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BasedTrainControlSystem,简称CBTC系统)是今后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主流,较传统信号系统从效率和性能上获得了较大的提升。首先在列车定位方面,通信列车引入了列车自主定位的方式。由列车根据对自身列车速度、距离的检测,确定列车在轨道上具体位置;其次在轨道跟踪方面,在传统轨道电路的基础上,一般在轨旁设置轨道电路或计轴器作为次级轨道检测设备,用于确定列车在线路上的位置,实现降级后非通信列车的轨旁定位。然而,轨道电路存在分路不良情况,计轴器存在错误复位或者磁头故障漏检等情况。所以,某些情况下,次级轨道检测设备故障失效,会导致无法实现降级后非通信列车的定位。目前的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在现有轨道交通CBTC系统中,在部分情况下,列车由有列车位置报告的通信车降级为没有位置报告的非通信车,这时,CBTC系统将无法得知车辆在哪个区段,无法实现列车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有列车由通信异常至恢复,则判断通信恢复的列车是否满足所有可信度判别条件;/n若异常列车满足所有可信度判别条件,则通信恢复后,向通信恢复的列车发送行车许可;/n其中,所述可信度判别条件包括,异常列车与其它列车的包络无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有列车由通信异常至恢复,则判断通信恢复的列车是否满足所有可信度判别条件;
若异常列车满足所有可信度判别条件,则通信恢复后,向通信恢复的列车发送行车许可;
其中,所述可信度判别条件包括,异常列车与其它列车的包络无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通信恢复的列车是否满足所有可信度判别条件之前,还包括:
持续接收列车的位置报告,并根据通信时延,对每一列车位置进行校准;
相应地,可信度判别条件中,异常列车与其它列车的包络无重叠,具体为:
异常列车与其它列车,经通信时延校准后的包络无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有接收到位置报告的列车,按照位置顺序构建追踪队列;
相应地,所述可信度判别条件还包括:
通信恢复的列车在所述追踪队列中的前后顺序的列车,与故障之前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度判别条件还包括:
通信恢复后的位置报告接收时间,与故障前位置报告接收时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防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通信时延,对每一列车位置进行校准,包括:
获取列车发送位置报告的第一时间戳,结合接收列车位置报告的第二时间戳,得到通信时延;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鹏,刘佳,聂宇威,孙晓光,王志平,宋惠,李天明,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