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29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旋转阻尼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壳体内穿设有丝杠,位于左侧腔室的丝杠上套设有单向轴承组件,摩擦端盖右侧面上固装有摩擦片,摩擦片与单向轴承组件之间具有间距,摩擦端盖与单向轴承组件之间的丝杠上套设有副压簧,位于右侧腔室的丝杠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单向轴承组件与螺母之间的丝杠上套设有主压簧,螺母上设有与长滑槽配合并在长滑槽内移动的凸块,旋转丝杠可进行多圈旋转,在最后旋转几圈时,提供一种单向可变阻尼,促使旋转丝杠的转速逐渐降低,最终转速降低为0,旋转丝杠降速过程更加平稳,能够提供大扭矩输出,旋转总圈数可进行微调,占用空间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旋转阻尼器
,尤其是一种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旋转阻尼器种类很多,有扭簧式旋转阻尼器、利用阻尼介质或阻尼油设计的阻尼器、使用摩擦片设计的恒定阻尼器。现有的旋转阻尼器中存在以下几点缺陷:a)、使用阻尼介质或阻尼油的阻尼器提供的阻尼扭矩较小,只能适用于中小部件旋转阻尼,且多数为单圈阻尼器。b)、利用扭簧实现的旋转阻尼器,在有限的空间下,很难实现大扭矩阻尼及多圈数阻尼。c)、使用摩擦片设计的阻尼器为恒定阻尼器或者可调节的恒定阻尼,不能提供可变阻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向大扭矩阻尼,该阻尼随着转动圈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能够将旋转件的转速降低为0,从高转速降低到转速为0之间的转动总圈数可实现微调的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包括壳体和丝杠,壳体的左侧设有与其配合的摩擦端盖,壳体的右侧设有与其配合的轴承端盖,壳体内壁上设有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包括壳体(1)和丝杠(8),壳体(1)的左侧设有与其配合的摩擦端盖(2),壳体(1)的右侧设有与其配合的轴承端盖(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壁上设有将壳体(1)内腔分为左侧内腔和右侧内腔的凸起(18),壳体(1)的右侧内腔壁上对称开设有长滑槽(19),凸起(18)朝向左侧内腔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短滑槽(20),/n壳体(1)内穿设有丝杠(8),位于左侧腔室的丝杠(8)上套设有单向轴承组件(4),摩擦端盖(2)的右侧面上固装有摩擦片(5),摩擦片(5)与单向轴承组件(4)之间具有间距,摩擦端盖(2)与单向轴承组件(4)之间的丝杠(8)上套设有副压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包括壳体(1)和丝杠(8),壳体(1)的左侧设有与其配合的摩擦端盖(2),壳体(1)的右侧设有与其配合的轴承端盖(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壁上设有将壳体(1)内腔分为左侧内腔和右侧内腔的凸起(18),壳体(1)的右侧内腔壁上对称开设有长滑槽(19),凸起(18)朝向左侧内腔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短滑槽(20),
壳体(1)内穿设有丝杠(8),位于左侧腔室的丝杠(8)上套设有单向轴承组件(4),摩擦端盖(2)的右侧面上固装有摩擦片(5),摩擦片(5)与单向轴承组件(4)之间具有间距,摩擦端盖(2)与单向轴承组件(4)之间的丝杠(8)上套设有副压簧(7),
位于右侧腔室的丝杠(8)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10),单向轴承组件(4)与螺母(10)之间的丝杠(8)上套设有主压簧(6),螺母(10)上设有与长滑槽(19)配合并在长滑槽(19)内移动的凸块(2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可调大扭矩旋转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轴承组件(4)包括滑轴套(12)、挡圈(11)、单向轴承套(14)以及磨耗板(15),所述滑轴套(12)与单向轴承套(14)之间设有单向轴承(13),滑轴套(12)的右端头部套设有挡圈(11),挡圈(11)上设有与短滑槽(20)相配合的限制凸块(28),单向轴承套(14)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磨耗板(15),摩擦片(5)与磨耗板(15)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建鸣苏瑞东吴猛
申请(专利权)人: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