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60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包括分离器,其侧壁的上部通过入口烟道与炉膛相通,分离器内顶面上竖直向下安装有中心筒,分离器外顶面上安装有烟道,烟道经中心筒与分离器贯通,中心筒位于烟道的正下方;分离器顶部以烟道为中心均匀布置有多根管道,单根管道一端与分离器顶面固装并贯通,管道另一端与烟道固装并贯通;管道上均安装有阀门;开启阀门,将分离器内顶面与中心筒之间死角位置聚集的残留可燃气体经管道引至烟道中,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可燃气体的聚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分离器内顶面死角处可燃气体的有效及时引导,有力保证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锅炉设备
,尤其是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
技术介绍
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离器用于分离烟气中固体颗粒并回送至炉膛再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其环保低排放和燃料适应性广的特性得到广泛应用。在很多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是一种能源浪费,因此,通常会将这些可燃气体送进锅炉燃烧,利用其产生的热能去发电或者生产蒸汽和热水,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将可燃气体在锅炉中掺烧。而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燃料适应性广的锅炉炉型,是作为掺烧可燃气体的最佳炉型。现有技术中,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本身的结构特点,在很多区域存在气流的死角,比如分离器顶部,很容易聚集未燃尽残留的可燃气体,造成爆燃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从而有效及时将分离器内顶部气流死角处的可燃气体引导至烟道,提高并保障了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包括分离器(1),所述分离器(1)侧壁的上部通过入口烟道(6)与炉膛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1)内顶面上竖直向下安装有中心筒(5),所述分离器(1)外顶面上安装有烟道(4),烟道(4)经中心筒(5)与分离器(1)贯通,中心筒(5)位于烟道(4)的正下方;所述分离器(1)顶部以烟道(4)为中心均匀布置有多根管道(2),单根管道(2)一端与分离器(1)顶面固装并贯通,管道(2)另一端与烟道(4)固装并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包括分离器(1),所述分离器(1)侧壁的上部通过入口烟道(6)与炉膛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1)内顶面上竖直向下安装有中心筒(5),所述分离器(1)外顶面上安装有烟道(4),烟道(4)经中心筒(5)与分离器(1)贯通,中心筒(5)位于烟道(4)的正下方;所述分离器(1)顶部以烟道(4)为中心均匀布置有多根管道(2),单根管道(2)一端与分离器(1)顶面固装并贯通,管道(2)另一端与烟道(4)固装并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单根管道(2)上均安装有阀门(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单根管道(2)为弯折结构,其具体结构为:包括与分离器(1)顶部垂直的竖管(23),所述竖管(23)下端向下贯穿分离器(1)的顶壁面并固连,竖管(23)下端管口与分离器(1)的内顶面齐平,竖管(23)上端向着烟道(4)的方向弯折延伸且相互固连贯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分离器顶部可燃气体聚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23)上端向着烟道(4)的方向弯曲延伸,依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锋飞岳站峰朱新友邵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