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30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0
为了解决使用PC和EVA胶膜制作夹层玻璃时,合片环节的麻烦和在工艺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无法排除的气泡,导致产品的成品率极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所述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由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中层聚碳酸酯(PC)薄膜层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进行流延复合而成,所述流延复合是将从模头流延出的熔融状态的上层EVA和下层EVA分别或者同时在压辊的作用下受压与中层PC薄膜黏合在一起,经压花、冷却、收卷等装置形成的连续的层状复合胶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夹层玻璃用胶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
技术介绍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玻璃,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者多层聚合物薄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得玻璃和薄膜粘合为一个整体的产品。常用的夹层玻璃用薄膜有PVB、SGP、EVA等。夹层玻璃中的玻璃即使碎裂,碎片也会被粘在聚合物薄膜上,玻璃的表面仍能保持完整光洁,有效的避免伤害事故。其中,SGP胶片是夹层玻璃离子聚合物中间膜,其优异的力学功能:SGP胶片拥有较高的强度和可剪切能力,其可承受能力是同等厚度PVB胶片的2倍。在相同载荷和厚度情况下,SGP夹胶玻璃弯曲挠度只有PVB夹胶玻璃的四分之一;在同等厚度下,SGP夹胶膜的撕裂强度是PVB的5倍,在撕裂情况下还可粘接在玻璃上面,不会使得玻璃整片掉落。SGP虽然生产工艺与PVB接近,但是终端价格极高,因此在国内应用不是很广泛,对其认知度较低。因为SGP为非交联型的离子聚合物,在作为幕墙结构时,不能有效的防止火灾蔓延,一旦燃烧后会造成玻璃成片的脱落,造成严重后果。用PC(聚碳酸酯)片材加强夹层玻璃的办法已有现成的产品,其通过在夹层玻璃的两层EVA或者TPU胶膜之间加入PC的办法。最终产品强度高而且透明度高,在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SGP的夹胶玻璃。但由于PC和EVA胶膜或者TPU胶膜是单独分开的产品,所以操作麻烦而且在做夹层玻璃时容易产生大量无法排除的气泡,导致产品的成品率极低。并且PC(熔点>200℃)与EVA(熔点>60℃)的熔点相差比较大,所以PC与EVA无法使用共挤的方式生产。行业内也有一些使用PC做夹层的尝试,专利CN102275363A使用热复合的工艺将EVA与PC复合在一起,EVA薄膜受热、受压后与PC薄膜黏合在一起,但是该黏合过程同样会有很多的气泡无法排出,导致最终产品的合格率非常低。另外热复合生产工艺是间断生产,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本专利技术使用流延复合的方式将熔融状态下的下文所述的EVA树脂混合物流延淋膜在已经提前成膜的并且可以成卷材的、并符合下述技术要求的PC薄膜表面,同时使用压辊将PC与EVA层间的气体完全排出,制成的复合胶膜在制作夹层玻璃时不会因气体无法排出而产生额外的不良品。另外流延复合的生产过程连续无间断,制得的复合胶膜能使用合适的收卷设备制备成卷,方便运输与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胶膜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胶膜包括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中层聚碳酸酯(PC)薄膜层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所述胶膜使用流延复合而成,所述的流延复合具体包括:将刚从模头流延出的熔融状态的上层EVA层和下层EVA层分别或者同时在压辊的作用下受压与中层PC薄膜层黏合在一起,经后续工序形成连续的层状复合胶膜。其中后续工序包括压花、冷却、收卷等。较佳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为热交联型,即在后期玻璃夹胶时可以受热交联。较佳地,所述的热交联型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受热交联后的雾度≤3.0%,透光率≥85%,交联度为1~99%,交联后的撕裂强度≥5N/mm。较佳地,中层聚碳酸酯薄膜层的雾度≤3.0%,透光率≥85%。较佳地,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中层聚碳酸酯薄膜层与上层及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的180°剥离强度≥30N/cm。较佳地,所述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的雾度≤5%,透光率≥85%。较佳地,所述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与玻璃的180°剥离强度≥30N/cm。较佳地,所述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的拉伸强度≥50MPa。较佳地,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的厚度是0.01~2.0毫米。较佳地,所述的中层聚碳酸酯薄膜层的厚度为0.01~2.0毫米。较佳地,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的厚度为0.03~4.0毫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2中层聚碳酸酯(PC)薄膜层3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将从模头流延出的熔融状态的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1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3同时在压辊的作用下受压与中层聚碳酸酯(PC)薄膜层2黏合在一起。上层EVA层的厚度为0.01mm;中层PC薄膜层的厚度为0.01mm,下层EVA层的厚度为0.01mm。使用的PC薄膜层的雾度为0.2%,透光率为90.5%,测试标准为GB/T2410。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胶膜置于层压机中,加热至130℃,抽真空15分钟,加压层压45分钟,测得上层及下层EVA的交联度为99%;雾度为0.3%,透光率为90.8%,测得复合胶膜的雾度为0.4%,透光率为90%,测试标准为GB/T2410;复合胶膜与玻璃的180°剥离强度为30N/cm,中层PC与上层及下层EVA的180°剥离强度为30N/cm,测试标准为GB/T2790;上层及下层EVA的撕裂强度为5N/mm,测试标准GB/T16578.1;复合胶膜的拉伸强度为50MPa,测试标准为GB/T1040.3。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胶膜置于两块610×610×4mm钢化玻璃中间,置于真空袋中,真空度为-0.6MPa~-1.0MPa,时间45mins;最后进行压合处理,压力12~14MPa,温度135~145℃,时间60mins。实施例1的胶膜制成的夹胶玻璃,使用雾度计测得的雾度为0.4%,透光率90.1%,测试标准为GB/T2410;通过霰弹袋45kg,300mm高度测试,通过落球1kg,2400mm高度测试,测试标准为GB/T15763.3。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夹层玻璃用三层结构的EVA/PC/EVA复合胶膜,将从模头流延出的熔融状态的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1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层3分别在压辊的作用下受压与中层聚碳酸酯(PC)薄膜层2黏合在一起。上层EVA层的厚度为1.00mm;中层PC薄膜层的厚度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膜由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中层聚碳酸酯薄膜层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进行流延复合而成,所述流延复合包括:将从模头流延出的熔融状态的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分别或者同时在压辊的作用下受压与中层聚碳酸酯薄膜层黏合在一起,再经后续工序形成连续的层状复合胶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膜由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中层聚碳酸酯薄膜层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进行流延复合而成,所述流延复合包括:将从模头流延出的熔融状态的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分别或者同时在压辊的作用下受压与中层聚碳酸酯薄膜层黏合在一起,再经后续工序形成连续的层状复合胶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和下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为热交联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在受热交联后的雾度≤3.0%,透光率≥85%,交联度为1~99%,撕裂强度≥5N/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夹层玻璃的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聚碳酸酯薄膜层的雾度≤3.0%,透光率≥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王磊杨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优威应用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