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烫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01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烫槽,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外壁之间构成空腔,整个半圆筒形烫槽在内壁和外壁之间列阵式地排布着若干第一焊点,在外壁上靠近第一侧侧边的位置均分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进口、靠近第二侧侧边的位置与导热油进口相匹配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出口,六个所述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一一匹配成对,每一对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之间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形成导热油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油通道之间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焊接条,将所述焊接条两侧的空腔分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柔性烫槽结构更加合理,烫槽导热油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冷点,导热效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烫槽
本技术涉及工业洗涤设备,尤其涉及槽式熨平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洗涤行业越来越繁荣,槽式熨平机是洗涤机械中承担熨烫的重要设备。一般槽式熨平机包括多个烫槽滚筒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烫槽滚筒结构包括滚筒、滚筒毛毡、柔性烫槽和保温层,其中烫槽是熨烫的加热源,烫槽的加热性能直接影响布草熨烫的质量,柔性烫槽是烫槽的典型结构,而现有技术中柔性烫槽在使用中导热油在烫槽中的流动会出现一些冷点情况。这是柔性烫槽内导热油的流动不均匀、不合理所至;传统的想法是只要导热油被泵进固定入口点,导热油就会均匀分布,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所以传统的柔性烫槽的导热效率就会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柔性烫槽,烫槽导热油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冷点,导热效率大大提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烫槽,主体呈下凹半圆筒形,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外壁之间构成空腔,整个半圆筒形烫槽在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列阵式地排布着若干第一焊点连接所述内壁和外壁,半圆筒形所述柔性烫槽具有高端的两个侧边,在所述外壁上靠近第一侧侧边的位置均分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进口、靠近第二侧侧边的位置与所述导热油进口相匹配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出口;六个所述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一一匹配成对,每一对所述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之间的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形成导热油通道,从而形成六个导热油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油通道之间的所述内壁和外壁间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焊接条,将所述焊接条两侧的空腔分隔开。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焊点呈列阵式交错排布。进一步地,半圆筒形所述柔性烫槽的外壁的低端位置设置有排油口。进一步地,在所述导热油进口、导热油出口高度以下最邻近的一行第一焊点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起到阻流作用的第二焊点,所述第二焊点同样连接所述内壁和外壁。更优地,两行设置有所述第二焊点的第一焊点行中,间隔地在相邻两个第一焊点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焊点。所述第二焊点为直径10mm的圆形焊点。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第一焊点轴向的列间距为80-90mm、周向的行间距为110-120mm,所述第一焊点为直径18-21mm的圆形焊点。最优地,半圆筒形所述柔性烫槽内壁轴向长度为3300mm,沿轴向的每一行设置40或41个所述第一焊点;所述内壁的圆筒半径为600mm,沿周向的每一列设置15或16个所述第一焊点,所述第一焊点直径为10mm。我们基于流体力学的理论对柔性烫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总结出了本技术的半圆筒形柔性烫槽,通过焊接条将内外壁之间空腔分隔为6个独立的空间,并且由列阵式排布(尤其是交错地列阵式排布)的第一焊点将一对分设半圆筒两侧高端的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之间的空腔形成弯曲连通的适合导热的导热油流道。然后通过流体动力学的试验测试,本技术的柔性烫槽中导热油的流动更加合理、每个导热流道内的导热油分布更加均匀,在烫槽内壁上基本避免了出现冷点,导热效率大大提升,布草的熨烫效果更加平整、均衡、快速,同时也是的整个烫槽更加节能。设置起到阻流作用的第二焊点,能更好地控制导热油的流动状态,使得烫槽的热交换效率更加高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我们研究了烫槽上列阵式排布的第一焊点设置与导热油流道均衡、导热效果的关系,找到了更优的第一焊点设置形式:相邻所述第一焊点轴向的列间距为80-90mm、周向的行间距为110-120mm,所述第一焊点直径为18-21mm。最后我们也确定了一组最优的柔性烫槽尺寸、第一焊点列阵式设置参数的结构设计数据,从而最大化地优化了柔性烫槽的性能,获得最高效稳定的熨烫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槽式熨平机的烫槽滚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柔性烫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柔性烫槽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滚筒200、滚筒毛毡300、柔性烫槽400、保温层1、内壁2、外壁3、第一焊点4、导热油进口5、导热油出口6、焊接条7、第二焊点8、排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一种槽式熨平机的烫槽滚筒结构,包括三个烫槽滚筒结构,每个烫槽滚筒结构包括滚筒100、滚筒毛毡200、柔性烫槽300和保温层400(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柔性烫槽300,主体呈下凹半圆筒形,包括内壁1和外壁2,所述内壁1、外壁2之间构成空腔,整个半圆筒形烫槽在所述内壁1和外壁2之间列阵式地排布着若干第一焊点3连接所述内壁1和外壁2,半圆筒形所述柔性烫槽具有高端的两个侧边,在所述外壁2上靠近第一侧侧边的位置均分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进口4、靠近第二侧侧边的位置与所述导热油进口4相匹配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出口5;六个所述导热油进口4和导热油出口5一一匹配成对,每一对所述导热油进口4和导热油出口5之间的所述内壁1和外壁2之间的空腔形成导热油通道,从而形成六个导热油通道,相邻一对导热油进口4导热油出口5之间的所述内壁1和外壁2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焊接条6,将所述焊接条6两侧的空腔分隔开,在所述导热油进口4和导热油出口5之间的若干所述第一焊点3之间的空腔形成弯曲连通的适合导热的导热油流道。如图3所示,若干所述第一焊点呈列阵式交错排布。当然出于设计或需求的不同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列阵式排布,而对于我们的产品试验的结果列阵式交错排布的导热效率是最好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导热油进口4、导热油出口5高度以下最邻近的一行第一焊点3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起到阻流作用的第二焊点7,所述第二焊点7同样连接所述内壁1和外壁2。两行设置有所述第二焊点7的第一焊点行中,间隔地在相邻两个第一焊点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焊点2。所述第二焊点2为直径10mm的圆形焊点。在靠近导热油进口4、导热油出口5的流道上设置第二焊点7是为了起到合理的阻流作用,从而能更好地控制导热油的流动状态,使得烫槽的热交换效率更加高更加稳定。当然由于设计和需求的不同第二焊点的设置形式也可以略作调整、甚至不设置第二焊点7。针对定型的产品规格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总结,研究了在烫槽上列阵式排布的第一焊点7设置与导热油流道均衡、导热效果的关系,获得了导热效率最佳的柔性烫槽参数,第一焊点3设置形式:相邻所述第一焊点3轴向的列间距为80-90mm、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烫槽,主体呈下凹半圆筒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外壁之间构成空腔,整个半圆筒形烫槽在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列阵式地排布着若干第一焊点连接所述内壁和外壁,半圆筒形所述柔性烫槽具有高端的两个侧边,在所述外壁上靠近第一侧侧边的位置均分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进口、靠近第二侧侧边的位置与所述导热油进口相匹配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出口;六个所述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一一匹配成对,每一对所述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之间的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形成导热油通道,从而形成六个导热油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油通道之间的所述内壁和外壁间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焊接条,将所述焊接条两侧的空腔分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烫槽,主体呈下凹半圆筒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外壁之间构成空腔,整个半圆筒形烫槽在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列阵式地排布着若干第一焊点连接所述内壁和外壁,半圆筒形所述柔性烫槽具有高端的两个侧边,在所述外壁上靠近第一侧侧边的位置均分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进口、靠近第二侧侧边的位置与所述导热油进口相匹配地设置有六个导热油出口;六个所述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一一匹配成对,每一对所述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之间的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形成导热油通道,从而形成六个导热油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油通道之间的所述内壁和外壁间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焊接条,将所述焊接条两侧的空腔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烫槽,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焊点呈列阵式交错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烫槽,其特征在于:半圆筒形所述柔性烫槽的外壁的低端位置设置有排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烫槽,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精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川岛洗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