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及W火焰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854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燃烧器,包括中心二次风管道、煤粉管道及外环二次风管道,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所述煤粉管道和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用于喷出中心二次风,所述煤粉管道与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之间的间隙用于喷出煤粉气流,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与所述煤粉管道之间的间隙用于喷出外环二次风,所述煤粉气流位于所述中心二次风和所述外环二次风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W火焰锅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降低NOx生成量的同时保证较高的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及W火焰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W火焰锅炉相关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
技术介绍
我国W火焰锅炉燃烧器种类众多,主要有狭缝式燃烧器、双调风浓缩型旋流燃烧器、双旋风煤粉浓缩燃烧器。狭缝式燃烧器,一次风风速较低,煤粉主要靠高速二次风的裹挟向下冲,无法解决煤粉过早与大量二次风混合带来的NOx浓度高问题;双旋风煤粉浓缩燃烧器,火焰下冲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利用下炉膛空间来组织燃烧,易造成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减温水量偏大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选择加大二次风量,但将导致锅炉省煤器出口NOx排放值增加,很难在兼顾锅炉效率的同时控制NOx的排放值在较低水平;双调风浓缩型旋流燃烧器,两层旋流二次风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火焰的下冲能力,但煤粉气流位于内外二次风两股强大且厚度较厚气流的“屏蔽”中,回流的高温烟气很难对煤粉直接加热,对煤粉的着火、燃尽不利,飞灰含碳量偏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一定程度克服以上缺陷的燃烧器及相应的W火焰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器及W火焰锅炉,能够在降低NOx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二次风管道、煤粉管道及外环二次风管道,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所述煤粉管道和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用于喷出中心二次风,所述煤粉管道与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之间的间隙用于喷出煤粉气流,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与所述煤粉管道之间的间隙用于喷出外环二次风,所述煤粉气流位于所述中心二次风和所述外环二次风之间,所述中心二次风的风速与所述外环二次风的速度接近,并高于所述煤粉气流的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二次风管道、煤粉管道及外环二次风管道,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所述煤粉管道和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用于喷出中心二次风,所述煤粉管道与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之间的间隙用于喷出煤粉气流,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与所述煤粉管道之间的间隙用于喷出外环二次风,所述煤粉气流位于所述中心二次风和所述外环二次风之间,所述中心二次风的风速与所述外环二次风的速度接近,并高于所述煤粉气流的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与所述煤粉管道之间的间隙处倾斜设置有多个第一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顺时针倾斜或逆时针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的长度短于所述煤粉管道的长度,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调风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二次风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一进风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风管道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煤粉管道的侧壁,所述进风管道的另一端的穿出位置位于所述煤粉管道与所述外环二次风管道的非重叠区域,所述进风管道的另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王颖侯丙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