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窥防护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99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窥防护网布,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第一经纱为聚丙烯,其截面为矩形;第一纬纱为聚丙烯,其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为全消光或半消光涤纶长丝;经密为35根每英寸,纬密为15根每英寸;经纱与纬纱交织采用绉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防窥防护网布,选用消光或半消光的涤纶长丝,既能吸收紫外线,又能反射、散射紫外线,还能透过可见光。并可增强织物表面的漫反射是光线柔和,并能提高织物的悬垂性能,且织物的遮蔽性能明显增强。并采用绉组织进行织造,并结合经密和纬密,使得织物的正反面组织点不同,从而形成长浮线,利用浮线达到正反面光学性能不同的效果,透光性弱的一面可实现防窥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窥防护网布
本技术涉及产业用纺织品
,尤其是一种防窥防护网布。
技术介绍
现有的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场所外围的防护网布,不但要起到防护的作用,还需要具有防窥视的功能,即要求所使用的防护网布在远处看的情况下,不能看到内部的情形;在近处又可以看到运动场的情形。现有的的防护网布经纬密较低,光线阻隔作用较弱,空隙较大,在需要防止窥视的应用方面,不能起至防窥视的效果。如果采用增大经纬密的手段,就会造成防护网布完全遮挡,在近处也看不到内部的情形。如何在可视和防窥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使得防护网布具有模糊可视的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窥防护网布,使得该防护网布在可视和防窥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防护网布具有模糊可视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防窥防护网布,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的纬纱包括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的第一经纱为聚丙烯,其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为80丝,厚度为20-30丝;所述的第一纬纱为聚丙烯,其截面为椭圆形,椭圆长轴的长度为35丝,短轴的长度为15-20丝;所述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为全消光或半消光涤纶长丝,规格为50D/24F或75D/72F;所述的纬纱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二纬纱,经纱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经纱、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二经纱;经密为35根每英寸,纬密为15根每英寸;经纱与纬纱交织采用绉组织。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第一纬纱为由皮部和芯部组成的皮芯结构,所述的皮部为聚丙烯,芯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一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第一经纱的表面溅射有金属银或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第一纬纱的表面溅射有金属银或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防窥防护网布经纬纱交织规律,每个组织循环为6根纬纱、4根经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防窥防护网布,选用消光或半消光的涤纶长丝,其中含有含有纳米级TiO2微粒,既能吸收紫外线,又能反射、散射紫外线,还能透过可见光。纳米TiO2的加入提高了纤维的比重,增强织物表面的漫反射是光线柔和,并能提高织物的悬垂性能,且织物的遮蔽性能明显增强。并采用绉组织进行织造,并结合经密和纬密,使得织物的正反面组织点不同,从而形成长浮线,利用浮线达到正反面光学性能不同的效果,使得透光性弱的一面可实现防窥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纬纱的截面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经纱;2-第二经纱;3-第一纬纱;4-第二纬纱;31-芯部;32-皮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防窥防护网布,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包括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2,纬纱包括第一纬纱3和第二纬纱4。第一经纱1为聚丙烯,其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为80丝,厚度为20-30丝,本实施例中为20丝。第一纬纱3为聚丙烯,其截面为椭圆形,椭圆长轴的长度为35丝,短轴的长度为15-20丝,本实施例中选择为15丝。第二经纱2和第二纬纱4为全消光或半消光涤纶长丝,规格为50D/24F或75D/72F。本实施例中选择为全消光涤纶长丝,规格为75D/72F,所使用的全消光涤纶长丝的捻度为300捻每米,可提高全消光涤纶长丝的强度。纬纱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纬纱3、第二纬纱4、第二纬纱4,经纱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经纱1、第一经纱2、第二经纱2、第二经纱1;经密为35根每英寸,纬密为15根每英寸;经纱与纬纱交织采用绉组织。防窥防护网布经纬纱交织规律,每个组织循环为6根纬纱、4根经纱。以纬纱为基准,从左至右数,第一根经纱为第一经纱1,其浮沉规律为:沉-沉-沉-浮-沉-浮;第二根经纱为第二经纱2,其浮沉规律为:浮-沉-浮-沉-沉-沉;第三根经纱2为第二经纱,其浮沉规律为:沉-浮-沉-浮-沉-沉;第四根经纱为第一经纱1,其浮沉规律为:浮-沉-沉-沉-浮-沉。其中,浮为经纱位于纬纱上方,为经组织点;沉为经纱位于纬纱下方,为纬组织点。进一步的,第一纬纱3为由皮部32和芯部31组成的皮芯结构,所述的皮部32为聚丙烯,芯部3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防窥防护网布的抗菌性能,在第一经纱1的表面溅射有金属银或铜。并且在第一纬纱3的表面溅射有金属银或铜。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的为金属银。在些所设置有金属银或铜能够较好的起至抗菌的效果,使得该防窥视防护网布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所溅射的金属层还具有抗紫外的效果,可提高防窥视防护网布的抗紫外效果,提高使用寿命。实施例二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防窥防护网布,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包括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2,纬纱包括第一纬纱3和第二纬纱4。第一经纱1为聚丙烯,其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为80丝,厚度为20-30丝,本实施例中为30丝。第一纬纱3为聚丙烯,其截面为椭圆形,椭圆长轴的长度为35丝,短轴的长度为15-20丝,本实施例中选择为20丝。第二经纱2和第二纬纱4为全消光或半消光涤纶长丝,规格为50D/24F或75D/72F。本实施例中选择为全消光涤纶长丝,规格为50D/24F,所使用的全消光涤纶长丝的捻度为350捻每米,可提高全消光涤纶长丝的强度。且与实施例一所使用的经纬纱交织规律相同。进一步的,第一纬纱3为由皮部32和芯部31组成的皮芯结构,所述的皮部32为聚丙烯,芯部3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防窥防护网布的抗菌性能,在第一经纱1的表面溅射有金属银或铜。并且在第一纬纱3的表面溅射有金属银或铜。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的为金属铜。在些所设置有金属银或铜能够较好的起至抗菌的效果,使得该防窥视防护网布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所溅射的金属层还具有抗紫外的效果,可提高防窥视防护网布的抗紫外效果,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窥防护网布,其特征在于,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包括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2),所述的纬纱包括第一纬纱(3)和第二纬纱(4);所述的第一经纱(1)为聚丙烯,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为80丝,厚度为20-30丝;所述的第一纬纱(3)为聚丙烯,其截面为椭圆形,椭圆长轴的长度为35丝,短轴的长度为15-20丝;所述的第二经纱(2)和第二纬纱(4)为全消光或半消光涤纶长丝,规格为50D/24F或75D/72F;所述的纬纱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纬纱(3)、第二纬纱(4)、第二纬纱(4),经纱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经纱(1)、第一经纱(1)、第二经纱(2)、第二经纱(2);经密为35根每英寸,纬密为15根每英寸;经纱与纬纱交织采用绉组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窥防护网布,其特征在于,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包括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2),所述的纬纱包括第一纬纱(3)和第二纬纱(4);所述的第一经纱(1)为聚丙烯,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为80丝,厚度为20-30丝;所述的第一纬纱(3)为聚丙烯,其截面为椭圆形,椭圆长轴的长度为35丝,短轴的长度为15-20丝;所述的第二经纱(2)和第二纬纱(4)为全消光或半消光涤纶长丝,规格为50D/24F或75D/72F;所述的纬纱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纬纱(3)、第二纬纱(4)、第二纬纱(4),经纱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经纱(1)、第一经纱(1)、第二经纱(2)、第二经纱(2);经密为35根每英寸,纬密为15根每英寸;经纱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仕达特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