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
本申请涉及市政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水与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城市水系作为现在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塑造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的载体,也是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靓丽的城市背景下反映出的城市水系问题首先就是“水安全缺乏保障”,城市快速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和城市内涝,主要原因就是城市的快速发展破坏了地表自然格局,和自然水循环系统,进而引发了地面沉降和城市内涝,而城市的快速发展还间接影响了城市上空的降水规律,使得城市内部出现“热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等,加上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地面板结现在严重,进而逢雨必捞,城市看海早已不是新鲜事情,而海绵城市作为一种低影响发展模式也因为这个社会背景进入到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海绵城市就是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而如何提高城市的污水净化和雨水利用的效果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旨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水井和固液分离井;所述收水井与所述固液分离井之间通过大口径雨水排水管道连通;所述固液分离井的外侧连通有外集水槽,所述外集水槽的外侧连接有Z型大口径雨水排水管道;所述大口径雨水排水管道的管径的范围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水井和固液分离井;所述收水井与所述固液分离井之间通过大口径雨水排水管道连通;所述固液分离井的外侧连通有外集水槽,所述外集水槽的外侧连接有Z型大口径雨水排水管道;所述大口径雨水排水管道的管径的范围为其中,Q1为建设地区三年均降雨量,L1为建设地区服务范围内的雨水管网总长度,Kz的范围为1.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井的内部上方安装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细格栅;所述细格栅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孔径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井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雨水篦子、细格栅、清水收集槽、多层斜板、阻流板以及污泥沉降室;多层所述斜板倾斜地设置在所述阻流板和所述清水收集槽之间;所述污泥沉降室的底部呈倒梯形状结构,并通过排污管连接于排污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斜板的倾角为50°~60°,单层所述斜板的长度为0.8~1.0m,相邻的所述斜板之间的间距为80mm~100mm,且所述斜板的顶部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涛,郑东凤,赵奉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