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志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兰花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27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兰花夹,包括承重腿及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腿枢接有所述的支腿,所述的承重腿一端设有尖刺部,所述的支腿上套设有夹紧块,所述的承重腿包括贴近所述的支腿的竖直状态及向上翻转与所述的支腿分离的平直状态,所述的承重腿与所述的支腿间设有使所述的承重腿成平直状态的弹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方便,整体成本低,通过弹性装置实现自动落位的新型兰花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兰花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兰花夹,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兰花夹。
技术介绍
在家装或者其他的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墙上打孔然后安装各种列如螺钉、图钉等紧固件,对于厚实的墙体,可以直接将钉子敲定在墙体上,然后再钉子上可以悬挂想挂的物件,或者直接在厚实的墙体上钻孔之后装上膨胀螺钉,以方便攻螺纹安装螺丝。但是对于那些比较薄的墙体或者板件,直接在较薄的板件上面敲钉子或者打螺纹,当钉子或者螺钉上承受重物之后,较薄的板件的厚度根本就承受不住这种重量,从而非常容易导致钉子或者螺丝脱落。现有技术中,会用到一种叫兰花夹的零件来克服这个问题,这种兰花夹包括硬质的承重体和枢接于其上的两条支腿,两条支腿上均设有单向齿,两条支腿的底部还套设有夹紧块,夹紧块上设有与单向齿相配合的卡块,但现有技术中的夹紧块与支腿间需要较高的精度,否则达不到使用标准,支腿与夹紧块间结构不好,容易过松或过紧,使得整体成本升高,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精度要求大,使用及制成不方便,整体成本偏高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造方便,整体成本低,通过弹性装置实现自动落位的新型兰花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兰花夹,包括承重腿及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腿枢接有所述的支腿,所述的承重腿至少一端设有尖刺部,所述的支腿上套设有夹紧块,所述的承重腿包括贴近所述的支腿的竖直状态及向上翻转与所述的支腿分离的平直状态,所述的承重腿与所述的支腿间设有使所述的承重腿成平直状态的弹性装置。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的优化,所述的支腿上间隔环设有易断槽,所述的承重腿与所述的分腿连接部设有用于悬挂物体的螺孔。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的优化,所述的支腿为聚丙烯材质。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的优化,所述的弹性装置为弹针。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的优化,述的承重腿为顶壁及衔接于顶壁两侧的侧壁构成的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件,所述的顶壁至少一端设有长出所述的承重腿的尖刺部,所述的尖刺部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的尖刺部尖端朝外设置。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的优化,所述的旋转孔设于所述的顶壁的中部位置。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的优化,所述的尖刺部与所述的侧壁适应性过渡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的优化,所述的承重腿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旋转孔,所述的支腿与所述的承重腿相连一端设有旋转头,所述的旋转头上横向设有与所述的旋转孔适配的转轴,所述的承重腿与所述的支腿靠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旋转孔的配合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的优化,所述的夹紧块的横截面为圆环,所述的夹紧块的外径大于所述的承重腿竖直状态下的旋转直径,所述的支腿长度方向上两侧均匀间隔设有朝向与所述的承重腿枢接端方向的单向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转动支腿使得支腿与承重腿形成一条直线后单手握紧支腿与承重腿并保持该直线状态,同时压缩了弹性装置为后续承重腿展开成平直状态积蓄了动力,然后保持该直线状态并将尖刺部抵压在板体上,转动承重腿直至将板体钻通,然后将分腿与承重腿塞入该通孔中,当分腿与承重腿同时进入通孔后松开握紧的手,接着继续将分腿与承重腿持续塞入通孔中,直至承重腿全部穿过通过至板体另一侧,通孔对承重腿失去限位,通过弹性装置的蓄力将承重腿自动顶离分腿,承重腿向上翻转成平直状态,以构成对分腿的纵向限位,向下拉动分腿后实现承重腿与板体相抵,并将夹紧块向上滑动进入通孔中,因为夹紧块的外径大于承重腿竖直状态下的旋转直径,故夹紧块进入通孔后与通孔形成过过盈配合,将承重腿固定在板体上,并将分腿沿夹紧块底面掰断,如需固定固定物时将螺钉依次穿过需要固定物及通孔进入承重腿中的螺孔中形成固定;2.支腿上间隔环设有易断槽的作用是在夹紧块塞入通孔后支腿更容易根据板厚进行折断;3.旋转孔设于承重腿的中部位置的作用是使得承重腿受力更加均匀;4.支腿长度方向上两侧均匀间隔设有朝向与承重腿枢接端方向的单向齿是起到锁止的作用,这样夹紧块只能上提不能下顺,形成支腿与夹紧块间的固定,在夹紧块上提后避免夹紧块的掉落,从而形成支腿与夹紧块间的固定,夹紧块的横截面为圆环,夹紧块的外径大于承重腿竖直状态下的旋转直径的作用是承重腿在钻出通孔后,夹紧块与通孔成过盈配合,从而形成支腿腿板体间的固定。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完成安装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安装前的一种主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安装前的一种右视图。图中件号说明:1.承重腿、2.支腿、3.尖刺部、4.夹紧块、5.弹性装置、6.易断槽、7.螺孔、8.顶壁、9.侧壁、10.旋转孔、11.旋转头、12.转轴、13.单向齿、14.固定物、15.板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兰花夹,该新型兰花夹对于那些比较薄的墙体或者板件悬挂物件使用。根据图1至图3出示了本技术一种新型兰花夹机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承重腿1与支腿2,支腿2由聚丙烯材质制成,这样更易于折断,承重腿1枢接有支腿2,承重腿1可绕支腿2转动,承重腿1为顶壁8及衔接于顶壁8两侧的侧壁9构成的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件,承重腿1的两个侧壁9上设有旋转孔10,支腿2与承重腿1相连一端设有旋转头11,旋转头11上横向设有与旋转孔10适配的转轴12,承重腿1与支腿2靠转轴12与旋转孔10的配合转动连接,顶壁8至少一端设有长出承重腿1的尖刺部3,尖刺部3成三角形结构,尖刺部3尖端朝外设置,尖刺部3与侧壁9适应性过渡连接,支腿2上套设有夹紧块4,承重腿1包括贴近支腿2的竖直状态及向上翻转与支腿2分离的平直状态,承重腿1与支腿2间设有使承重腿1成平直状态的弹性装置5,弹性装置5为弹针,承重腿1与分腿连接部设有用于悬挂物体的螺孔7,使用时转动支腿2使得支腿2与承重腿1形成一条直线后单手握紧支腿2与承重腿1并保持该直线状态,同时压缩了弹性装置5为后续承重腿1展开成平直状态积蓄了动力,然后保持该直线状态并将尖刺部3抵压在板体15上,转动承重腿1直至将板体15钻通,然后将分腿与承重腿1塞入该通孔中,当分腿与承重腿1同时进入通孔后松开握紧的手,接着继续将分腿与承重腿1持续塞入通孔中,直至承重腿1全部穿过通过至板体15另一侧,通孔对承重腿1失去限位,通过弹性装置5的蓄力将承重腿1自动顶离分腿,承重腿1向上翻转成平直状态,以构成对分腿的纵向限位,向下拉动分腿后实现承重腿1与板体15相抵,并将夹紧块4向上滑动进入通孔中,因为夹紧块4的外径大于承重腿1竖直状态下的旋转直径,故夹紧块4进入通孔后与通孔形成过过盈配合,将承重腿1固定在板体15上,并将分腿沿夹紧块4底面掰断,如需固定固定物14时将螺钉依次穿过需要固定物14及通孔进入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兰花夹,包括承重腿(1)及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腿枢接有所述的支腿,所述的承重腿至少一端设有尖刺部(3),所述的支腿上套设有夹紧块(4),所述的承重腿包括贴近所述的支腿的竖直状态及向上翻转与所述的支腿分离的平直状态,所述的承重腿与所述的支腿间设有使所述的承重腿成平直状态的弹性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兰花夹,包括承重腿(1)及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腿枢接有所述的支腿,所述的承重腿至少一端设有尖刺部(3),所述的支腿上套设有夹紧块(4),所述的承重腿包括贴近所述的支腿的竖直状态及向上翻转与所述的支腿分离的平直状态,所述的承重腿与所述的支腿间设有使所述的承重腿成平直状态的弹性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兰花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上间隔环设有易断槽(6),所述的承重腿与所述的支腿的连接部设有用于悬挂物体的螺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兰花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为聚丙烯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兰花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装置为弹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兰花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腿为顶壁(8)及衔接于顶壁两侧的侧壁(9)构成的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件,所述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峰何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何志峰何志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