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11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包括汽车底盘以及设置在汽车底盘上的汽车驱动装置,汽车驱动装置通过操作器进行控制,所述汽车底盘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通过升降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上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器,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操作器;该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还设置有通信器、中央处理器以及电源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升降器、通信器以及显示器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公路上进行任意的行使,当在其为圆心设定范围内的车辆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前往故障地点,使用升降器将故障车辆的底盘抬起,使得维修人员对故障车辆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护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
技术介绍
汽车在户外进行行车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汽车的抛锚或者其他需要维修的状况,但是在户外的时候,尤其是在山地中的时候,当汽车在户外抛锚的时候,就需要对汽车进行维修之后才能继续行驶。在汽车维修的过程中,一般的情况下是对汽车的底盘进行维修,这就需要将汽车整个抬起来之后,汽车维修人员在对汽车的底盘进行故障的检测和维修。因此,在户外的时候,一般不能在事故地点对汽车进行直接维修,而是使用故障清理车,将出现状况的汽车拖到维修点进行汽车的维修。这样的流程下来,会将汽车的维修时间变得更长,严重影响汽车的在行进的时间,耽误人们行车的办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能够在公路上进行任意的行使,当在其为圆心设定范围内的车辆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前往故障地点,使用升降器将故障车辆的底盘抬起,使得维修人员对故障车辆进行维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包括汽车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包括汽车底盘(1)以及设置在汽车底盘(1)上的汽车驱动装置,汽车驱动装置通过操作器(3)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1)上设置有底板(7),底板(7)上设置有支撑框架(6),支撑框架(6)通过升降器与所述底板(7)连接;/n所述底板(1)上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板(2)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器(4),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操作器(3);/n该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还设置有通信器、中央处理器以及电源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升降器、通信器以及显示器(4)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升降器、通信器以及显示器(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包括汽车底盘(1)以及设置在汽车底盘(1)上的汽车驱动装置,汽车驱动装置通过操作器(3)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1)上设置有底板(7),底板(7)上设置有支撑框架(6),支撑框架(6)通过升降器与所述底板(7)连接;
所述底板(1)上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板(2)的侧面设置有显示器(4),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操作器(3);
该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还设置有通信器、中央处理器以及电源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升降器、通信器以及显示器(4)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升降器、通信器以及显示器(4)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上沿所述支撑框架(6)的投影开设有凹槽(12);
所述升降器包括若干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12)的槽底和所述支撑框架(6)底面的电磁铁(10),位于所述凹槽(12)的槽底的电磁铁(10)和位于所述支撑框架(6)底面的电磁铁(10)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相对;每一个电磁铁(10)在通电后产生的磁极相同;所述电磁铁(10)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电磁铁(10)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用户终端信号连接;
所述凹槽(12)的槽底和所述支撑框架(6)底面通过连杆机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支撑框架(6)的每一条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连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汽车维修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构(11),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11)包括沿所述支撑框架(6)的边缘开设在所述支撑框架(6)下表面的第一滑槽(11-3),第一滑槽(11-3)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11-1);
所述凹槽(12)的槽底沿所述凹槽(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11-6),第二滑槽(11-6)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11-4);
所述第一滑块(11-1)与所述第二滑块(11-4)之间分别设置有偶数个升降臂(11-5),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臂(11-5)的首尾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斌宋丽平吴聪磷牛家骅汪红冯家诚王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工业学校河南省冶金建材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