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26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5
一种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包括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第一消声部包括第一筒体和吸音材料,第一筒体内设有风机,第一筒体内周壁面开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设有吸音材料;第二消声部包括第二筒体、带有贯通孔的内层圆筒、中层圆筒和外层圆筒,第一筒体右端口与第二筒体左端口连通,第二筒体内周壁面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套有外层圆筒,外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外层圆筒内套有中层圆筒,中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中层圆筒内套有内层圆筒,内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形成填有吸音材料的第一环形空间和第二环形空间,填有防火吸音棉的第三环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声
,具体是一种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风机在水利大坝工程、公路、铁路、地铁等隧道上应用广泛。同时,也成为了隧道噪声的主要来源,并且其噪声的频率范围广,其在125~6300Hz范围内均存在。目前,在对隧道风机噪声的控制、处理中,主要采用设置阻抗性消声器的方法来实现。但是,阻抗性消声器应用于隧道风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阻抗性消声器主要采用消音材料来对噪音进行处理,但是,这种方式对高频噪声的消声效果明显,对低频噪声消声效果较差;(2)阻抗性消声器主要采用填充吸声棉作为消音材料,为达到良好的消声效果(高、中、低频噪音的吸收),需要增加吸声棉的厚度,其消声器的体积变得庞大,会占用较大的隧道的有效通风截面,产生较大阻力,引起压力损失,造成风机的有效功率下降。即使如此,对中、低频噪音的吸收效果仍然不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处理高、中、低频噪音的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所述消声装置包括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所述第一消声部主要由环形的第一筒体和吸音材料组成,所述第一筒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周壁面上开设有呈环形凹槽形状的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吸音材料;所述第二消声部主要由环形的第二筒体、内层圆筒、中层圆筒、外层圆筒、吸音材料和防火吸音棉组成,所述第一筒体的右端口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左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周壁面上开设有呈环形凹槽形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套设有所述外层圆筒,该外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所述外层圆筒内套设有所述中层圆筒,该中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所述中层圆筒内套设有所述内层圆筒,该内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使所述内层圆筒、所述中层圆筒以及该内层圆筒与该中层圆筒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一环形空间;使所述中层圆筒、所述外层圆筒以及该中层圆筒与该外层圆筒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二环形空间;使所述外层圆筒、所述第二凹槽内的内底面以及该外层圆筒与该第二凹槽内的内底面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三环形空间;所述内层圆筒、所述中层圆筒、所述外层圆筒外周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贯通孔,所述第一环形空间、第二环形空间内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第三环形空间内填充有防火吸音棉。所述第一消声部与第二消声部的长度比值为1:1.5~1.6。所述内层圆筒的厚度、所述中层圆筒的厚度、所述外层圆筒的厚度均为0.9~1.2mm。所述内层圆筒外周壁上的贯通孔、所述中层圆筒外周壁上的贯通孔、所述外层圆筒外周壁上的贯通孔的直径范围均在0.5~0.6mm到1mm之间。进一步,所述内层圆筒外周壁上的贯通孔的大小从靠近所述风机一侧到远离所述风机一侧逐渐变小,数量从靠近所述风机一侧到远离所述风机一侧逐渐减少。进一步,所述内层圆筒的穿孔率大于所述外层圆筒的穿孔率。所述第一环形空间的深度值、第二环形空间的深度值、所述第三环形空间的深度值的比值为1:2:3。所述吸音材料由波峰吸音棉、矿渣棉或毯子制成。所述防火吸音棉由离心玻璃棉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分别对高频噪音、中、低频噪音进行吸收、消减处理,实现了消声装置处理高、中、低频噪音的能力,拓展了消声装置的吸声频带范围。其中,第一消声部用于对高频噪音处理,第二消声部用于对中、低频噪音进行处理。2.本技术中,通过分段设置(沿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以替换传统的阻抗性消声器通过单纯的增加吸声棉的厚度的方式来增强消声效果,避免了消声装置体积过于庞大,占用较大的隧道的有效通风截面,产生较大阻力,引起压力损失,造成风机的有效功率下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第一消声部;101—第一筒体;102、205—吸音材料;2—第二消声部;201—第二筒体;202—内层圆筒;203—中层圆筒;204—外层圆筒;206—防火吸音棉;3—连通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本消声装置主要应用在平直的隧道中。所述消声装置包括第一消声部1和第二消声部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消声部1和第二消声部2,分别对高频噪音、中、低频噪音进行吸收、消减处理,实现了消声装置处理高、中、低频噪音的能力,拓展了消声装置的吸声频带范围。其中,第一消声部1用于对高频噪音处理,第二消声部2用于对中、低频噪音进行处理。通过分段设置(沿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一消声部1和第二消声部2),以替换传统的阻抗性消声器通过单纯的增加吸声棉的厚度的方式来增强消声效果,避免了消声装置体积过于庞大,占用较大的隧道的有效通风截面,产生较大阻力,引起压力损失,造成风机的有效功率下降。上述第一消声部1主要由环形的第一筒体101和吸音材料102组成,所述第一筒体101内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支架焊接在第一筒体101内,这种连接的方式在机械领域中属于常规手段的应用。例如,在第一筒体101的左端口的口沿处焊接几根支架条,这几根支架条延伸入第一筒体101内,然后,风机的外部轮廓焊接到这个支架条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所述第一筒体101的内周壁面上开设有呈环形凹槽形状的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吸音材料102,该吸引材料可以通过胶水等粘接在第一凹槽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上述第二消声部2主要由环形的第二筒体201、内层圆筒202、中层圆筒203、外层圆筒204、吸音材料205和防火吸音棉206组成,所述第一筒体101的右端口与所述第二筒体201的左端口连通,该第一筒体101与第二筒体201同心、同轴布置且连通处3的内径相同。连通处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选择螺栓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筒体201的内周壁面上开设有呈环形凹槽形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套设有所述外层圆筒204,该外层圆筒204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所述外层圆筒204内套设有所述中层圆筒203,该中层圆筒203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所述中层圆筒203内套设有所述内层圆筒202,该内层圆筒202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使所述内层圆筒202、所述中层圆筒203以及该内层圆筒202与该中层圆筒203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一环形空间;使所述中层圆筒203、所述外层圆筒204以及该中层圆筒203与该外层圆筒204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装置包括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n所述第一消声部主要由环形的第一筒体和吸音材料组成,/n所述第一筒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周壁面上开设有呈环形凹槽形状的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吸音材料;/n所述第二消声部主要由环形的第二筒体、内层圆筒、中层圆筒、外层圆筒、吸音材料和防火吸音棉组成,/n所述第一筒体的右端口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左端口连通,/n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周壁面上开设有呈环形凹槽形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套设有所述外层圆筒,该外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所述外层圆筒内套设有所述中层圆筒,该中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所述中层圆筒内套设有所述内层圆筒,该内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使所述内层圆筒、所述中层圆筒以及该内层圆筒与该中层圆筒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一环形空间;使所述中层圆筒、所述外层圆筒以及该中层圆筒与该外层圆筒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二环形空间;使所述外层圆筒、所述第二凹槽内的内底面以及该外层圆筒与该第二凹槽内的内底面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三环形空间;/n所述内层圆筒、所述中层圆筒、所述外层圆筒外周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贯通孔,所述第一环形空间、第二环形空间内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第三环形空间内填充有防火吸音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风机的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装置包括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
所述第一消声部主要由环形的第一筒体和吸音材料组成,
所述第一筒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周壁面上开设有呈环形凹槽形状的第一凹槽,在该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吸音材料;
所述第二消声部主要由环形的第二筒体、内层圆筒、中层圆筒、外层圆筒、吸音材料和防火吸音棉组成,
所述第一筒体的右端口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左端口连通,
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周壁面上开设有呈环形凹槽形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套设有所述外层圆筒,该外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所述外层圆筒内套设有所述中层圆筒,该中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所述中层圆筒内套设有所述内层圆筒,该内层圆筒两端的口沿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内壁面上;使所述内层圆筒、所述中层圆筒以及该内层圆筒与该中层圆筒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一环形空间;使所述中层圆筒、所述外层圆筒以及该中层圆筒与该外层圆筒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二环形空间;使所述外层圆筒、所述第二凹槽内的内底面以及该外层圆筒与该第二凹槽内的内底面之间所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一起围成环形形状的第三环形空间;
所述内层圆筒、所述中层圆筒、所述外层圆筒外周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贯通孔,所述第一环形空间、第二环形空间内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第三环形空间内填充有防火吸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安武小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