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71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且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海绵垫,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机构,且分隔机构的一端与隔板相接触,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手提结构,且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紧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通过设置的分隔机构,使得装置主体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将半导体分开放置,使得搬运时半导体之间发生的碰撞较少,降低了损坏的可能性,采用活动设置的手提结构,便于收纳节约空间,采用紧固结构进行盖板的固定,提高了固定后的稳定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放置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
技术介绍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硅是各种半导体材料应用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半导体在生产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储存放置,这样就需要用到放置装置;现有的放置装置中,结构简单,直接将所有的半导体堆积在一起放置,搬运时半导体之间会发生较多的碰撞,易导致半导体的损坏,并且用于搬运的结构占用空间加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放置装置中,利用卡扣进行连接,连接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且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海绵垫,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机构,且分隔机构的一端与隔板相接触,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手提结构,且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紧固结构。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边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且支腿的下端设置有耐磨垫。优选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固定座、旋转板、弹性垫、固定小块和转轴,所述固定座固定于装置主体的内壁上,所述转轴设置于旋转板与固定座之间,且旋转板通过转轴与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垫固定于旋转板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小块固定于旋转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手提结构包括旋转座、圆槽、挡板、转动把手和转动杆,所述旋转座固定于装置主体上,所述圆槽开设于旋转座上,所述挡板固定于旋转座之间,所述转动杆固定于转动把手上,且转动杆与圆槽之间相配合,所述转动把手通过转动杆活动设置于旋转座之间,所述转动把手上设置有台阶。优选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螺纹孔、旋转轮、螺柱和橡胶垫,所述螺纹孔开设于装置主体之上,所述螺柱贯穿于盖板,且螺柱的上端与旋转轮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设置于螺柱上紧贴旋转轮的位置处,所述螺柱与螺纹孔之间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通过设置的分隔机构,使得装置主体内部空间分成多个,使得搬运时半导体之间发生的碰撞较少,降低了损坏的可能性,采用活动设置的手提结构,便于收纳节约空间,采用紧固结构进行盖板的固定,提高了固定后的稳定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分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手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紧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隔板;3、海绵垫;4、分隔机构;401、固定座;402、旋转板;403、弹性垫;404、固定小块;405、转轴;5、手提结构;501、旋转座;502、圆槽;503、挡板;504、转动把手;505、转动杆;6、盖板;7、紧固结构;701、螺纹孔;702、旋转轮;703、螺柱;704、橡胶垫;8、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且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海绵垫3,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机构4,且分隔机构4的一端与隔板2相接触,装置主体1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手提结构5,且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6,盖板6上设置有紧固结构7;装置主体1的下端边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8,且支腿8的下端设置有耐磨垫;分隔机构4包括固定座401、旋转板402、弹性垫403、固定小块404和转轴405,固定座401固定于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转轴405设置于旋转板402与固定座401之间,且旋转板402通过转轴405与固定座401之间转动连接,弹性垫403固定于旋转板402的下表面,固定小块404固定于旋转板402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的分隔机构4,使得装置主体1内部空间分成多个,使得搬运时半导体之间发生的碰撞较少,降低了损坏的可能性;手提结构5包括旋转座501、圆槽502、挡板503、转动把手504和转动杆505,旋转座501固定于装置主体1上,圆槽502开设于旋转座501上,挡板503固定于旋转座501之间,转动杆505固定于转动把手504上,且转动杆505与圆槽502之间相配合,转动把手504通过转动杆505活动设置于旋转座501之间,转动把手504上设置有台阶,采用活动设置的手提结构5,便于收纳节约空间;紧固结构7包括螺纹孔701、旋转轮702、螺柱703和橡胶垫704,螺纹孔701开设于装置主体1之上,螺柱703贯穿于盖板6,且螺柱703的上端与旋转轮702固定连接,橡胶垫704设置于螺柱703上紧贴旋转轮702的位置处,螺柱703与螺纹孔701之间螺纹连接,采用紧固结构7进行盖板6的固定,提高了固定后的稳定程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在使用时,将装置主体1放置于平台上,通过支腿8将装置支撑起来,随后开始进行半导体的放置工作,进行放置时,工作人员转动紧固结构7中的旋转轮702,旋转轮702带着螺柱703转动,使得螺柱703从螺纹孔701中旋出,然后翻动盖板6,盖板6通过合页在装置主体1上进行转动,直至完全打开盖板6,然后工作人员捏住分隔机构4中的固定小块404,向上提动固定小块404,旋转板402通过转轴405在固定座401上转动,进而带着弹性垫403转动,直至露出装置主体1内部下层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且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海绵垫(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机构(4),且分隔机构(4)的一端与隔板(2)相接触,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手提结构(5),且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上设置有紧固结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且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海绵垫(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机构(4),且分隔机构(4)的一端与隔板(2)相接触,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手提结构(5),且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上设置有紧固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边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8),且支腿(8)的下端设置有耐磨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用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4)包括固定座(401)、旋转板(402)、弹性垫(403)、固定小块(404)和转轴(405),所述固定座(401)固定于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转轴(405)设置于旋转板(402)与固定座(401)之间,且旋转板(402)通过转轴(405)与固定座(40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垫(403)固定于旋转板(402)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小块(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葆春禹军周磊王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南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