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132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所述绿叶蔬菜为韭菜或茴香,该方法在韭菜或茴香生长收获期复合栽培羊肚菌,羊肚菌的生长能够显著改善韭菜或茴香田的微生物群落环境,提升菜田的土壤养分水平,简化羊肚菌生产的遮阳步骤和成本,同时能够显著增加菜农的收入。韭菜或茴香和羊肚菌复合栽培技术与韭菜或茴香单作或者羊肚菌单作相比,能够有效提高韭菜或茴香的品质和降低韭蛆、韭菜疫病和灰霉病或茴香菌核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为菜农创收提供了便利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其主要野生于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针叶阔叶林混交林中,人工栽培难度较大。近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日益成熟,经济栽培价值极高,但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高效利用土地,带动农民快速增收成为热点与难点。目前,羊肚菌偶见人工种植于山林之间,但种植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且种植难度很大,不适于种植户或林农的增产致富。另外,在闲置土地上(特指经济作物园区上的空地)种植羊肚菌,还需考虑羊肚菌的种植是否会影响园区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更重要的是,需考虑羊肚菌的产量是否优异。公开号为CN10579458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桃树羊肚菌复合种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闲置桃园,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目前菌菜复合栽培技术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食用菌和蔬菜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根系吸收土壤养分和根系分必物的互补性以及作物长势不同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复合种植后作物的总产量和效益比单种一种作物的单作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提高。菌菜复合种植有利于食用菌的适时播种和增加出菇产量,不同作物在共生期间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抗病虫特性来防治复种作物的病虫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之间均可复合种植,大部分植物之间会存在相互争夺养分,会增加相互之间的土传病害,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种植经验来决定是否能够复合种植。目前韭菜和西瓜等果蔬的复合栽培技术已经被报道,羊肚菌和小麦、大蒜等一年生作物的复合栽培技术也已经公开报道,羊肚菌和可以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复合种植还未见报道,尤其是韭菜或茴香和羊肚菌的复合种植技术更没有现有技术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所述绿叶蔬菜为韭菜或茴香,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韭菜或茴香的品质和降低韭蛆、韭菜疫病和灰霉病或茴香菌核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为菜农创收提供了便利新途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韭菜或茴香采用条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之前按照行距35-40cm开沟,沟深2-2.5cm,然后将催芽后的种子撒播在种植沟内,覆土后浇足底水,6-8天后出苗;(2)韭菜或茴香出苗后35-40天,根据种植带的长度铺设水肥一体化微喷系统管道,微喷管道布置在韭菜或茴香种植带位置,微喷头间距为25-30cm;(3)每年7月中旬至8月初收获第一刀韭菜或茴香,9月上旬收获第二刀韭菜或茴香,10月中下旬收获第三刀韭菜或茴香;11月上旬将制作好的羊肚菌菌种开沟播种在韭菜或茴香行间;(4)羊肚菌播种后菜田土壤湿度保持在40-45%,10-15天后,待韭菜或茴香行间能够看到白色菌丝时铺设羊肚菌营养袋,加铺营养袋之前用直径2.8mm的钢钉将营养袋1/2表面按照行距3cm,孔距5cm钻孔,将钻孔面铺设在地面;(5)12月中下旬,待羊肚菌营养袋长满羊肚菌菌丝,营养袋颜色由棕黑色变为纯白色后,进行微喷2-3h,使菜田土壤湿度保持在60-65%,促进羊肚菌出菇;(6)次年1月下旬,羊肚菌子实体开始形成,将韭菜或茴香行间的杂草拔除,韭菜或茴香全部割除后搭架覆盖遮阳网,搭架高度1.0-1.2m,保持土壤湿度在30-35%,同时通风降温,将土层10cm深度的温度控制在15-20℃;(7)2月中下旬,羊肚菌子实体开始生长,在子实体生长15-20天后,子实体颜色由微黄转变成黑色,子实体上层表面菌孔清晰时进行采收,采收时用刀从菌柄基部贴着土壤进行割取收获,羊肚菌收获期间韭菜或茴香实行间行收割;(8)4月初羊肚菌收获完成,将羊肚菌营养袋去除外部塑料纸后均匀撒施在韭菜或茴香行间,然后进行常规的韭菜或茴香种植管理和收获,直至11月上旬再次播种羊肚菌,实现循环种植。优选地,上述复合种植在日光温室或拱棚内进行,在韭菜或茴香播种之前完成日光温室或拱棚的土壤消毒杀菌、通风口及出口设置60-80目防虫网、水肥一体化设备管道铺设,然后每亩施用充分发酵腐熟有机肥5000kg,然后进行土壤翻耕,使土面均匀平整。优选地,播种前,每年2月初开始韭菜或茴香种子的催芽,具体催芽方法为:播种前4-5天用25-30℃温水浸种24h,然后在18-20℃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每12h用自来水清洗种子1次,种子胚根显露后即可播种。具体地,羊肚菌播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韭菜或茴香行间开沟播种羊肚菌菌种,沟深15-18cm,沟宽15-18cm,将羊肚菌菌种撒播在种植沟内,菌种播种厚度9-12cm,每亩地播种量230-250Kg,播种后用细土将沟填平,然后进行喷灌2-3h,使田间土壤相对湿度达到60-65%为止。优选地,步骤(4)所述营养袋间距40-45cm,每亩地铺设1900-2000个营养袋。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以周年化韭菜(或茴香)种植为主,羊肚菌种植为辅,在设施韭菜或茴香生长期复合栽培羊肚菌,羊肚菌的生长能够显著改善韭菜或茴香田的微生物群落环境,提升菜田的土壤养分水平,简化羊肚菌生产的遮阳步骤和成本,同时能够显著增加菜农的收入。设施内韭菜或茴香和羊肚菌复合栽培技术与韭菜或茴香单作或者羊肚菌单作相比,能够有效提高韭菜或茴香的品质和降低韭蛆的发病率,为菜农创收提供了便利新途径。韭菜或茴香与羊肚菌复合种植期间,不存在着相互争夺日光、水分、养分等的矛盾,不会导致韭菜或茴香缺苗断垄或生长发育不良,反而能够为韭菜或茴香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附图说明图1是韭菜行间种植羊肚菌(铺设营养袋后);图2是韭菜或茴香割除后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初期;图3是羊肚菌子实体成熟时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实施例1一种韭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韭菜播种之前完成日光温室或拱棚的土壤消毒杀菌、通风口及出口设置60-80目防虫网、水肥一体化设备管道铺设,然后每亩施用充分发酵腐熟有机肥5000kg,然后进行土壤翻耕,使土面均匀平整;(2)播种前,每年2月初开始韭菜种子的催芽,具体催芽方法为:播种前4-5天用25-30℃温水浸种24h,然后在1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叶蔬菜为韭菜或茴香,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韭菜或茴香采用条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之前按照行距35-40cm开沟,沟深2-2.5cm,然后将催芽后的种子撒播在种植沟内,覆土后浇足底水,6-8天后出苗;/n(2)韭菜或茴香出苗后35-40天,根据种植带的长度铺设水肥一体化微喷系统管道;/n(3)每年7月中旬至8月初收获第一刀韭菜或茴香,9月上旬收获第二刀韭菜或茴香,10月中下旬收获第三刀韭菜或茴香;11月上旬将制作好的羊肚菌菌种开沟播种在韭菜或茴香行间;/n(4)羊肚菌播种后菜田土壤湿度保持在40-45%,10-15天后,待韭菜或茴香行间能够看到白色菌丝时铺设羊肚菌营养袋;/n(5)12月中下旬,待羊肚菌营养袋长满羊肚菌菌丝,营养袋颜色由棕黑色变为纯白色后,进行微喷2-3h,使菜田土壤湿度保持在60-65%,促进羊肚菌子实体生长;/n(6)次年1月下旬,羊肚菌子实体开始形成,将韭菜或茴香行间的杂草拔除,韭菜或茴香全部割除后搭架覆盖遮阳网,搭架高度1.0-1.2m,保持土壤湿度在30-35%,同时通风降温,将土层10cm深度的温度控制在15-20℃;/n(7)2月中下旬,羊肚菌子实体开始生长,在子实体生长15-20天后,子实体颜色由微黄转变成黑色,子实体上层表面菌孔清晰时进行采收,采收时用刀从菌柄基部贴着土壤进行割取收获,羊肚菌收获期间韭菜或茴香实行间行收割;/n(8)4月初羊肚菌收获完成,将羊肚菌营养袋去除外部塑料纸后均匀撒施在韭菜或茴香行间,然后进行常规的韭菜或茴香种植管理和收获,直至11月上旬再次播种羊肚菌,实现循环种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年栽培的绿叶蔬菜与羊肚菌的复合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叶蔬菜为韭菜或茴香,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韭菜或茴香采用条播方式进行播种,播种之前按照行距35-40cm开沟,沟深2-2.5cm,然后将催芽后的种子撒播在种植沟内,覆土后浇足底水,6-8天后出苗;
(2)韭菜或茴香出苗后35-40天,根据种植带的长度铺设水肥一体化微喷系统管道;
(3)每年7月中旬至8月初收获第一刀韭菜或茴香,9月上旬收获第二刀韭菜或茴香,10月中下旬收获第三刀韭菜或茴香;11月上旬将制作好的羊肚菌菌种开沟播种在韭菜或茴香行间;
(4)羊肚菌播种后菜田土壤湿度保持在40-45%,10-15天后,待韭菜或茴香行间能够看到白色菌丝时铺设羊肚菌营养袋;
(5)12月中下旬,待羊肚菌营养袋长满羊肚菌菌丝,营养袋颜色由棕黑色变为纯白色后,进行微喷2-3h,使菜田土壤湿度保持在60-65%,促进羊肚菌子实体生长;
(6)次年1月下旬,羊肚菌子实体开始形成,将韭菜或茴香行间的杂草拔除,韭菜或茴香全部割除后搭架覆盖遮阳网,搭架高度1.0-1.2m,保持土壤湿度在30-35%,同时通风降温,将土层10cm深度的温度控制在15-20℃;
(7)2月中下旬,羊肚菌子实体开始生长,在子实体生长15-20天后,子实体颜色由微黄转变成黑色,子实体上层表面菌孔清晰时进行采收,采收时用刀从菌柄基部贴着土壤进行割取收获,羊肚菌收获期间韭菜或茴香实行间行收割;
(8)4月初羊肚菌收获完成,将羊肚菌营养袋去除外部塑料纸后均匀撒施在韭菜或茴香行间,然后进行常规的韭菜或茴香种植管理和收获,直至11月上旬再次播种羊肚菌,实现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东王建瑞吴江敏罗林佳段良美刘芷彤刘璐瑜张瑶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