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97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包括融合槽主体和位于融合槽底部的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并列设置,两个电极和融合槽主体的底部共同围绕形成操作凹槽,操作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平铺在操作凹槽底部的尼龙网层,尼龙网层形成40‑150μm的网格,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难度低、操作人员培训难度小、融合效率低和便于克隆技术推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
本技术属于涉及动物克隆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
技术介绍
自从1997年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诞生以来,体细胞克隆技术已经在众多物种中得到应用,目前体细胞客户技术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已经进行了产业应用和推广,在中国也有商业化的克隆公司开始进行猪、牛、犬、猫和马的商业化推广,逐渐的推动克隆技术市场化的进程。而针对体细胞克隆技术本身,体细胞克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大力推动异种器官移植、动物生物反应器和人源化抗体等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大进步,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也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体细胞克隆技术作为一项比较新的技术,对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而且研究力度越来越大,总结下来影响体细胞克隆技术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电融合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常见动物的卵母细胞直径一般为100-150μm,呈规则的球形结构,同时在细胞培养皿底可以自由滚动,而用于体细胞克隆的体外培养细胞,在悬浮状态一般为球形结构,直径一般为10-30μm,也容易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槽主体和位于融合槽底部的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并列设置,两个电极和融合槽主体的底部共同围绕形成操作凹槽,所述操作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平铺在操作凹槽底部的尼龙网层,所述尼龙网层形成40-150μm的网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槽主体和位于融合槽底部的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并列设置,两个电极和融合槽主体的底部共同围绕形成操作凹槽,所述操作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平铺在操作凹槽底部的尼龙网层,所述尼龙网层形成40-150μm的网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波吕培茹王彦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