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桦树茸中降血糖多糖和多肽的提取和包合以及在饼干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杂粮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桦树茸中降血糖多糖和多肽的提取和包合以及在饼干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桦树茸又名桦褐孔菌,是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褐菌目,多孔菌科,纤孔菌属,多生长于寒带地区。早在16世纪,俄罗斯就已经将没有做过任何药理试验的桦褐孔菌作为民间药物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桦褐孔菌子实体外观呈椭球,似瘤状物,颜色为深褐,直径在25~40cm范围内,外表面裂沟较深,硬度较大,真菌肉为木栓质,有环形纹路,桦褐孔菌孢子呈现光滑的椭圆状,表面有刚毛。桦褐孔菌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用真菌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对桦树茸的研究越来越多,已发现的桦褐孔菌中的有效化学活性成分已高达215种,主要报道的有多糖类、三萜类、甾类、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及木脂素等成分,其中大部分化合物已经成功从桦树茸中分离出单体并鉴定结构。近几年来,糖尿病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中国更是患者基数众多,堪称糖尿病大国。基于形势紧迫越来越多的 ...
【技术保护点】
1.桦树茸中降血糖多糖和多肽的提取和包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将桦树茸粉碎后过100目筛,用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溶液于70℃条件下水浴回流2次,每次3 h;/n第二步:在3000 r/min下冷冻离心20 min,去除上清液,沉淀60℃热风干燥12h,得到预处理的桦树茸粉末;/n第三步:取预处理的桦树茸粉末,采用微波辅助热水进行提取,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h;/n第四步:滤去提取液,向残渣中加水再次提取,共提取2-3次,合并滤液,过滤除去残渣;/n第五步:滤液中加入95%乙醇进行醇沉,离心,收集沉淀;/n第六步:将沉淀冷冻干燥,得桦树茸降血糖多糖;/ ...
【技术特征摘要】
1.桦树茸中降血糖多糖和多肽的提取和包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桦树茸粉碎后过100目筛,用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溶液于70℃条件下水浴回流2次,每次3h;
第二步:在3000r/min下冷冻离心20min,去除上清液,沉淀60℃热风干燥12h,得到预处理的桦树茸粉末;
第三步:取预处理的桦树茸粉末,采用微波辅助热水进行提取,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h;
第四步:滤去提取液,向残渣中加水再次提取,共提取2-3次,合并滤液,过滤除去残渣;
第五步:滤液中加入95%乙醇进行醇沉,离心,收集沉淀;
第六步:将沉淀冷冻干燥,得桦树茸降血糖多糖;
第七步:取预处理的桦树茸粉末,加入16倍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加热至95℃,提取120min,降温至室温;
第八步:进行超声波处理,调pH值至8.5,加入10万国际单位比活力的碱性蛋白酶,于55℃水解180min,酶灭活,降至室温;
第九步:调pH值至6.5,加热至95℃,保持120min,降至60℃,加入桦树茸粉末重量0.5%的活性碳脱色30min,离心过滤,收集滤液;
第十步:滤液经3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收集超滤液,干燥,得桦树茸多肽;
第十一步: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溶于酸溶液中,加入桦树茸降血糖多糖、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桦树茸多肽搅拌,混合均匀后,在体系中加入碱液中和,干燥粉碎得桦树茸中降血糖成分包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树茸中降血糖多糖和多肽的提取和包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辅助提取使用MAS-1型常压微波辅助合成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桦树茸中降血糖多糖和多肽的提取和包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一步中桦树茸中降血糖成分包合物中桦树茸降血糖多糖的质量分数为5-10%,桦树茸多肽的质量分数为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树茸中降血糖多糖和多肽的提取和包合,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镪,徐建保,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桦树茸国际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