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01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9
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包括底座和布料,两侧第一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放布辊和收布辊,支柱连接有移动机构,支柱的上端固接有加工室,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机构,加工室的上端设有清灰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启动第三电机转动切削刀片转动对布料上下端的杂线进行裁剪,同时带动清扫刷转动对布料上下端进行清扫除尘,可以根据布料的不同厚度来调节距离,吸风机通过气管将加工室内产生的灰尘吸到到储水箱,在水中过滤后的气体经排气口排出,方便环保,如果加工较宽的布料时,可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加工室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切削刀片和清扫刷对布料前后各个位置进行裁剪和清扫,清扫全面,适用不同宽度的布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布料印染
,具体为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
技术介绍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印染布料基本上包括配布-水洗-预定-精练-染色-剪样对色-脱水-中定还原洗-还原洗等工序,其中配布是将织厂来的毛胚依照染厂生产计划排缸流程卡,将布放入布车等待后道工序处理,配布主要是为了消除织造时的张力,防止染色时因胚布张力造成染色瑕疵和将没有开幅的毛胚进行开幅,同时,如果在配布之前印染布料中存在灰尘等杂质和杂线,将会对整个生产过程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灰尘会对燃料造成污染,使染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杂线容易对印染布料经过染色后的整体效果和布料质量产生巨大破坏,因此需要对印染布料进行除尘和杂线的裁剪,但是目前对印染布料的除尘和杂线的裁剪基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这种方式浪费大量人力物理,而且效率很低,处理后效果不够好。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308320.1提出的“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在该申请文件中,通过传动装置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包括底座(1)和布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接有两组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两侧所述第一转轴(4)分别转动连接有放布辊(5)和收布辊(6),右侧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有驱动机构(7),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两个支柱(8),所述支柱(8)连接有移动机构(9),所述支柱(8)的上端固接有加工室(10),所述加工室(10)上下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1)一端固接有第一电动伸缩缸(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缸(13)的另一端安装有切削刀片(14),所述第三转轴(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包括底座(1)和布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接有两组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两侧所述第一转轴(4)分别转动连接有放布辊(5)和收布辊(6),右侧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有驱动机构(7),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两个支柱(8),所述支柱(8)连接有移动机构(9),所述支柱(8)的上端固接有加工室(10),所述加工室(10)上下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1)一端固接有第一电动伸缩缸(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缸(13)的另一端安装有切削刀片(14),所述第三转轴(12)的一端固接有第二电动伸缩缸(1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缸(15)的另一端安装有清扫刷(16),所述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机构(17),所述加工室(10)的上端设有清灰机构(18),所述加工室(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布槽(19)和出布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皮带轮(701),所述第一皮带轮(701)固接于右侧第一转轴(4)的前端,所述底座(1)上端固接有第一电机(702),所述第一电机(702)输出端固接有第二皮带轮(703),所述第二皮带轮(703)通过第一皮带(704)与第一皮带轮(70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印染布料除尘及杂线裁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9)包括滑轨(90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璇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诺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