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模块老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219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包括电源、空开、器件电源模块、负载板和电子负载,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空开,空开的输出端连接器件电源模块,电子负载的输出端连接在负载板上,通过负载板连接器件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确保每个器件工位可以单独上电,并且在上电开始时模块输出的负载较小,电子负载可以直接读出电压,电流等信息,操作者能够直观的读出想要的信息,解决了电源模块老炼系统输出不可靠,负载回读不准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模块老炼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模块老炼系统。
技术介绍
电源部件一直是各种测试系统、测试设备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该部件的可靠性是各系统、设备的重中之重。可靠性水平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指标,需要通过可靠性筛选试验验证。老炼筛选试验是可靠性筛选的主要项目,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试件施加适当的温度应力及电应力,最大限度的暴露试件的工作故障。目前的电源模块老炼系统中,上电的时候输入瞬间电流很大,不能依次上电,而且不能快速的回检输出,另外在工人回检需要用万用表进行测量,而且老炼记录信息少,不能够直观快速的回检。因此,目前的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存在输出不可靠,负载回读不准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老炼系统,确保每个器件工位可以单独上电,并且在上电开始时模块输出的负载较小,电子负载可以直接读出电压,电流等信息,操作者能够直观的读出想要的信息,解决了电源模块老炼系统输出不可靠,负载回读不准确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包括电源、空开、器件电源模块、负载板和电子负载,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空开,所述空开的输出端连接器件电源模块,所述电子负载的输出端连接在负载板上,通过所述负载板连接器件电源模块。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电源对应连接8个空开和8个电子负载。进一步地,每个电子负载对应负载板上的两个接线柱,每个接线柱分别连接OUT端和Sense端两条导线;其中,OUT端导线规格为1.2M×2×2.5mm2,Sense端导线规格为1.2M×1mm2。进一步地,所述负载板采用φ5.5mm接线柱。进一步地,该老炼系统的电子负载在摆放时,每个电子负载与器件电源模块的上电路区域距离相同,且电源位于电子负载和上电路区域的最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负载的型号和规格分别为DL3031:电压0-150V,电流0-60A,功率350W;DL3021:电压0-150V,电流0-40A,功率200W;所述电源的型号和规格分别为GEN30-50:电压0-30V,电流0-50A,功率1500W;GEN50-30:电压0-50V,电流0-30A,功率1500W;GEN300-5:电压0-300V,电流0-5A,功率1500W。本技术的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1、输入稳定,输出可靠、安全,便于工人上电路和下电路,效率明显的得到提高。2、现在的回检不用万用表测量,直接进行读数,而且可以快速的回检出更多信息,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节省很多时间。3、在多只器件连接时,一个电源分成8路空开电源,可以依次上电,减小风险,都是先设定好电源→电子负载→打开电源→依次打开空开→观察输出值和电源的静态电流→依次打开电子负载,避免了之前的上电电流大的问题。4、保证从轻载到重载的切换,输出值可以直接读到(在不拉载的情况下),开启电子负载就是一个切换的过程,安全性得到了保证。5、降低了对导线的损耗,保证器件输入和输出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2个电源的系统走线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2所示,说明本技术的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包括电源、空开、器件电源模块、负载板和电子负载,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空开,所述空开的输出端连接器件电源模块,所述电子负载的输出端连接在负载板上,通过所述负载板连接器件电源模块。本技术将电子负载的输出连接到一起,采用大电流接线柱,这样就解决了输出不可靠,负载回读不准确等问题,而且输入也使用空开进行连接,将导轨固定到设备架子上,使用大电流汇流排进行并行连接,一个电子负载对应一组接线柱,对应一个双路空开,这样可以做到单路单独控制。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电源对应连接8个空开和8个电子负载。以2个电源的设备连接结构为例:一个设备仪器架子放16个电子负载,2个电源,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到空开上,空开为16个,8个一组,用汇流排进行连接,一个电源接8个空开,对应的电子负载也是8个,8个并行,这样可以做到单工位控制,也可以起到保护模块的作用,8个工位可以单独上电,并且在上电开始时模块的输出为拉的负载较小,电子负载可以直接读出电压,电流等信息,操作者能够直观的读出想要的信息,而且输出带有防反接功能,电子负载的走线可以使负载板到电子负载的读数是一致的,每一个电子负载的电子读数也应该是一样的,因为线的平方是一样的,线长也是一样的,并且带有Sense,有时候出现一些微小差别是因为每一个器件的输出存在差异,或者是每一个电子负载存在误差,导致电压也存在误差,电源模块的输入在前端,电子负载在后端,器件在中间,因为绝大部分的电源模块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两端,这样器件的连接线,有效的降低了操作的错误率,而且清晰,美观,也便于操作。走线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每个电子负载对应负载板上的两个接线柱,每个接线柱分别连接OUT端和Sense端两条导线;其中,OUT端导线规格为(1.2M×2×2.5mm2)2根,两端线鼻子型号为12-10(5.5-6),Sense端导线规格为(1.2M×1mm2)2根,连接电子负载端为4MM香蕉插头,连接负载板线鼻子型号为12-10(5.5-6);所述负载板采用φ5.5mm接线柱。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老炼系统的电子负载在摆放时,每个电子负载与器件电源模块的上电路区域距离相同,且电源位于电子负载和上电路区域的最下方。以10个电源、80个电子负载的接线结构为例:电子负载的摆放是用5个6层160mm×60mm×200mm货架,每个货架从上到下依次为:电子负载4个(2层8个),上电路区域,电子负载4个(2层8个),电源。该摆放结构不存在电阻乱放浪费;还可以保证从轻载到重载的切换,因为输出值可以直接读到的(在不拉载的情况下),开启电子负载就是一个切换的过程,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另外,该结构也降低了线的损耗,可以保证电源到器件的电压和设定值一样,再就是输出值到负载板电压为额定输出值,电子负载的采样也和输出额定值一样,8路模块的输出一致。所述电子负载的型号和规格分别为DL3031:电压0-150V,电流0-60A,功率350W;DL3021:电压0-150V,电流0-40A,功率200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空开、器件电源模块、负载板和电子负载,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空开,所述空开的输出端连接器件电源模块,所述电子负载的输出端连接在负载板上,通过所述负载板连接器件电源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空开、器件电源模块、负载板和电子负载,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空开,所述空开的输出端连接器件电源模块,所述电子负载的输出端连接在负载板上,通过所述负载板连接器件电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电源对应连接8个空开和8个电子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电子负载对应负载板上的两个接线柱,每个接线柱分别连接OUT端和Sense端两条导线;其中,OUT端导线规格为1.2M×2×2.5mm2,Sense端导线规格为1.2M×1m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模块老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黎斌杨宏斌李果杨冰吴海平张芳雄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谷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