12、防滑套,21、锥套,22、孔,31、预留通孔,40、型材,41、耐磨套Ⅰ,42、耐磨套Ⅱ,50、通孔,51、杆头,52、杆柱,53、杆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立柱拔桩防脱机构包括手柄装置1、锥套装置2、立柱3、夹扣4和锥杆5,两个手柄装置1分别固定安装在锥套装置2上,两个锥套装置2和锥杆5配合安装在立柱3的一端内部,夹扣4安装在立柱3上,所述的手柄装置1是由手柄11和防滑套12组成,防滑套12安装在手柄11的末端,所述的锥套装置2是由锥套21和孔22组成,锥套21的表面开有一个孔22,所述的立柱3的表面对称方向开有两个预留通孔31,所述的夹扣4是由型材40、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组成,“V”型的型材40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的材质是耐磨、高硬度材料,可以保护型材40在扣住立柱3的时候,型材40不会划伤立柱3表面,锥杆5是由通孔50、杆头51、杆柱52和杆尾53组成,杆头51的表面开有一圆形通孔50,杆柱52一端固定连接杆头51,杆柱52另一端固定连接梯形杆尾53。所述的锥套21的一侧表面为锯齿形,也可以是利于增加摩擦力的各种形状,使用中发现侧面锯齿形的锥套21紧贴立柱3内壁,增加锥套装置2与立柱3的摩擦力效果最好。所述的预留通孔31的直径尺寸、孔22的直径尺寸、耐磨套Ⅰ41的直径尺寸和耐磨套Ⅱ42的直径尺寸相等,使夹扣轴头Ⅰ41和夹扣轴头Ⅱ42能顺畅的穿过预留通孔31和孔22,达到夹扣4可以固定住两个锥套装置2的效果。所述的两个预留通孔31和两个孔22的位置对应,方便夹扣4进行铰接。所述的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之间的间距比立柱3的直径要窄1cm~3cm。所述的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之间的间距比立柱3的直径要窄2cm,根据交通部行业标准JTT281—2007《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的规定中,立柱3的规格分别为直径114mm圆管、直径140mm圆管及130*130方管等多种规格,工作人员根据立柱3尺寸制定不同尺寸的夹扣4(采用三角形界面设计,增加夹扣尺寸适应性)以便夹扣4穿过预留通孔31方便固定住锥套21。所述的防滑套12的表面布有利于增加摩擦力的材料,防止工作人员在手提手柄11的时滑落。锥杆5与锥套装置2配合角度为10°~15°,锥杆5与锥套装置2配合配合更加的顺畅。锥杆5与锥套装置2配合角度为12°,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当锥杆5与锥套装置2配合角度为12°时使用更加的顺畅。使用时,将杆尾54放入立柱3内,将两个锥套装置2分别放在立柱3内侧,锥套21带有利于增加摩擦力的一面紧贴在立柱3内壁,同时调整孔22的位置使孔22与预留通孔31重合,然后工作人员使用夹扣4,将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分别穿过孔22与预留通孔31,达到夹扣4可以固定住两个锥套21的效果,最后使用螺栓穿过杆头51表面的通孔50与拔桩机组件连接在一起,这样在拔桩时,就不会因为立柱3内壁的光滑导致锥套21从立柱3内弹出,也不会伤到立柱3表面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拔桩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装置(1)、锥套装置(2)、立柱(3)、夹扣(4)和锥杆(5),两个手柄装置(1)分别固定安装在锥套装置(2)上,两个锥套装置(2)和锥杆(5)配合安装在立柱(3)的一端内部,夹扣(4)安装在立柱(3)上,所述的手柄装置(1)是由手柄(11)和防滑套(12)组成,防滑套(12)安装在手柄(11)的末端,所述的锥套装置(2)是由锥套(21)和孔(22)组成,锥套(21)的表面开有一个孔(22),所述的立柱(3)的表面对称方向开有两个预留通孔(31),所述的夹扣(4)是由型材(40)、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组成,“V”型或类似于开口状的型材(40)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锥杆(5)是由通孔(50)、杆头(51)、杆柱(52)和杆尾(53)组成,杆头(51)的表面开有一圆形通孔(50),杆柱(52)一端固定连接杆头(51),杆柱(52)另一端固定连接梯形杆尾(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拔桩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装置(1)、锥套装置(2)、立柱(3)、夹扣(4)和锥杆(5),两个手柄装置(1)分别固定安装在锥套装置(2)上,两个锥套装置(2)和锥杆(5)配合安装在立柱(3)的一端内部,夹扣(4)安装在立柱(3)上,所述的手柄装置(1)是由手柄(11)和防滑套(12)组成,防滑套(12)安装在手柄(11)的末端,所述的锥套装置(2)是由锥套(21)和孔(22)组成,锥套(21)的表面开有一个孔(22),所述的立柱(3)的表面对称方向开有两个预留通孔(31),所述的夹扣(4)是由型材(40)、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组成,“V”型或类似于开口状的型材(40)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耐磨套Ⅰ(41)和耐磨套Ⅱ(42),锥杆(5)是由通孔(50)、杆头(51)、杆柱(52)和杆尾(53)组成,杆头(51)的表面开有一圆形通孔(50),杆柱(52)一端固定连接杆头(51),杆柱(52)另一端固定连接梯形杆尾(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防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套(21)的一侧表面为锯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大伟姚为之何志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恒兴金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