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倒风装置及应用其的燃气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72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倒风装置及应用其的燃气热水器,防倒风装置其包括上风管座、下风管座、防倒风组件、第一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组件,所述防倒风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卡接在下风管座内,所述下风管座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上风管座卡接。当外界冷空气预进入热水器内部时,防倒风组件处于闭合状态,避免了冷空气进入热水器内部而影响热水器性能;当热水器内部的烟气需要排出时,防倒风组件向上打开,实现了烟气的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目前燃气热水器因天气变冷而出现冻裂破损的问题同时避免因挡风片卡死而影响整机正常工作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倒风装置及应用其的燃气热水器
本技术属于燃气热水器防倒风
,具体涉及一种防倒风装置及应用其的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强制排气式燃气热水器目前已成为国内燃热市场的主销产品,根据安规要求为了使用安全,燃气热水器排烟口需进行室外排烟,由此也容易造成在冬季冷空气会由排气管倒流入热水器机内,导致热交换器管内积水结冰而胀裂管件,而出现冻裂问题。为避免室外冷空气沿着排烟管进入到燃气热水器内部,现有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管内一般设有挡风板。但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为了保证挡风板转动灵活,挡风板的周缘与排烟管内壁之间应该具有较大间隙,这样就降低了防冻的效果,因为好的防冻效果必须使挡风板的周缘与排烟管内壁之间周边密封配合;因此,仅仅通过在排烟管内设置挡风板不能同时满足防冻和排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倒风装置,可同时满足防倒风和排烟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倒风装置,其包括上风管座、下风管座、防倒风组件、第一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组件,所述防倒风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卡接在下风管座内,所述下风管座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上风管座卡接。优选地,所述上风管座包括第一上风筒和第二上风筒,所述第一上风筒和第二上风筒上下设置且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上风筒的直径小于第二上风筒的直径。优选地,所述下风管座包括第一下风筒和第二下风筒,所述第一下风筒和第二下风筒上下设置且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下风筒的直径大于第二下风筒的直径。优选地,所述防倒风组件包括开设有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的防倒风座、转轴、挡风板以及裙边,所述挡风板设置两个且分别连接在转轴的两侧,两个所述挡风板分别对应设置在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上,所述防倒风座的外周向上翻折出裙边,所述裙边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的两端插入转轴孔且延伸出转轴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为设置在第一下风筒表面两侧的左凸耳和右凸耳,延伸出转轴孔的转轴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左凸耳和右凸耳的内表面,用于防止防倒风组件在下风管座内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设置在第二上风筒表面两侧的左卡口和右卡口,所述左卡口和右卡口分别与左凸耳和右凸耳匹配卡接,用于防止下风管座在上风管座内转动。优选地,所述防倒风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对挡风板旋转幅度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裙边上方两侧。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一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一边沿裙边向上设置,另一边沿防倒风座中心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防倒风组件进一步包括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环设于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上用于和两个所述挡风板配合。一种燃气热水器,其包括上述的防倒风装置和燃气热水器本体,所述防倒风装置设置在燃气热水器本体的排烟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时,防倒风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卡接在下风管座内,下风管座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上风管座卡接,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防止了下风管座和防倒风组件转动;当外界冷空气预进入热水器内部时,防倒风组件处于闭合状态,避免了冷空气进入热水器内部而影响热水器性能;当热水器内部的烟气需要排出时,防倒风组件向上打开,实现了烟气的排出。本技术可有效解决目前燃气热水器因天气变冷而出现冻裂破损的问题同时避免因挡风片卡死而影响整机正常工作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防倒风装置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防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防倒风装置中下风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防倒风装置中上风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防倒风装置中防倒风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防倒风装置处于第一种状态时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防倒风装置处于第二种状态时的剖视图。其中:1.上风管座,2.下风管座,3.防倒风组件,4.第一固定组件,5.第二固定组件,11.第一上风筒,12.第二上风筒,21.第一下风筒,22.第二下风筒,31.防倒风座,32.转轴,33.挡风板,34.裙边,35.限位件,36.密封凸筋,41.左凸耳,42.右凸耳,51.左卡口,52.右卡口,311.左通风孔,312.右通风孔,341.转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防倒风装置,如图1-2所示,其包括上风管座1、下风管座2、防倒风组件3、第一固定组件4以及第二固定组件5,所述防倒风组件3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卡接在下风管座2内,所述下风管座2通过第二固定组件5与上风管座1卡接;这样,采用上述结构,防倒风组件3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卡接在下风管座2内,下风管座2通过第二固定组件5与上风管座1卡接,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2防止了下风管座2和防倒风组件3转动;当外界冷空气预进入热水器内部时,防倒风组件3处于闭合状态,避免了冷空气进入热水器内部而影响热水器性能;当热水器内部的烟气需要排出时,防倒风组件3向上打开,实现了烟气的排出。所述上风管座1为阶梯状圆筒结构,其包括第一上风筒11和第二上风筒12,所述第一上风筒11和第二上风筒12上下设置且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上风筒11的直径小于第二上风筒12的直径;所述下风管座2亦为阶梯状圆筒结构,其包括第一下风筒21和第二下风筒22,所述第一下风筒21和第二下风筒22上下设置且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下风筒21的直径大于第二下风筒22的直径;这样,第二上风筒12和第一下风筒21相互配合实现了上风管座1和下风管座2的连接;具体地,第一下风筒21卡接在第二上风筒12内,且由于第二上风筒12和第一下风筒21的直径分别大于第一上风筒11和第二下风筒22的直径,因此,两者卡接后形成了用于放置防倒风组件3的凸起腔体;并且,第一上风筒11形成了烟气排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风管座(1)、下风管座(2)、防倒风组件(3)、第一固定组件(4)以及第二固定组件(5),所述防倒风组件(3)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卡接在下风管座(2)内,所述下风管座(2)通过第二固定组件(5)与上风管座(1)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风管座(1)、下风管座(2)、防倒风组件(3)、第一固定组件(4)以及第二固定组件(5),所述防倒风组件(3)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卡接在下风管座(2)内,所述下风管座(2)通过第二固定组件(5)与上风管座(1)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管座(1)包括第一上风筒(11)和第二上风筒(12),所述第一上风筒(11)和第二上风筒(12)上下设置且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上风筒(11)的直径小于第二上风筒(1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管座(2)包括第一下风筒(21)和第二下风筒(22),所述第一下风筒(21)和第二下风筒(22)上下设置且两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下风筒(21)的直径大于第二下风筒(2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风组件(3)包括开设有左通风孔(311)和右通风孔(312)的防倒风座(31)、转轴(32)、挡风板(33)以及裙边(34),所述挡风板(33)设置两个且分别连接在转轴(32)的两侧,两个所述挡风板(33)分别对应设置在左通风孔(311)和右通风孔(312)上,所述防倒风座(31)的外周向上翻折出裙边(34),所述裙边(34)上设置有转轴孔(341),所述转轴(32)的两端插入转轴孔(341)且延伸出转轴孔(3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桂安李志敏陈俊邓飞忠仇明贵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