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旋转台,主要由驱动源、滚珠丝杆、螺母、滑块、导向板、连杆、中间立柱、轴承、台板、底座、滚珠套、滚珠、滚动导轨、拉紧弹簧、读数块和指针构成。该光学旋转台为左右对称结构,连杆、台板、滚动导轨、滚珠、滚珠套、读数块和指针在对称线的左、右方各有一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调方便的特点,是一种适合于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轴同步反向旋转且转动角度差值能微量调节的光学旋转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学旋转台,特别是一种适合于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轴同步反向旋转且旋转角度差值能微量调节的光学旋转台。
技术介绍
光学旋转台是光学实验和光学仪器中对光学元器件进行角度调节的一种常用调整装置。光学元器件被固定于光学旋转台的台板上,通过光学旋转台的转动实现其角度调节。在先技术(the Newport Resource,Mot ion ControlManual RotationStages and Motorized Rotation Stages.2003,P.969-1032)描述了多种型号的一维光学旋转台。这些一维光学旋转台以其个性化和多样性,满足了很多的使用要求而被广泛应用。但是一个一维光学旋转台只能对一组光学元器件进行单独调节。当两组光学元器件需要在同一平面内反向旋转时,必须采用两个一维光学旋转台进行组合才能实现。两个一维光学旋转台组合使用,容易调节固定于其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的旋转角度差值。两组光学元器件的旋转角度差值的微量调节可以用于光电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实验。由于两个一维光学旋转台分别绕各自的旋转轴进行转动,无法满足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旋转轴转动。而且两个一维光学旋转台采用不同的驱动源,难以实现两组光学元器件的同步旋转。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旋转轴同步反向旋转在一些光学实验与光学仪器中是必须的,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采用扫描入射角方法时就要求激光器件与光电探测器件能绕共同旋转轴同步反向旋转。在先技术(苏大图主编.光学测试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1996,P.86)描述了一种手动光学旋转台。该光学旋转台可以实现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旋转轴反向旋转,但是该光学旋转台不能实现两组光学元器件的同步旋转。在先技术(邓文和.JC-1型精密测角仪的研制.光电工程,Vol.17,No.1,1990,P.35-48)描述了一种光学旋转台。该光学旋转台可以实现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旋转轴反向旋转。但是该光学旋转台在同步旋转时不能改变固定于其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的旋转角度差值。若要改变固定于光学旋转台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的旋转角度差值,光学旋转台就不能同步旋转。在先技术和中所描述的这两种光学旋转台,由于两块旋转台板及光学元器件均直接由旋转轴系来支撑,为使旋转台板可承载重量重、体积大的光学元器件并保证平稳旋转,这两块光学旋转台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而且体积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学旋转台,它应结构简单,装调方便,适合于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轴同步反向旋转且转动角度差值能微量调节的光学旋转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光学旋转台,包括一底座,其特点是该光学旋转台是一左右对称的结构,一驱动源与滚珠丝杆固定连接,该滚珠丝杆的两端各装有第一轴承,中间与第一螺母配合,一滑块固定在该螺母上,该滑块上的凸台与一导向板内的凹槽相配合,所述的导向板固定在所述的底座的下方,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一端均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的滑块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在左台板和右台板下表面后端的立柱连接,右连杆或左连杆装有一连接筒,该连接筒的两端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并配有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所述的左台板和右台板的上表面加工有螺纹孔,用于固定光学元器件组,所述的左台板和右台板均通过第二轴承与一中间立柱形成同轴旋转连接,所述的左台板和右台板的下表面都固定有两个装有滚珠的滚珠座,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条滚动导轨,两个滚珠与该滚动导轨相配合形成单块台板的两个支撑点,一拉紧弹簧的两端与固定于左台板和右台板下表面前端的两根立柱连接,左读数块和右读数块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两侧,与之相配合的一左指针固定在左台板的左侧边上,一右指针固定在右台板的右侧边上。所述的左连杆和右连杆与滑块连接的安装结构相同所述的左连杆与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由轴承端盖固定,第一轴承的内圈通过轴承套和修切环固定,并用轴位螺钉将其固定在滑块上。所述的左台板和右台板与中间立柱的安装结构相同右台板与第二轴承的外圈配合,第二轴承的内圈由隔圈、端盖和中间立柱固定,两台板互相嵌套安装,并保证两台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下表面处于另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左台板和右台板与所述的底座连接的滚珠支撑结构相同装有滚珠的滚珠座固定在左台板的下表面,所述的滚动导轨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滚珠与滚动导轨相配合。两个滚珠与滚动导轨相配合形成单块台板的两个支撑点。因此,左台板、右台板可以绕共同支撑点旋转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由三点支撑。驱动源带动滚珠丝杆旋转,滚珠丝杆带动与螺母固定在一起的滑块沿导向板直线移动。当滑块移动时,左、右连杆同时推(拉)左台板和右台板,使固定在左台板和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一起绕中间立柱旋转。旋转过程中,滚珠在滚动导轨内滚动使左、右台板始终由三点支撑。拉紧弹簧进行消隙,提高了转动的平稳性。左、右台板旋转时分别带动左、右指针一起运动,左、右指针就会在左、右读数块上指向一个角度值,可分别读出两组光学元器件的实际旋转角度值。所述的左连杆、右连杆中的一根连杆的长度可以调节,通过调节该连杆的长度可以微量地改变左连杆与右连杆的长度差值。当两根连杆的长度相同时,左台板、右台板转动的角度相等,固定于左台板、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在旋转过程中转动的角度也相等。当两根连杆的长度不相同时,左台板和右台板转动的角度则不相等,固定在左台板和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在旋转过程中转动的角度有一个微量的差值。当左连杆、右连杆的长度差值微量改变时,固定于左台板和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的转动角度差值能够微量调节。所述的驱动源是手轮或者电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学旋转台相应地为手动调节或者电动调节。所述的读数块与指针组成的角度读数模块可替换为码盘或圆光栅,并辅助一定的处理电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学旋转台相应地由角度目视读数改变为角度自动读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1、固定于左台板和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轴旋转。左台板、右台板均通过轴承与中间立柱连接并绕中间立柱旋转,则固定于左台板、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绕中间立柱这一共同轴旋转。2、固定于左台板、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同步反向旋转。利用滚珠丝杆配合左连杆、右连杆同时推(拉)动左台板、右台板以相反方向绕共同轴旋转,固定于左台板和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同步反向旋转。3、固定于左、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的转动角度差值能够微量调节。左连杆、右连杆中的一根连杆的长度可以调节,通过调节该连杆的长度改变左连杆和右连杆的长度差值,就可以微量地调节固定于左台板、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的转动角度差值。4、可以承载重量重、体积大的光学元器件且能使光学元器件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平稳。左台板、右台板分别由三点支撑,该支撑方式可以承载重量大、体积大的光学元器件。单块台板除了中间立柱这一支撑点外,其余两个支撑点由滚珠与滚动导轨相配合形成。该支撑结构消除了倾斜和晃动现象,也减小了摩擦阻力,能使固定于左台板、右台板上的两组光学元器件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学旋转台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本专利技术光学旋转台实施例的俯视图(底座缺省)。图3是本专利技术光学旋转台的主视图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光学旋转台的主视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旋转台,包括一底座(13),其特征是该光学旋转台是一左右对称的结构,一驱动源(1)与滚珠丝杆(2)固定连接,该滚珠丝杆(2)的两端各装有第一轴承(3),中间与第一螺母(5)配合,一滑块(4)固定在该螺母(5)上,该滑块(4)上的凸台与一导向板(12)内的凹槽相配合,所述的导向板(12)固定在所述的底座(13)的下方,左连杆(10)和右连杆(27)的一端均通过第一轴承(9)与所述的滑块(4)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在左台板(15)和右台板(14)下表面后端的立柱连接,右连杆(27)或左连杆(10)装有一连接筒(25),该连接筒(25)的两端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并配有第二螺母(24)和第三螺母(26),所述的左台板(15)和右台板(14)的上表面加工有螺纹孔,用于固定光学元器件组,所述的左台板(15)和右台板(14)均通过第二轴承(19)与一中间立柱(18)形成同轴旋转连接,所述的左台板(15)和右台板(14)的下表面都固定有两个装有滚珠(20)的滚珠座(21),所述的底座(13)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条滚动导轨(22),两个滚珠(20)与该滚动导轨(22)相配合形成单块台板的两个支撑点,一拉紧弹簧(30)的两端与固定于左台板(15)和右台板(14)下表面前端的两根立柱连接,左读数块(29)和右读数块(30)分别安装在底座(13)的上表面两侧,与之相配合的一左指针(28)固定在左台板(15)的左侧边上,一右指针(31)固定在右台板(14)的右侧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娟,刘立人,朱宝钤,栾竹,刘德安,周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