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伟专利>正文

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54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其包括管状本体及光学通条,管状本体放置于病人的气管内;管状本体的前端连接呼吸器,管状本体设有充气囊;管状本体的主通道贯穿前后端,使呼吸器将氧气由主通道送至病人的气管内;管状本体的副通道具有前端开口及后端开口,前端开口位于管状本体的侧缘,后端开口开设于后端,当管状本体放置于病人的气管内时,前端开口高于病人的口咬部位;光学通条穿设于副通道,光学通条设有耦接显示器的摄影装置,摄影装置由后端开口穿出,以撷取病人气管内的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气管内管,尤指一种可以运用于例行及困难气管内管插管,内建影像内视镜,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可用以全时监控气管内管的位置、气管内结构及各种状况。
技术介绍
气管内管插管(EndotrachealIntubation)用于呼吸道处理(airwaymanagement),建立确定呼吸道(definiteairway)情况,为第一线急诊、外伤、重症医疗领域重要的急救措施。病人可能因为肺炎或是急性肺水肿引起呼吸衰竭、脑中风或是低血糖引起意识昏迷、颜面外伤危及呼吸道、甚至急性扁桃腺炎或是异物哽塞引起上呼道阻塞都需要第一线医疗人员紧急介入,以维持病人的给氧及通气(oxygenationandventilation),避免缺氧造成不可逆的并发症。气管内管插管是将一气管内管(Endotrachealtube)插入病人的气管内,并接上一呼吸器,以使呼吸器将氧气送至病人的气管内,确保病人的呼吸道畅通、防止异物吸入肺部,进而确保病人有足够的通气量。然而,进行气管内管插管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确保气管内管正确插入气管内,且避免将气管内管插入一线之隔、邻近的食道。而目前医疗上确保气管内管正确插管位置及深浅的方法,包括以听诊器听、检视气管内管壁是否有进出的雾气(fogging)、插管后拍摄X光、及潮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器;EtCo2是通过一设于气管内管及呼吸器之间的二氧化碳侦测器,若病人的吐气含有很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即可确定气管内管的位置正确,是位于气管内,但此种方式仍有运用上的缺陷,二氧化碳侦测器容易被病人的痰或分泌物堵住而影响判读,且病人在行进中移动或是晃动,例如:救护车上或被送出加护病房去做检查时,容易造成其侦测不准、误差或是误判等情况发生;此外,整体二氧化碳侦测器非常笨重,容易有将气管内管扯动拔出的风险。因此对应此种缺陷,医界需要发展出另一种方法,更有效、更稳定的侦测及确定气管内管位置。传统光学通条(optical-stylet)气管内管插管以一末端(病人端)具有摄影镜头的光学通条组装放入气管内管中央通道内,连同气管内管一起插入病人的气管中,若此时通过摄影镜头连接的显示器,可看到病人左右支气管内的分岔处(气管内隆突,英文名carina),气管内管的插管位置即正确;之后必须将光学通条拔出,才可将气管内管接上呼吸器。气管内管插管当时,可以看到气管内隆突(carina),确定气管内管的正确位置,且之后以各种方式辅助以确定气管内管的插管位置,例如听诊、气管内管壁雾气(fogging)、插管后拍摄X光、及潮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器;但之后病人移动、活动、翻身、咳痰都有可能改变气管内管位置;病人自急诊收住院到加护病房、自加护病房转出做各种检查、急诊及重症病人院际转院、插管病人咳嗽抽痰、开刀房麻醉中病人翻身以进行手术都有气管内管滑脱跑位的风险,且发生时往往造成延迟发现及处理的呼吸道处理悲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其具有主通道供呼吸器将氧气送至病人的气管内,还具有副通道供具有摄影装置的光学通条穿设,以达到全时监控气管内管的位置、气管内部的结构及各种状况的目的。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的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其包括:一管状本体,其具有可挠性且具有预型的曲度,管状本体用以放置于病人的气管内;管状本体具有相反设置的一前端及一后端,前端连接呼吸器,管状本体设有一充气囊;管状本体穿设一主通道及一副通道,其中,主通道贯穿前端及后端,使呼吸器将氧气由主通道送至病人的气管内;副通道设于主通道的一侧,并具有相互连通的一前端开口及一后端开口,前端开口位于管状本体的侧缘,后端开口开设于后端,该管状本体放置于病人的气管内时,前端开口高于病人的口咬部位;以及一光学通条,其长度大于管状本体且具有可挠性,光学通条穿设于副通道的前、后端开口,光学通条的末端设有一摄影装置,摄影装置耦接显示器,光学通条的末端由后端开口穿出,由摄影装置撷取病人气管内的影像。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光学通条的末端位于后端开口时,光学通条自前端开口穿出的部分具有一量测刻度。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管状本体的后端为斜口状,管状本体的后端倾斜角度为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副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各副通道供光学通条穿设。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各副通道等角度设置。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通条由各副通道的后端开口穿出且摄影装置朝向不同方向撷取影像。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管状本体的侧缘开设有一气口,气口邻近后端,气口连通主通道。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气口的口径等于主通道的内径,或是气口的口径小于主通道的内径且大于副通道的管径。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管状本体的径向剖面概呈椭圆形,主通道的径向剖面概呈椭圆形。在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摄影装置远端连接显示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达成功效,呼吸器的氧气及光学通条可分别由主通道及副通道进入管状本体,因此,在气管内管插管过程中,光学通条伸出管状本体最前端作为导引,并通过其末端的摄影装置及摄影装置连接的显示器,操作人员即可全时连续地监控气管内管的插管过程,在最前端辨别及找寻声门(glottis)-气管内的入口;同时有别于传统的光学通条气管内管插管,内建式的光学通条在完成气管内管插管后拔回内缩与管状本体末端平行,此时做为后续全时监控气管内(trachea)内部状况、出血或是咳痰,以及气管内管(endotrachealtube)位置的全时监视器;相对于传统光学通条在气管内管插管后必需拔除,仅能短暂的监视气管内状况,本专利技术则有任何出血咳痰或位置改变,可以监控并予以及时处理的优点。并且,病人在气管内管插管之后,在急诊及加护病房,不需照射胸部X光,通过本专利技术即可全时影像监控气管内管的位置及其与气管内隆突(carina)相对的距离,以随时调整气管内管的深度及位置,避免其自病人的气管内滑脱或是滑落误入食道,通过本专利技术可免除以往因照射胸部X光所耗费的人力、时间及医护人员暴露于辐射线的机率,且大幅提升病人安全。此外,使用者能够以传统使用光学通条的技术,将光学通条分别由主通道及副通道进入管状本体,以进入主通道的光学通条伸出管状本体的后端,作为主要导引探索气管内及寻找声门的作业,这是传统的光学通条气管内管插管作业(OpticalStyletIntubation),位于副通道的光学通条,则全时连续地监控气管内管的插管过程;借此,本专利技术能够结合使用及维持传统光学通条气管内管插管的技术,使初次使用者能立即使用,再加上辅助的副通道光学通条影像监测,以达成及创造出更安全更有效率的多角度广视野影像监测插管技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3:图2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管状本体,其具有可挠性且具有预型的曲度,该管状本体用以放置于病人的气管内;该管状本体具有相反设置的一前端及一后端,该前端连接呼吸器,该管状本体设有一充气囊;该管状本体穿设一主通道及一副通道,其中,该主通道贯穿该前端及该后端,使呼吸器将氧气由该主通道送至病人的气管内;该副通道设于该主通道的一侧,并具有相互连通的一前端开口及一后端开口,该前端开口位于该管状本体的侧缘,该后端开口开设于该后端,当该管状本体放置于病人的气管内时,该前端开口高于病人的口咬部位,且外露于口咬部位之前;以及/n一光学通条,其长度大于该管状本体且具有可挠性,该光学通条穿设于该副通道的前、后端开口,该光学通条的末端设有一摄影装置,该摄影装置耦接显示器,该光学通条的末端由该后端开口穿出,由该摄影装置撷取病人气管内的影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管状本体,其具有可挠性且具有预型的曲度,该管状本体用以放置于病人的气管内;该管状本体具有相反设置的一前端及一后端,该前端连接呼吸器,该管状本体设有一充气囊;该管状本体穿设一主通道及一副通道,其中,该主通道贯穿该前端及该后端,使呼吸器将氧气由该主通道送至病人的气管内;该副通道设于该主通道的一侧,并具有相互连通的一前端开口及一后端开口,该前端开口位于该管状本体的侧缘,该后端开口开设于该后端,当该管状本体放置于病人的气管内时,该前端开口高于病人的口咬部位,且外露于口咬部位之前;以及
一光学通条,其长度大于该管状本体且具有可挠性,该光学通条穿设于该副通道的前、后端开口,该光学通条的末端设有一摄影装置,该摄影装置耦接显示器,该光学通条的末端由该后端开口穿出,由该摄影装置撷取病人气管内的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通条的末端位于该后端开口时,该光学通条自该前端开口穿出的部分具有一量测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影像内视镜的全时影像监控的气管内管,其特征在于:该管状本体的后端为斜口状,该管状本体的后端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