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01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底座顶面至少设置有一个支架主体,任意一个支架主体上均设置有数组支撑臂;任意一个支撑臂上均能安装筒子纱的内筒;任意一个支撑臂上均设置有数组第一通孔,支撑臂的内部与支架主体相通;底座上设置有接口,接口的一端与热风管道连接,接口的另一端与支架主体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热风由支架下部管路进入支撑臂后由内向外穿过筒子纱内筒、穿透筒纱层,烘燥效果好,烘燥时间由于由内向外热风穿透筒纱层而缩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筒子纱外层烘干了,里层还是湿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筒子纱的烘干效率,省去了“倒筒”的步骤,节省了时间和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
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
技术介绍
烘干是筒子纱成为成品纱之前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其地位与筒子纱准备、染色一样重要。这一工序需要解决筒子纱里、中、外色差以及筒子纱里、中、外湿度均匀问题。众所周知,湿度不匀容易形成筒子纱里、中、外色差,同时也会为后道退绕、织造工序带来许多不便。现有技术的筒子纱烘干工艺如图1所示,筒纱染色后首先进行机械脱水,然后装入筒纱车推入烘房;空气从初级空气过滤器1进入.在热能回收装置2中与烘房排气热风设施热交换后,进入中效、高效两级过滤器3过滤,然后风机4将其馈入热交换器5加热.热风进入烘箱6与筒纱所含水分进入物理反应,水分热交换成水蒸气并在余压作用下从烘箱6的箱顶排气管排出。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烘箱中往往是筒子纱外层烘干了,里层还是湿的;有的企业采取“倒筒”将里层与外层的筒子纱移位后再烘一次,费工费时,效率差,提高了生产成本。如何设计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如何提高筒子纱的烘干效率,如何省去“倒筒”的步骤,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包括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7)顶面至少设置有一个支架主体(8),任意一个支架主体(8)上均设置有数组支撑臂(9);/n任意一个支撑臂(9)上均能安装筒子纱内筒;/n任意一个支撑臂(9)上均设置有数组第一通孔(901),支撑臂(9)的内部与支架主体(8)相通;/n底座(7)上设置有接口,接口的一端与热风管道连接,接口的另一端与支架主体(8)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包括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7)顶面至少设置有一个支架主体(8),任意一个支架主体(8)上均设置有数组支撑臂(9);
任意一个支撑臂(9)上均能安装筒子纱内筒;
任意一个支撑臂(9)上均设置有数组第一通孔(901),支撑臂(9)的内部与支架主体(8)相通;
底座(7)上设置有接口,接口的一端与热风管道连接,接口的另一端与支架主体(8)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7)下方设置有载重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的支撑臂(9)均沿着支架主体(8)外圆柱面均布,支架主体(8)为竖置的钢管;
支架主体(8)的内孔底部与底座(7)内的管路相通;支架主体(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封盖(11)且通过细牙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数组所述的支撑臂(9)均沿着支架主体(8)的轴向间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支撑臂(9)均为L型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湘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