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生产用输送机,包括万向轮、减震弹簧和安装板,所述万向轮的左侧设置有刹车片,且万向轮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座,且弹簧座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气缸,且气缸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销杆,所述连接头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上方设置有机架。该轴承生产用输送机,与现有的普通输送机相比,便于移动,且通过减震弹簧减少输送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便于调节输送机的角度和高度,方便与其他输送机组合,进行送料,通过挡板和防溅壳避免因材料的掉落,导致材料损坏,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生产用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轴承生产输送装置
,具体为一种轴承生产用输送机。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皮带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方便地实行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运用输送带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100KG以下的物品或粉状、颗状物品,其运行高速、平稳,噪音低,并可以上下坡传送。一般的输送机不方便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没有边缘防护装置,材料容易从该输送机的缝隙中掉落,使得材料损坏,增加生产成本,无法调节输送机高度和角度,不方便与其它输送机组合使用,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输送机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输送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输送机不方便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没有边缘防护装置,材料容易从该输送机的缝隙中掉落,使得材料损坏,增加生产成本,无法调节输送机高度和角度,不方便与其它输送机组合使用,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生产用输送机,包括万向轮、减震弹簧和安装板,所述万向轮的左侧设置有刹车片,且万向轮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座,且弹簧座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气缸,且气缸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销杆,所述连接头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上方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轴承,且机架的后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主动斜齿轮,且主动斜齿轮的右侧设置有从动斜齿轮,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从动滚筒,且从动滚筒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从动滚筒的右侧设置有托辊,且托辊的右侧设置有驱动滚筒,所述驱动滚筒的外侧设置有皮带,且皮带的上方设置有防溅壳,所述防溅壳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架。优选的,所述万向轮贯穿于弹簧座的内部,且万向轮之间关于安装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气缸与伸缩杆之间构成可伸缩结构,且气缸之间关于安装板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挡板与机架之间为焊接,且挡板之间关于皮带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防溅壳通过支架与机架相连接,且机架的后表面与电机的前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连接座通过销杆与连接头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头的上表面与机架的下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主动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之间相啮合,且从动斜齿轮的中轴线与转轴的中轴线相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万向轮、刹车片、减震弹簧、弹簧座和机架的设置,便于移动该输送机,且减少输送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推动机架,通过万向轮方便该输送机进行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踩下刹车片,锁紧万向轮,通过减震弹簧和弹簧座进行减震,减少输送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2.本技术通过气缸、伸缩杆、机架、连接座、销杆和连接头的设置,方便调节该输送机的高度和角度,方便多个输送机进行排列,进行送料,启动气缸,使得一侧的伸缩杆伸长,另一侧的伸缩杆的缩短,连接座通过销杆与连接头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使得机架可以调节一定的角度,方便多个输送机进行排列,进行送料;3.本技术通过皮带、挡板和防溅壳的设置,防止运输的材料落入该输送机的缝隙中,从缝隙中掉落,且防止在送料过程中,材料飞溅出去,造成损坏,随着输送机开始旋转,皮带带动材料进行移动,皮带两侧的挡板将材料挡住,防止材料从该输送机的缝隙中掉落,材料经过输送机的运输,送入另一个输送机时,材料落入防溅壳内,通过防溅壳,避免了材料飞溅出去,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溅壳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刹车片;3、减震弹簧;4、弹簧座;5、安装板;6、气缸;7、伸缩杆;8、机架;9、皮带;10、从动滚筒;11、挡板;12、防溅壳;13、支架;14、托辊;15、转轴;16、驱动滚筒;17、连接座;18、销杆;19、连接头;20、轴承;21、电机;22、主动斜齿轮;23、从动斜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生产用输送机,包括万向轮1、减震弹簧3和安装板5,万向轮1的左侧设置有刹车片2,且万向轮1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3,万向轮1贯穿于弹簧座4的内部,且万向轮1之间关于安装板5的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万向轮1、刹车片2、减震弹簧3、弹簧座4和机架8的设置,便于移动该输送机,且减少输送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推动机架8,通过万向轮1方便该输送机进行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踩下刹车片2,锁紧万向轮1,通过减震弹簧3和弹簧座4进行减震,减少输送机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减震弹簧3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座4,且弹簧座4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上方设置有气缸6,且气缸6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7,气缸6与伸缩杆7之间构成可伸缩结构,且气缸6之间关于安装板5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伸缩杆7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19,且连接头19的内部设置有销杆18,连接头19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17,且连接座17的上方设置有机架8,连接座17通过销杆18与连接头19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头19的上表面与机架8的下表面相贴合,通过气缸6、伸缩杆7、机架8、连接座17、销杆18和连接头19的设置,方便调节该输送机的高度和角度,方便多个输送机进行排列,进行送料,启动气缸6,使得一侧的伸缩杆7伸长,另一侧的伸缩杆7的缩短,连接座17通过销杆18与连接头19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使得机架8可以调节一定的角度,方便多个输送机进行排列,进行送料;机架8的内部设置有轴承20,且机架8的后方设置有电机21,电机21的右侧设置有主动斜齿轮22,且主动斜齿轮22的右侧设置有从动斜齿轮23,主动斜齿轮22与从动斜齿轮23之间相啮合,且从动斜齿轮23的中轴线与转轴15的中轴线相重合,机架8之间设置有从动滚筒10,且从动滚筒1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5,从动滚筒10的右侧设置有托辊14,且托辊14的右侧设置有驱动滚筒16,驱动滚筒16的外侧设置有皮带9,且皮带9的上方设置有防溅壳12,防溅壳12通过支架13与机架8相连接,且机架8的后表面与电机21的前表面相贴合,防溅壳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11,且挡板11的上方设置有支架13,挡板11与机架8之间为焊接,且挡板11之间关于皮带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生产用输送机,包括万向轮(1)、减震弹簧(3)和安装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的左侧设置有刹车片(2),且万向轮(1)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3),所述减震弹簧(3)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座(4),且弹簧座(4)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上方设置有气缸(6),且气缸(6)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19),且连接头(19)的内部设置有销杆(18),所述连接头(19)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17),且连接座(17)的上方设置有机架(8),所述机架(8)的内部设置有轴承(20),且机架(8)的后方设置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右侧设置有主动斜齿轮(22),且主动斜齿轮(22)的右侧设置有从动斜齿轮(23),所述机架(8)之间设置有从动滚筒(10),且从动滚筒(1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5),所述从动滚筒(10)的右侧设置有托辊(14),且托辊(14)的右侧设置有驱动滚筒(16),所述驱动滚筒(16)的外侧设置有皮带(9),且皮带(9)的上方设置有防溅壳(12),所述防溅壳(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11),且挡板(11)的上方设置有支架(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生产用输送机,包括万向轮(1)、减震弹簧(3)和安装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的左侧设置有刹车片(2),且万向轮(1)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3),所述减震弹簧(3)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座(4),且弹簧座(4)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上方设置有气缸(6),且气缸(6)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19),且连接头(19)的内部设置有销杆(18),所述连接头(19)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17),且连接座(17)的上方设置有机架(8),所述机架(8)的内部设置有轴承(20),且机架(8)的后方设置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右侧设置有主动斜齿轮(22),且主动斜齿轮(22)的右侧设置有从动斜齿轮(23),所述机架(8)之间设置有从动滚筒(10),且从动滚筒(1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5),所述从动滚筒(10)的右侧设置有托辊(14),且托辊(14)的右侧设置有驱动滚筒(16),所述驱动滚筒(16)的外侧设置有皮带(9),且皮带(9)的上方设置有防溅壳(12),所述防溅壳(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11),且挡板(11)的上方设置有支架(13)。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丽慧,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莲都区贝亿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