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光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60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分风箱、进料装置、螺旋蛟龙和燃烧室底排,分风箱位于燃烧室前侧且分风箱与燃烧室之间设有隔离壁,燃烧室的燃烧室壁上设有多条燃烧室壁补风管,燃烧室壁补风管的前端穿过隔离壁并与分风箱连通,燃烧室壁补风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补风管出风孔,燃烧室底部设有燃烧室底排,燃烧室底排下部设置燃烧室底排风道,燃烧室底排风道穿过隔离壁并与分风箱连通,燃烧室底排的上表面分布有燃烧室底排风口且燃烧室底排风口与燃烧室底排风道连通,燃烧室底排的上方还设有螺旋蛟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燃料燃烧充分,且能把灰渣推向燃烧室另外一边,从而保证燃烧室不会因为灰渣堆积影响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锅炉燃烧装置,存在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燃烧不充分的缺陷,且燃料燃烧形成的灰渣容易堆积在进料口,堆积的灰渣影响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本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燃料燃烧充分,且能把灰渣推向燃烧室另外一边,从而保证燃烧室不会因为灰渣堆积影响燃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分风箱、进料装置、螺旋蛟龙和燃烧室底排,所述分风箱位于燃烧室前侧且分风箱与燃烧室之间设有隔离壁,所述分风箱设有进风口,所述燃烧室的燃烧室壁上设有多条燃烧室壁补风管,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的前端穿过隔离壁进而与分风箱连通,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多个补风管出风孔,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底排,燃烧室底排的下部设置燃烧室底排风道,所述燃烧室底排风道的前端穿过隔离壁进而与分风箱连通,所述燃烧室底排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燃烧室底排风口且燃烧室底排风口与燃烧室底排风道连通,所述燃烧室底排的上方还设有一个个及以上的螺旋蛟龙,所述进料装置依次穿过分风箱外壁和燃烧室前侧的隔离壁进而与燃烧室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补风管出风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补风管出风孔的轴线方向与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风箱经多个补风管出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壁上再开设有多个二次补风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个二次补风孔均具有一定的倾角,且该倾角能使得从多个二次补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也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穿过分风箱外壁并设置在燃烧室前侧的隔离壁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位于进料装置下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燃烧室底排风道的上方设有燃烧室底排风口,燃烧室底排风口侧边设有螺旋蛟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蛟龙的螺旋蛟龙轴的前端穿过燃烧室前侧的隔离壁和分风箱外壁,且用于与位于分风箱外侧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螺旋蛟龙轴旋转。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为半圆形,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与燃烧室底排风道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室底排具有一定的倾角,且燃烧室底排的前端高于后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燃料从进料装置穿过分风箱进入燃烧室,掉落并堆积在燃烧室底排上,点火装置点燃燃料,分风箱的风一部分经过燃烧室壁补风管,再通过燃烧室壁补风管上向一个方向的补风管出风孔吹向燃烧室,在燃烧室内形成涡流状燃烧;分风箱的风一部分从燃烧室底排下部的燃烧室底排风道,再从燃烧室底排上的燃烧室底排风口对燃烧室进行补风;为增加燃烧效果,在隔离壁上增加二次补风孔,二次补风孔可以带有一定倾角,与燃烧室壁补风管上的补风管出风孔方向一致,增加燃烧涡流效果,进而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燃料从燃烧室进料装置这边开始燃烧,燃烧的灰渣落在螺旋蛟龙上,螺旋蛟龙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不断旋转,把灰渣推向燃烧室另外一边,从而保证燃烧室不会因为灰渣堆积影响燃烧;燃烧室底排可以带有一定的倾角,以利于灰渣更好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纵截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前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螺旋蛟龙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螺旋蛟龙位于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至图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H、分风箱E、进料装置A和点火装置C。所述分风箱E位于燃烧室H前侧且分风箱E与燃烧室H之间设有隔离壁E2,所述分风箱E设有进风口B,所述燃烧室H的燃烧室壁H1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燃烧室壁补风管G,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G的前端穿过隔离壁E2进而与分风箱E连通,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G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补风管出风孔G1。所述燃烧室H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底排F,燃烧室底排F的下部设置燃烧室底排风道F2,所述燃烧室底排风道F2的前端穿过隔离壁E2进而与分风箱E连通,所述燃烧室底排F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燃烧室底排风口F1且燃烧室底排风口F1与燃烧室底排风道F2连通,所述燃烧室底排F的上方还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螺旋蛟龙D,所述进料装置A依次穿过分风箱外壁E1和燃烧室H前侧的隔离壁E2进而与燃烧室H连通,所述点火装置C穿过分风箱外壁E1并设置在燃烧室H前侧的隔离壁E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G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补风管出风孔G1。本实施例中,所述补风管出风孔G1的轴线方向与燃烧室H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风箱经多个补风管出风孔G1进入燃烧室H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风向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壁E2上开设有多个二次补风孔G2。本实施例中,每个二次补风孔G2均具有一定的倾角,且该倾角能使得从多个二次补风孔G2进入燃烧室H内的风也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增加补风管出风孔G1的涡流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火装置C位于进料装置A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G为半圆形,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G与燃烧室底排风道F2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燃烧室底排风道F2的正上方设有燃烧室底排风口F1,燃烧室底排风口F1的侧边设有螺旋蛟龙D。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蛟龙D的螺旋蛟龙轴的前端穿过燃烧室H前侧的隔离壁E2和分风箱外壁E1,且用于与位于分风箱E外侧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螺旋蛟龙轴旋转。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螺旋蛟龙D采用耐高温叶片。螺旋蛟龙轴为耐高温钢管。螺旋蛟龙轴可以与分风箱外壁E1通过轴承支撑连接。螺旋蛟龙D的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分风箱E的进风口B用于连接鼓风机。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燃烧室底排F具有一定的倾角,且燃烧室底排F的前端高于后端,以利于结焦燃料排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燃料从进料装置A穿过分风箱E进入燃烧室H,掉落并堆积在燃烧室底排F上,点火装置C(点火器)点燃燃料,分风箱E的风一部分经过燃烧室壁补风管G,再通过燃烧室壁补风管G上向一个方向的补风管出风孔G1吹向燃烧室H,在燃烧室H内形成涡流状燃烧,分风箱E的风另一部分从燃烧室底排F下部的燃烧室底排风道F2,再从燃烧室底排F上的燃烧室底排风口F1对燃烧室H进行补风;为增加燃烧效果,在隔离壁E2上增加二次补风孔G2,二次补风孔G2可以带有一定倾角,与燃烧室壁补风管G上的补风管出风孔G1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分风箱、进料装置、螺旋蛟龙和燃烧室底排,所述分风箱位于燃烧室前侧且分风箱与燃烧室之间设有隔离壁,所述分风箱设有进风口,所述燃烧室的燃烧室壁上设有多条燃烧室壁补风管,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的前端穿过隔离壁进而与分风箱连通,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多个补风管出风孔,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底排,燃烧室底排的下部设置燃烧室底排风道,所述燃烧室底排风道的前端穿过隔离壁进而与分风箱连通,所述燃烧室底排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燃烧室底排风口且燃烧室底排风口与燃烧室底排风道连通,所述燃烧室底排的上方还设有一个及以上的螺旋蛟龙,所述进料装置依次穿过分风箱外壁和燃烧室前侧的隔离壁进而与燃烧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分风箱、进料装置、螺旋蛟龙和燃烧室底排,所述分风箱位于燃烧室前侧且分风箱与燃烧室之间设有隔离壁,所述分风箱设有进风口,所述燃烧室的燃烧室壁上设有多条燃烧室壁补风管,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的前端穿过隔离壁进而与分风箱连通,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多个补风管出风孔,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底排,燃烧室底排的下部设置燃烧室底排风道,所述燃烧室底排风道的前端穿过隔离壁进而与分风箱连通,所述燃烧室底排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燃烧室底排风口且燃烧室底排风口与燃烧室底排风道连通,所述燃烧室底排的上方还设有一个及以上的螺旋蛟龙,所述进料装置依次穿过分风箱外壁和燃烧室前侧的隔离壁进而与燃烧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壁补风管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补风管出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管出风孔的轴线方向与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风箱经多个补风管出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排渣型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壁上再开设有多个二次补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
申请(专利权)人:胡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