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22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镜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第一透镜为具正屈光率的凸凹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均为具负屈光率的凸凹透镜;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且物侧面为凸,第五透镜和第十透镜均具负屈光率且物侧面为凹,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且像侧面为凸,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且像侧面为凹,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均为正屈光率的凸凸透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总长短,小型化,分辨率高,成像质量高,像面大,高低温不失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
本技术属于镜头
,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光学成像镜头被广泛地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车载监控、安防监控、机器视觉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性能好坏很关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但目前应用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像面较小,适配不了大像面的工业传感器;对传函管控不好,分辨率低,无法满足高画素的工业相机的需求;设计时未考虑无热化,高低温工作环境下,容易失焦;为满足高分辨率,镜片多且复杂,导致光学总长较长、笨重等,已无法满足机器视觉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十透镜具负屈光率,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的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BFL/TTL≥0.15,其中,BFL为第十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TTL/h/FOV≤0.15,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h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像高,FOV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视场角。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R21<12mm,其中,R21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d22/TTL≤0.3,其中,d22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镜片口径,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1≤∣f2/f∣≤5,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1≤∣f4/f8∣≤4,其中,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nd4>1.7,其中,nd4为第四透镜的折射率。进一步的,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胶合,第九透镜与第十透镜相互胶合。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0.5mm<T3<1.5mm,T4<3mm及T8<3mm,其中,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T8为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十片透镜,并通过对各个透镜进行相应设计,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高,细节还原度高;像面大,能匹配大像面工业传感器;常温对焦,高低温不失焦;光学总长短,小型化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在常温25℃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在高温85℃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在低温-40℃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场曲和畸变图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常温25℃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高温85℃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低温-40℃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场曲和畸变图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在常温25℃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在高温85℃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在低温-40℃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场曲和畸变图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在常温25℃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在高温85℃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在低温-40℃下的红外840-860nm的MTF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场曲和畸变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data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n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n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n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n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n第九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n第十透镜具负屈光率,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n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的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
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九透镜具正屈光率,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十透镜具负屈光率,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的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BFL/TTL≥0.15,其中,BFL为第十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像面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TTL/h/FOV≤0.15,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h为该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秋和刘青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