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10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包括排水井,所述排水井的顶部套接有井盖,所述排水井井口内壁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壁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短期内形成堵塞的情况,而集污装置的设置,在具体对水中的杂物进行收集时,当集中罩内的树叶等较大的杂物堆积过多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树叶能够从分料套内排进分到分隔网上,内部掺杂的泥沙再次被有效的过滤,这样一来,能够对水中的杂物进行有效的过滤,避免短时间出现堵塞的情况,有效的将杂物进行分离,从而水能够有效的排进下水道内,而且避免出现城市排水管道堵塞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
技术介绍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综合管廊应设置通风系统,需在地面上设置风亭,若综合管廊所在道路位于城市内涝区,道路设计标高低于城市防洪水位,为防止洪水从风亭倒灌影响管廊使用,需加高风亭将百叶做至洪水位以上。在城市内涝内时,城市中的漫出来的水性需要通过风井内排出,但是由于风井的内径较小,内涝中的泥沙和树叶在排出时,由于城市管道连通的下水道排水口较小,这样树叶和泥沙易造成外排管道的排水,容易影响下水管道的排水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包括排水井,所述排水井的顶部套接有井盖,所述排水井井口内壁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壁的底部,所述滑块的顶部搭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包括排水井(1),所述排水井(1)的顶部套接有井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1)井口内壁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内套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6)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槽(4)内壁的底部,所述滑块(5)的顶部搭接有连接块(7),两个所述连接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污装置(9);/n所述集污装置(9)包括固定网套(91),所述固定网套(91)内腔的下方套接有固定板(92),所述固定网套(91)内套接有中心滤框(93),所述中心滤框(93)内套接有隔离板(98),所述中心滤框(93)的顶部搭接有半球状滤网(9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包括排水井(1),所述排水井(1)的顶部套接有井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1)井口内壁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限位槽(4)内套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6)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槽(4)内壁的底部,所述滑块(5)的顶部搭接有连接块(7),两个所述连接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污装置(9);
所述集污装置(9)包括固定网套(91),所述固定网套(91)内腔的下方套接有固定板(92),所述固定网套(91)内套接有中心滤框(93),所述中心滤框(93)内套接有隔离板(98),所述中心滤框(93)的顶部搭接有半球状滤网(94),所述半球状滤网(94)上套接有集中罩(95),所述集中罩(95)内壁的对应位置均套接有分料套(96),所述中心滤框(93)上套接有分隔网(9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井亭的排污下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顶部位于限位槽(4)的位置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邵作君王旭东李巧娜何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全方环境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