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155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粉末态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矿尾砂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氰化法提金在金矿领域应用广泛,通过将研磨后矿粒用氰化物水溶液浸泡使颗粒金转化为Au(CN)2-进入溶液,随后通过沉淀等方法将金从溶液中析出。作为氰化法提金的原料,氰化物不可避免的会残留在氰化法提金工艺中产生的废水和尾砂中,氰化物作为一种剧烈毒物,残存有氰化物的废水和废渣会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尾砂和废水中氰化物脱除主要基于生物脱除、物理脱除、化学脱除和电解氧化脱除等,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氯碱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氧化法,其中氯碱法多用于处理高浓度氰化物废水,往往难以实现氰化物的完全脱除,活性炭法通过吸附和聚集废水中氰化物颗粒将其与废水和尾砂脱除,但是无法实现氰化物的降解且具有成本较高的缺陷。当前黄金工业从业人员更关注氰化法提金工艺中废水的处理,对于尾砂中氰化物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手段仍然缺乏系统性研究和开发。在进行氰化法提金时,依据工程需求通常要添加一定量的比如活性炭、过氧化物等物质来促进提金工艺的进行,这使得除本身所具有的含铁硫化物和含铜硫化物等组分外,尾砂中的成分更为复杂,给处理尾砂颗粒中氰化物增加难度。目前业界已经提供了回填用金矿石氰化尾渣脱氰处理的方法,比如《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对回填用金矿石氰化尾渣脱氰处理中记述了“用臭氧氧化法或过氧化氢氧化法等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方法进行深度脱氯处理”,但是臭氧氧化法或过氧化氢氧化法往往难以获得更低含量氰化物的处理后金矿尾砂,研究开发一种高效且成本更低的完全脱除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以粉末态Na2S2O5、粉末态CuSO4和双氧水作为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原料试剂,通过充气条件下的两步氧化反应实现氰化物的脱除,可使金矿尾砂浸出液中氰化物含量降至0.05mg/L,脱氰效果好,充分满足金矿尾砂回填技术规范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粉末态Na2S2O5、粉末态CuSO4和pH为8~11的金矿尾砂浆料混合,得到混合料浆;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述混合料浆在充气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反应后料浆;步骤三、调节步骤二所述反应后料浆的pH为8~10,向调节pH后料浆中加入双氧水,得到含双氧水料浆;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含双氧水料浆在充气条件下氧化反应1h~8h,得到反应后物料;步骤五、调节步骤四所述反应后物料的pH为6~8,过滤,完成对金矿尾砂中氰化物进行处理。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粉末态Na2S2O5与金矿尾砂浆料的质量体积比为(0.5~1.5):1,其中粉末态Na2S2O5质量单位为kg,金矿尾砂浆料体积单位为m3;步骤一中粉末态CuSO4与金矿尾砂浆料的质量体积比为0.2:1,其中粉末态CuSO4质量单位为kg,金矿尾砂浆料体积单位为m3;步骤一中所述金矿尾砂浆料的含水质量百分比为40%;步骤一中所述金矿尾砂浆料用浓硫酸和/或NaOH调节pH为8~11。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金矿尾砂浆料的上清液中氰化物含量为10mg/L~300mg/L,所述金矿尾砂浆料过滤所得截留物中氰化物含量为5mg/L~150mg/L。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一中金矿尾砂浆料的上清液中氰化物含量为10mg/L~100mg/L时,步骤一中粉末态Na2S2O5与金矿尾砂浆料的质量体积比为0.5:1;当步骤一中金矿尾砂浆料的上清液中氰化物含量为101mg/L~200mg/L时,步骤一中粉末态Na2S2O5与金矿尾砂浆料的质量体积比为1:1;当步骤一中金矿尾砂浆料的上清液中氰化物含量为201mg/L~300mg/L时,步骤一中粉末态Na2S2O5与金矿尾砂浆料的质量体积比为1.5:1。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和步骤四中充气速率均为12.5L/(m3·min)。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双氧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双氧水的体积为步骤一所述金矿尾砂浆料体积的0.1%~0.4%;步骤三中用浓硫酸和/或NaOH调节pH。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氧化反应时间为3h。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pH为10,步骤三中所述pH为9,步骤三中双氧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所述双氧水的体积为步骤一所述金矿尾砂浆料体积的0.2%,步骤四中氧化反应时间为4h。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步骤四中反应后物料过滤,将过滤所得截留物制备成浸出液,对所述浸出液的氰化物含量进行测定,具体包括:将所述截留物依据《HJ/T299-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制备得到浸出液,将所述浸出液依据《HJ484—2009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氰化物含量测定。上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液的氰化物含量≤0.05mg/L。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以粉末态Na2S2O5、粉末态CuSO4和双氧水作为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原料试剂,通过充气条件下的两步氧化反应实现氰化物的脱除,可使金矿尾砂浸出液中氰化物含量降至0.05mg/L,脱氰效果好,充分满足《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对金矿尾砂回填技术规范要求。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针对金矿尾砂中氰化物脱除处理,可有效实现吸附于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脱除和降解,实现深度脱氰且不产生二次污染。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三次调节pH,分别为对原料金矿尾砂浆料进行pH调节,对双氧水氧化反应原料料浆进行pH调节和对两步氧化后料浆进行pH调节,脱氰效果显著且满足排放标准。4、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步骤一中所述pH为10,步骤二中氧化反应时间为3h,步骤三中所述pH为9,步骤三中双氧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所述双氧水的体积为步骤一所述金矿尾砂浆料体积的0.2%,步骤四中氧化反应时间为4h,可有效避免浸出液中氰化物含量反弹,处理后金矿尾砂中氰化物含量可达0.005mg/L以下,适用于更低毒害物含量限制的尾渣再利用技术,拓宽处理后金矿尾砂的利用前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中,金矿尾砂浆料中的金矿为西夏家店金矿,属造山型金矿,金矿尾砂浆料为生产金矿的剩余原浆,所述金矿尾砂浆料含水质量百分比为40%,温度为23±2℃;所述金矿尾砂浆料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粉末态N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粉末态Na2S2O5、粉末态CuSO4和pH为8~11的金矿尾砂浆料混合,得到混合料浆;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述混合料浆在充气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反应后料浆;
步骤三、调节步骤二所述反应后料浆的pH为8~10,向调节pH后料浆中加入双氧水,得到含双氧水料浆;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含双氧水料浆在充气条件下氧化反应1h~8h,得到反应后物料;
步骤五、调节步骤四所述反应后物料的pH为6~8,过滤,完成对金矿尾砂中氰化物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粉末态Na2S2O5与金矿尾砂浆料的质量体积比为(0.5~1.5):1,其中粉末态Na2S2O5质量单位为kg,金矿尾砂浆料体积单位为m3;
步骤一中粉末态CuSO4与金矿尾砂浆料的质量体积比为0.2:1,其中粉末态CuSO4质量单位为kg,金矿尾砂浆料体积单位为m3;
步骤一中所述金矿尾砂浆料的含水质量百分比为40%;
步骤一中所述金矿尾砂浆料用浓硫酸和/或NaOH调节pH为8~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金矿尾砂浆料的上清液中氰化物含量为10mg/L~300mg/L,所述金矿尾砂浆料过滤所得截留物中氰化物含量为5mg/L~150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洁处理金矿尾砂中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一中金矿尾砂浆料的上清液中氰化物含量为10mg/L~100mg/L时,步骤一中粉末态Na2S2O5与金矿尾砂浆料的质量体积比为0.5:1;当步骤一中金矿尾砂浆料的上清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东壮刘浪郇超杨奇星邱华富张波王美周文武秦学斌赵玉娇王湃张小艳屠冰冰李艳孙伟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弗尔绿创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