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86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4
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包括配料装置和搅拌装置,配料装置包括支架、原料转运装置、传感器和称重装置,其中原料转运装置包括原料斗、原料传送带及配料驱动装置;支架上设有工作面板,工作面板为圆形,在工作面板中央上设有出料孔,工作面板上方设置有原料转运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搅拌驱动装置和搅拌臂,搅拌臂包括基座、支杆和搅拌叶,支杆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上,搅拌叶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杆上,搅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臂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要求随时切换并输出不同的原材料,以方便配制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在配料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初步的混合搅拌,从而提高混凝土制备的速度及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社会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会用到混凝土,混凝土时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固和坚硬,混凝土在使用时需要先进行混凝土配料,配料一般有石头和沙子等,传统的混凝土配料工作采用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并且人工配料时需要工人根据经验来控制物料组分的质量占比,误差较大,另外根据混凝土使用的场景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配比和原料,在现有的传统配料机,一般仅有两个原料仓,分别用于放置沙子和石子,但如果需要配制强度不同的混凝土则使用到的原料是不同的,比如石子材料的粒径就不同,因此传统的混凝土配料机,在使用时不同随时切换原料,不利于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原材料来配制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而且现有的配料装置,一般不带搅拌功能,只能等到所有原料都称重完成后,再转移到混凝土搅拌机统一搅拌,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能够根据要求随时切换并输出不同的原材料,以方便配制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在配料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初步的混合搅拌,节省后续搅拌所需的时间,并且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更加准确,从而提高混凝土制备的速度及质量,并保证建筑工程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能够根据要求随时切换并输出不同的原材料,以方便配制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在配料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初步的混合搅拌,节省后续搅拌所需的时间,并且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更加准确,从而提高混凝土制备的速度及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包括配料装置和搅拌装置,配料装置包括支架、原料转运装置、传感器和称重装置,其中原料转运装置包括原料斗、原料传送带及配料驱动装置;支架上设有工作面板,工作面板为圆形,在工作面板中央上设有出料孔,工作面板上方设置有原料转运装置,原料转运装置有多个并在工作面板上呈圆周分布;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搅拌驱动装置和搅拌臂,搅拌臂包括基座、支杆和搅拌叶,支杆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上,搅拌叶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杆上,搅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臂运动。进一步的,原料斗与工作面板间安装有原料传送带,原料斗中的物料落到原料传送带上,由原料传送带转运到出料孔处,出料孔的正下方设有接料斗,接料斗的下方设有带称重功能的出料传送带。进一步的,出料传送带上还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配料驱动装置连接,配料驱动装置根据传感器发来的信号控制原料传送带的工作。进一步的,原料斗有6个,并以出料孔为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的,原料斗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且上下均敞开,原料斗中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沿原料斗侧壁下滑并经下方开口落在原料传送带上。进一步的,原料斗下方开口的尺寸大小,与原料传送带的宽度相适应,即原料传送带的宽度应大于原料斗下方开口宽度。进一步的,搅拌臂中的支杆有多根,并以基座为中心均匀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为旋转桨状,搅拌叶的对称中心设有通孔,支杆上设有安装柱,通孔与安装柱配合,使搅拌叶以安装柱为中心自由旋转。进一步的,搅拌叶至少包括三个扇叶。进一步的,同一根支杆上可以设有多个搅拌叶。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带有称重功能的出料传送带上设置传感器,预先设定质量参数,当某种物料在原料传送带运送下最后转移到出料传送带上,实时测量出料传送带所称量出的重量,当测得质量数据达到预先设定的数值时,传感器发送信号至配料驱动装置,配料驱动装置中的控制中心(比如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发出命令,使转运当前物料的原料传动带停止运作,并将出料传送带上的原料转移至搅拌筒中进行搅拌,然后启动下一类别物料对应的原料传送带,并重复前述操作;直至配方中所有物料均配制完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能够根据要求随时切换并输出不同的原材料,以方便配制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并且在配料的过程中可以就可以进行初步的混合搅拌,节省后续搅拌所需的时间,并且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更加准确,从而提高混凝土制备的速度及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搅拌臂的仰视图;图中:1-支架,2-原料斗,3-接料斗,4-原料传送带,5-出料传带,6-搅拌装置,61-基座,62-支杆,63-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未具体说明的部件或系统,均为现有技术,本文以图1的左侧为左,右侧为右,上方为上,下方为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包括配料装置和搅拌装置6,配料装置包括支架1、原料转运装置、传感器和称重装置,其中原料转运装置包括原料斗2、原料传送带4及配料驱动装置;支架1上设有工作面板,工作面板为圆形,在工作面板中央上设有出料孔,工作面板上方设置有原料转运装置,原料转运装置有多个并在工作面板上呈圆周分布;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筒、搅拌驱动装置和搅拌臂,搅拌臂包括基座61、支杆62和搅拌叶63,支杆62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61上,搅拌叶63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杆62上,搅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臂运动。原料斗2与工作面板间安装有原料传送带4,原料斗2中的物料落到原料传送带4上,由原料传送带4转运到出料孔处,出料孔的正下方设有接料斗3,接料斗3的下方设有带称重功能的出料传送带5。出料传送带5上还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配料驱动装置连接,配料驱动装置根据传感器发来的信号控制原料传送带4的工作。本实施例中原料斗2有6个,并以出料孔为中心对称设置,原料斗2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且上下均敞开,原料斗2中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沿原料斗2侧壁下滑并经下方开口落在原料传送带4上,原料斗2下方开口的尺寸大小,与原料传送带4的宽度相适应,即原料传送带4的宽度应大于原料斗2下方开口宽度。本实施例中,搅拌臂的支杆62有多根,并以基座61为中心均匀设置,搅拌叶63为旋转桨状,搅拌叶63的对称中心设有通孔,支杆62上设有安装柱,通孔与安装柱配合,使搅拌叶63以安装柱为中心自由旋转,同一根支杆62上可以设有多个搅拌叶63。显然,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前述各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和变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变型、等同替换,或者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或方法用于其它领域以取得同样的效果,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包括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包括配料装置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配料装置包括支架、原料转运装置、传感器和称重装置,其中原料转运装置包括原料斗、原料传送带及配料驱动装置;支架上设有工作面板,工作面板为圆形,在工作面板中央上设有出料孔,工作面板上方设置有原料转运装置,原料转运装置有多个并在工作面板上呈圆周分布;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搅拌驱动装置和搅拌臂,搅拌臂包括基座、支杆和搅拌叶,支杆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上,搅拌叶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杆上,搅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臂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包括配料装置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配料装置包括支架、原料转运装置、传感器和称重装置,其中原料转运装置包括原料斗、原料传送带及配料驱动装置;支架上设有工作面板,工作面板为圆形,在工作面板中央上设有出料孔,工作面板上方设置有原料转运装置,原料转运装置有多个并在工作面板上呈圆周分布;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搅拌驱动装置和搅拌臂,搅拌臂包括基座、支杆和搅拌叶,支杆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上,搅拌叶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杆上,搅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臂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斗与工作面板间安装有原料传送带,原料斗中的物料落到原料传送带上,由原料传送带转运到出料孔处,出料孔的正下方设有接料斗,接料斗的下方设有带称重功能的出料传送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传送带上还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配料驱动装置连接,配料驱动装置根据传感器发来的信号控制原料传送带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混凝土配料搅拌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斗有6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延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