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子元件晃动的黑色复合载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73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电子元件晃动的黑色复合载带,涉及加工包装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载带,载带呈长方形条状结构,所述载带左侧有通孔为推进孔,所述载带右侧有凹槽,所述载带批量承载电子元件;载带槽,载带槽设置在载带右侧的凹槽内,所述载带槽包括上部空腔、中部空腔和下部空腔,所述上部空腔作为电子元件防撞缓冲腔,所述中部空腔顶侧连通上部空腔,所述下部空腔中放置管脚;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在上部空腔的底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条、卡板和滑槽,所述固定条将电子元件压在中部空腔中,所述卡板防止固定条脱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隔板和下部空腔可防止载带受碰撞时损坏管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固定装置可固定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电子元件晃动的黑色复合载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电子元件晃动的黑色复合载带。
技术介绍
载带主要应用于电子元器件贴装工业。它配合上上盖带使用,将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承载收纳在载带的口袋中,并通过在载带上方封合盖带形成闭合式的包装,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污染和损坏。现有技术的载带直接将电子元件卡在载带槽中封装,但在运输过程中电子元件脱离载带槽晃动,电子元件受撞击可能造成损坏。现有技术的载带对电子元件的管脚欠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载带没有有效设置固定装置,且对电子元件管脚欠保护。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电子元件晃动的黑色复合载带,包括,载带,载带呈长方形条状结构,所述载带左侧有通孔为推进孔,所述载带右侧有凹槽,所述载带批量包装承载电子元件;载带槽,载带槽设置在载带右侧的凹槽内,所述载带槽包括,上部空腔,上部空腔呈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上部空腔设置在载带右侧凹槽上层,所述上部空腔顶层有上盖带密封,所述上部空腔作为电子元件防撞缓冲腔;中部空腔,中部空腔成长方体空腔状,所述中部空腔设置在载带右侧凹槽的中层,所述中部空腔底侧为隔板,所述中部空腔顶侧连通上部空腔,所述中部空腔放置电子元件;下部空腔,下部空腔呈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下部空腔设置在载带右侧凹槽的底层,所述下部空腔顶侧为隔板,所述下部空腔中放置电子元件管脚;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在上部空腔的底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条,固定条呈长方体条状结构,所述固定条设置在上部空腔中,所述固定条两端的底端分别通过滑柱与卡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将电子元件压在中部空腔中;卡板,卡板呈圆柱体薄板状,所述卡板设置在上部空腔下侧的卡板滑槽内,所述卡板防止固定条脱落;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分别设置在固定条两端底侧的凹槽内,所述滑槽上层为滑柱滑槽,所述滑槽下层为卡板滑槽,所述滑槽使卡板和滑柱左右滑行,使固定条左右滑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柱呈圆柱体,所述滑柱的直径小于卡板,所述滑柱连接固定条和卡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上部空腔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两个固定装置从两端固定电子元件,防止电子元件从一端脱离中部空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的长度为1/4上部空腔的长,所述滑槽使两个固定条滑行至电子元件中间部位,使电子元件稳定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管脚插孔,所述管脚插孔可设置两列,每列有七个所述管脚插孔,所述隔板上中部空腔可放置十四管脚芯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管脚插孔,所述管脚插孔可设置两列,每列有八个所述管脚插孔,所述隔板上中部空腔可放置十六管脚芯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部空腔的俯视长方形大于中部空腔的俯视长方形,所述上部空腔底侧壁多出的壁以安装固定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部空腔顶层的载带壁上设置一圈封装环,所述封装环呈长方形,所述封装环可与上盖带粘合,以密封包装电子元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改进载带槽,使用时,将电子元件放入载带槽中;将电子元件体放置在中部空腔中,电子元件的管脚插入管脚插孔,使管脚放置于下部空腔中;将上盖带覆盖在载带的顶层,加热封装环部位,使封装环粘合在上盖带上,将电子元件密封包装在载带槽中。本技术设置的隔板和下部空腔可防止载带受碰撞时损坏管脚。(2)本技术设置固定装置,向内侧扳动固定条,滑柱和卡板在滑槽中从外向内滑动到内侧端,滑柱和卡板带动固定条移动到所述滑槽内侧端的上方,所述固定条从上侧将电子元件压固在中部空腔中。本技术设置的固定装置可固定电子元件,防止搬运载带使电子元件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载带槽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4为载带槽主视局部剖视图。其中:载带1、载带槽2、滑柱21、上部空腔22、固定条23、滑柱滑槽24、隔板25、中部空腔26、下部空腔27、卡板28、卡板滑槽29、管脚插孔210、推进孔3、封装环4。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电子元件晃动的黑色复合载带,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载带1,载带1呈长方形条状结构,所述载带1左侧有通孔为推进孔3,所述载带1右侧有凹槽,所述载带1批量包装承载电子元件;载带槽2,载带槽2设置在载带1右侧的凹槽内,所述载带槽2包括,上部空腔22,上部空腔22呈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上部空腔22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上层,所述上部空腔22顶层有上盖带密封,所述上部空腔22作为电子元件防撞缓冲腔;中部空腔26,中部空腔26成长方体空腔状,所述中部空腔26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的中层,所述中部空腔26底侧为隔板25,所述中部空腔26顶侧连通上部空腔22,所述中部空腔26放置电子元件;下部空腔27,下部空腔27呈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下部空腔27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的底层,所述下部空腔27顶侧为隔板25,所述下部空腔27中放置电子元件管脚;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在上部空腔22的底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条23,固定条23呈长方体条状结构,所述固定条23设置在上部空腔22中,所述固定条23两端的底端分别通过滑柱21与卡板2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23将电子元件压在中部空腔26中;卡板28,卡板28呈圆柱体薄板状,所述卡板28设置在上部空腔22下侧的卡板滑槽29内,所述卡板28防止固定条23脱落;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分别设置在固定条23两端底侧的凹槽内,所述滑槽上层为滑柱滑槽24,所述滑槽下层为卡板滑槽29,所述滑槽使卡板28和滑柱21左右滑行,使固定条23左右滑行。所述滑柱21呈圆柱体,所述滑柱21的直径小于卡板28,所述滑柱21连接固定条23和卡板28。所述固定装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上部空腔22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两个固定装置从两端固定电子元件,防止电子元件从一端脱离中部空腔26。所述滑槽的长度为1/4上部空腔的长,所述滑槽使两个固定条23滑行至电子元件中间部位,使电子元件稳定固定。所述隔板25上设置有管脚插孔210,所述管脚插孔210可设置两列,每列有七个所述管脚插孔210,所述隔板25上中部空腔26可放置十四管脚芯片。所述隔板25上设置有管脚插孔210,所述管脚插孔210可设置两列,每列有八个所述管脚插孔210,所述隔板25上中部空腔26可放置十六管脚芯片。所述上部空腔22的俯视长方形大于中部空腔26的俯视长方形,所述上部空腔22底侧壁多出的壁以安装固定装置。所述上部空腔22顶层的载带1壁上设置一圈封装环4,所述封装环4呈长方形,所述封装环4可与上盖带粘合,以密封包装电子元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子元件放入载带槽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电子元件晃动的黑色复合载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载带(1),载带(1)呈长方形条状结构,所述载带(1)左侧有通孔为推进孔(3),所述载带(1)右侧有凹槽,所述载带(1)批量包装承载电子元件;/n载带槽(2),载带槽(2)设置在载带(1)右侧的凹槽内,所述载带槽(2)包括,上部空腔(22),上部空腔(22)呈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上部空腔(22)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上层,所述上部空腔(22)顶层有上盖带密封,所述上部空腔(22)作为电子元件防撞缓冲腔;中部空腔(26),中部空腔(26)成长方体空腔状,所述中部空腔(26)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的中层,所述中部空腔(26)底侧为隔板(25),所述中部空腔(26)顶侧连通上部空腔(22),所述中部空腔(26)放置电子元件;下部空腔(27),下部空腔(27)呈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下部空腔(27)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的底层,所述下部空腔(27)顶侧为隔板(25),所述下部空腔(27)中放置电子元件管脚;/n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在上部空腔(22)的底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条(23),固定条(23)呈长方体条状结构,所述固定条(23)设置在上部空腔(22)中,所述固定条(23)两端的底端分别通过滑柱(21)与卡板(2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23)将电子元件压在中部空腔(26)中;卡板(28),卡板(28)呈圆柱体薄板状,所述卡板(28)设置在上部空腔(22)下侧的卡板滑槽(29)内,所述卡板(28)防止固定条(23)脱落;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分别设置在固定条(23)两端底侧的凹槽内,所述滑槽上层为滑柱滑槽(24),所述滑槽下层为卡板滑槽(29),所述滑槽使卡板(28)和滑柱(21)左右滑行,使固定条(23)左右滑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子元件晃动的黑色复合载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带(1),载带(1)呈长方形条状结构,所述载带(1)左侧有通孔为推进孔(3),所述载带(1)右侧有凹槽,所述载带(1)批量包装承载电子元件;
载带槽(2),载带槽(2)设置在载带(1)右侧的凹槽内,所述载带槽(2)包括,上部空腔(22),上部空腔(22)呈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上部空腔(22)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上层,所述上部空腔(22)顶层有上盖带密封,所述上部空腔(22)作为电子元件防撞缓冲腔;中部空腔(26),中部空腔(26)成长方体空腔状,所述中部空腔(26)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的中层,所述中部空腔(26)底侧为隔板(25),所述中部空腔(26)顶侧连通上部空腔(22),所述中部空腔(26)放置电子元件;下部空腔(27),下部空腔(27)呈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下部空腔(27)设置在载带(1)右侧凹槽的底层,所述下部空腔(27)顶侧为隔板(25),所述下部空腔(27)中放置电子元件管脚;
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在上部空腔(22)的底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条(23),固定条(23)呈长方体条状结构,所述固定条(23)设置在上部空腔(22)中,所述固定条(23)两端的底端分别通过滑柱(21)与卡板(2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23)将电子元件压在中部空腔(26)中;卡板(28),卡板(28)呈圆柱体薄板状,所述卡板(28)设置在上部空腔(22)下侧的卡板滑槽(29)内,所述卡板(28)防止固定条(23)脱落;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分别设置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贺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光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