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位万向节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502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位万向节注油装置,涉及万向节注油维护领域,主要包括油杯套、油杯芯体和直通式压注油杯,新鲜油脂由直通式压注油杯进入油道并从导油孔处挤出,通过逐次间隔90°转动油杯芯体,实现对十字轴的四个“十”字通孔油道依次注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只用1个注油装置就能实现对万向节4个轴承分别依次注油,通过转位的方式实现对每个轴承单独注油,互不干扰,确保每个轴承都可以注满油脂;避免因4个轴承通路的注油压力差而导致的阻力大的轴承永远不能注满油脂;相比于在4个轴承底部各设一个油杯方案,结构更简单,零件数量更少,不增加传动轴总成回转半径,用户更容易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转位万向节注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万向节注油维护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转位万向节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万向节注油方式通常在十字轴中部或两轴颈夹角的45°侧部方向或轴套底部设置油杯孔,十字轴内设“十”字通孔油道连通4个轴承,油杯采用普通直通式压注油杯或接头式压注油杯,油枪从油杯往万向节内加注油脂,油脂首先进入“十”字通孔油道,随后挤入4个轴承,实现润滑。油脂通过“十”字通孔油道注入4个轴承,注满轴承内间隙后从油封唇口处溢出。然而实际上由于制造公差,异物堵塞等因素造成4个轴承出油所需的压力不同,其中所需压力最小轴承可以首先注满并挤出油脂,此后油道内压力就不会明显升高,所需压力最大的轴承往往不能挤出油脂,油脂得不到更新相当于该轴承不能得到有效维护,最终就会造成该轴承提前失效。如果采用在4个轴套底部都设置油杯注油的方案,制造上就会增加成本,同时增加传动轴总成回转半径,不利于装配布局,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转位万向节注油装置,在现有结构不复杂化的前提下,只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位万向节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油杯套(1)、油杯芯体(2)和直通式压注油杯(7),所述的油杯套(1)内壁上部开设内螺纹(11),用于旋入锁紧螺母(5),从而将安装在油杯套(1)内的油杯芯体(2)轴向固定,油杯芯体(2)与锁紧螺母(5)配合处设有密封圈B(6),油杯芯体(2)能相对油杯套(1)转动;所述的油杯芯体(2)中心开设油道(21),直通式压注油杯(7)与油杯芯体(2)顶部的球头螺纹连接,并与油道(21)连通;所述的油杯套(1)下部沿圆周方向间隔90°均匀开设四个出油孔(13),分别连接对准万向节十字轴的四个“十”字通孔油道,油杯芯体(2)外周与出油孔(13)相同高度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万向节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油杯套(1)、油杯芯体(2)和直通式压注油杯(7),所述的油杯套(1)内壁上部开设内螺纹(11),用于旋入锁紧螺母(5),从而将安装在油杯套(1)内的油杯芯体(2)轴向固定,油杯芯体(2)与锁紧螺母(5)配合处设有密封圈B(6),油杯芯体(2)能相对油杯套(1)转动;所述的油杯芯体(2)中心开设油道(21),直通式压注油杯(7)与油杯芯体(2)顶部的球头螺纹连接,并与油道(21)连通;所述的油杯套(1)下部沿圆周方向间隔90°均匀开设四个出油孔(13),分别连接对准万向节十字轴的四个“十”字通孔油道,油杯芯体(2)外周与出油孔(13)相同高度位置处开设一个导油孔(23),且导油孔(23)与油道(21)连通;新鲜油脂由直通式压注油杯(7)进入油道(21)并从导油孔(23)处挤出,通过逐次间隔90°转动油杯芯体(2),实现对十字轴的四个“十”字通孔油道依次注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万向节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杯套(1)内壁中部开设一个矩形槽(14),油杯芯体(2)上与矩形槽(14)相同高度位置处沿圆周方向间隔90°均匀开设有四个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忠俞国恩牛杰高天芬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