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异丁酸酐为原料制备二甲基乙烯酮快速分离产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20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以异丁酸酐为原料制备二甲基乙烯酮快速分离产物的方法,包括:异丁酸酐与载体经预热后进入裂解反应器发生反应,气相产物由裂解反应器直接进入带换热夹套的气液旋流分离器;收集分离所得液相产物;分离所得气相产物进入吸收塔内回收二甲基乙烯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高温裂解产物出裂解反应器后直接进入带换热构件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实现产物边冷凝边分离,同时控制气相产物的停留时间,降低产物在冷凝分离过程中损失,提高目标产物的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异丁酸酐为原料制备二甲基乙烯酮快速分离产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异丁酸酐为原料制备二甲基乙烯酮快速分离产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二甲基乙烯酮(DMK)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的分子结构具有高度的不饱和性,可发生加成、分解和聚合等反应,是多种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原料。针对二甲基乙烯酮的制备,目前工业上多采用脂肪酸或脂肪酸酐高温热裂解制备二甲基乙烯酮。然而,二甲基乙烯酮的分离一直是限制其产率的关键,如何提高二甲基乙烯酮的分离效率,降低其在分离过程的损失是重要的技术难题。专利US2936324、USUS3227764、US5169994和US5258556披露了以异丁酸酐为原料制备二甲基乙烯酮(DMK)的方法,热裂解生成的DMK极不稳定,可能会进一步裂解为烷烃或烯烃,或继续与异丁酸(AIB)反应。为了抑制副反应的发生,提高选择性,需要通过激冷迅速冷却裂解产物并分离DMK,激冷温度需要低于40℃,最后DMK通过吸收回收。法国Arkema也在专利文件US7435856B2、CN100439311C中披露以异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异丁酸酐为原料制备二甲基乙烯酮快速分离产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异丁酸酐与载体经预热后进入裂解反应器发生反应,气相产物由裂解反应器直接进入带换热夹套的气液旋流分离器;收集分离所得液相产物;分离所得气相产物进入吸收塔内回收二甲基乙烯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异丁酸酐为原料制备二甲基乙烯酮快速分离产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异丁酸酐与载体经预热后进入裂解反应器发生反应,气相产物由裂解反应器直接进入带换热夹套的气液旋流分离器;收集分离所得液相产物;分离所得气相产物进入吸收塔内回收二甲基乙烯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并分离二甲基乙烯酮的装置包括:载体供管(1)、异丁酸酐供管(2)、预热器(3)、裂解反应器(4)、气液旋流分离器(5)、液相储罐(6)、吸收塔(7)和产物收集罐(8);其中,所述载体供管和异丁酸酐供管并联设置并在预热器处汇流,预热器、裂解反应器和气液旋流分离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气液旋流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液相储罐连接,气相出口与吸收塔底部连接,吸收塔底部还与产物收集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旋流分离器包括外壳(51)、进气管(52)、出气管(53)、下料管(54)、冷却盘管(55)和换热夹套(56);所述外壳由位于上部且呈圆柱状的筒体(511)和位于下部且呈圆锥状的锥体(512)组成,所述锥体的直径由上至下递减;所述进气管设于筒体的侧壁上,所述出气管设于筒体的顶部,所述下料管设于锥体的底部;所述换热夹套设于外壳、进气管下料管外侧;所述冷却盘管沿外壳轴心线布置于外壳内,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强成有为易磊刘严王韩张新平杨磊邱敏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