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旋翼安装夹头下固定有第一从动轮,旋翼安装夹下设有转轴,转轴穿过第一从动轮依次连接有固定板和连接板,旋翼安装夹头和第一从动轮能在转轴上转动,固定板上还连接有设有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机架上设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间通过直角减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自转旋翼飞机起飞时,发动机可以对旋翼进行预旋,达到其很快就达到起飞的速度,大大减少了起飞跑道的距离,且大大简化了飞行员起飞操作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自转旋翼飞机。
技术介绍
自转旋翼机,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其前进动力由发动机带动螺旋桨直接提供。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自转旋翼飞机需要较长的起飞跑道,通常为200米左右,因此自转旋翼飞机的起跑需要一定长度的跑道。由于自转旋翼飞机的起跑技能是非常关键的,由于要求起跑的距离比较长,飞行员起飞操作繁琐,要求技能相对比较高,尤其需要加强新学员培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可以对旋翼进行预旋,减少了起飞跑道的距离,且大大简化了飞行员起飞操作过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架和旋翼安装夹头,其特征是旋翼安装夹头下固定有第一从动轮,旋翼安装夹下设有转轴,转轴穿过第一从动轮依次连接有固定板和连接板,旋翼安装夹头和第一从动轮能在转轴上转动,固定板上还连接有设有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与从第一从动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皮带组成一个第一皮带传动系统,第一主动轮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机架上设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与从第二动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皮带组成一个第二皮带传动系统,第二从动轮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间通过直角减速器连接。使用时,发动机工作,第二主动轮转动,第二皮带传动系统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由于第二传动轴与直角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带动直角减速器工作,直角减速器输出轴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的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皮带传动系统带动旋翼安装夹转动。本技术在自转旋翼飞机起飞时,可以对旋翼进行预旋,达到其很快就达到起飞的速度,大大减少了起飞跑道的距离。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起跑距离通常在20-40米之间,大大减少了起飞跑道的长度,以保证在跑道短的场合使用。当自转旋翼飞机起飞后,发动机停止对第二皮带传动系统工作,预旋结束。本技术发动机工作,高速旋转的第二传动轴经过直角减速器输出至第一传动轴。这时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的第一主动皮带轮的转速降低,其转速主要看旋翼头需要设计多大的转速,其通过减速比来选用直角减速器的设计参数。自转旋翼机的旋翼头在飞行中是不需要动力的,因此当预旋结束后,发动机停止对第二皮带传动系统工作,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轴就停止转动,这时由于第一主动皮带轮内设有的单向轴承,旋翼头继续旋转时只是带动第一主动皮带轮在空转而不会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单向轴承是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的一种轴承。单向轴承也叫超越离合器。单向轴承的金属外壳里,包含很多个滚轴,滚针或者滚珠,而其滚动座的形状使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滚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二皮带上设有第二涨紧装置,涨紧装置通过手动机构控制第二涨紧装置实施对第二皮带的涨紧和松开。具体实施时,第二涨紧装置包括涨紧轮和拉板,手动机构包括拨杆,拨杆与机架铰接;第二涨紧轮的中心轴与拉板的下端连接,拉板的上端与机架铰接,拉板的一侧与拨杆之间连接有刹车线,拉板端的刹车线上套有压簧,压簧上端设有压板,压板固定在机架上,压簧位于压板和拉板间,第二涨紧轮位于第二皮带的一侧,当发动机工作,拨动拨杆时,刹车线的钢丝拉动拉板,压簧也同时压缩,拉板带动拉板上的第二涨紧轮压紧第二皮带,第二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转动;当松开拨杆时,刹车线的钢丝松开拉板,在压簧的作用下,拉板带动拉板上的第二涨紧轮离开第二皮带,第二从动轮不转动。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皮带上设有第一涨紧装置,第一涨紧机构固定在固定板上。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涨紧装置为第一涨紧轮,固定板上设有调节槽,螺杆穿过第一涨涨紧轮和调节槽,螺杆通过螺母把第一涨紧轮固定在固定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自转旋翼飞机起飞时,通过发动机可以对旋翼进行预旋,达到其很快就达到起飞的速度,大大减少了起飞跑道的距离,且大大简化了飞行员起飞操作过程,大大减少了操作的繁琐,省去了培训时间,预旋启动柔和,低电耗,转速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皮带传动系统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皮带传动系统又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皮带传动系统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皮带传动系统又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拨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发动机、101第二主动轮、102安装板、103第二从动轮、104第二皮带、105第二涨紧轮、106拉板、2旋翼安装夹头、201第一从动轮、202转轴、203固定板、204连接板、205第一主动轮、206第一皮带、207第一涨紧轮、208调节槽、3轴承座、4第一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6直角减速器、7拨杆、701刹车线、702压簧、703压板、704钢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结合图1-图6,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包括发动机1、机架和旋翼安装夹头2,旋翼安装夹头2下固定有第一从动轮201,旋翼安装夹201下设有转轴202,转轴202穿过第一从动轮201依次连接有固定板203和连接板204,连接板204通过连接头与机身相连接,旋翼安装夹头2和第一从动轮201能在转轴202上转动,固定板203上还连接有设有第一主动轮205,第一主动轮205与从第一从动轮201之间设有第一皮带206,第一主动轮205、第一从动轮201和第一皮带206组成一个第一皮带传动系统,第一皮带206上设有第一涨紧装置,第一涨紧机构固定在固定板203上。第一涨紧装置为第一涨紧轮207,固定板203上设有调节槽208,螺杆穿过第一涨紧轮207和调节槽208,螺杆通过螺母把第一涨紧轮207固定在固定板203上。第一主动轮205连接有轴承座3,轴承座3内设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第一传动轴4相连接;发动机1安装在安装板102上,安装板102安装在机架上,发动机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101,安装板102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从动轮103,第二主动轮101与从第二从动轮103之间设有第二皮带104,第二主动轮101、第二从动轮103和第二皮带104组成一个第二皮带传动系统,第二从动轮103连接有第二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5与第一传动轴4间通过直角减速器6连接。第二皮带104上设有第二涨紧装置,涨紧装置通过手动机构控制第二涨紧装置实施对第二皮带104的涨紧和松开。第二涨紧装置包括第二涨紧轮105和拉板106,手动机构包括拨杆7,拨杆7与机架铰接;第二涨紧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架和旋翼安装夹头,其特征是旋翼安装夹头下固定有第一从动轮,旋翼安装夹下设有转轴,转轴穿过第一从动轮依次连接有固定板和连接板,旋翼安装夹头和第一从动轮能在转轴上转动,固定板上还连接有设有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与从第一从动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皮带组成一个第一皮带传动系统,第一主动轮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机架上设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与从第二动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皮带组成一个第二皮带传动系统,第二从动轮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间通过直角减速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架和旋翼安装夹头,其特征是旋翼安装夹头下固定有第一从动轮,旋翼安装夹下设有转轴,转轴穿过第一从动轮依次连接有固定板和连接板,旋翼安装夹头和第一从动轮能在转轴上转动,固定板上还连接有设有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与从第一从动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皮带组成一个第一皮带传动系统,第一主动轮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单向轴承,单向轴承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接;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机架上设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与从第二动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皮带组成一个第二皮带传动系统,第二从动轮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间通过直角减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皮带上设有第二涨紧装置,涨紧装置通过手动机构控制第二涨紧装置实施对第二皮带的涨紧和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徐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