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包括轮毂和主轴,主轴的一端安装连接有输入组件,输入组件与轮毂驱动连接,轮毂内设有电机组件和谐波传动减速器,电机组件包括外转子、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包括盖体和波发生器,外转子与波发生器驱动连接且波发生器可转动的连接于主轴上,刚性齿轮安装连接于轮毂的内壁;还包括支撑筒,支撑筒与柔性齿轮连接,支撑筒与主轴转动连接,支撑筒与主轴之间或外转子与所述波发生器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本轮毂电机在传动轮毂电机内设置谐波传动减速器使其传动比能够达到1/50以上,使其输出扭力能够达到80牛/米,在用户骑行中提供更大的输出扭力辅助用户骑行,适应更多骑行环境,提升用户骑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及电动助力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车,尤其涉及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及电动助力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骑行是一种绿色交通出行的方式,方便社会大众日常出行,现在为了在自行车上增加电动助力功能,将普通自行车的轮毂更换成轮毂电机,安装上轮毂电机的自行车为人们骑行时提供了助力功能。通常电动自行车以轮毂电机作为主要的辅助动力输出源而电动自行车用轮毂电机对于结构尺寸要求较为严格,造成轮毂电机内部空间狭小,多数采用行星减速轮系而使传动比局限于较小的数值范围,传统的减速比4.42-12.6倍,同时,受到空间限制,传统助力自行车的轮毂电机传动系统输出扭力最大约为45牛/米,因此现有的助力自行车对骑行者提供的辅助较为有限,无法适应复杂的环境和高坡度路况,影响骑行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及电动助力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包括轮毂和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安装连接有输入组件,所述输入组件与所述轮毂驱动连接,所述轮毂内设有电机组件和谐波传动减速器,所述谐波传动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柔性齿轮、柔性轴承以及刚性齿轮,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外转子和固定于主轴的定子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波发生器驱动连接,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波发生器驱动连接,所述刚性齿轮安装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内壁;还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与所述柔性齿轮驱动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主轴之间或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波发生器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波发生器与所述第一端盖一体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输入组件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上的齿盘塔基。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轮毂上固定设有一衬套,所述轮毂通过所述衬套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齿盘塔基与所述衬套上分别设有相适配的棘轮和棘爪。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单向离合器通过固定键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上。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散热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踩踏输入组件带动轮毂转动,电机组件启动驱动波发生器转动,并经柔性轴承驱使柔性齿轮与刚性齿轮相对转动,刚性齿轮连接于轮毂上,即通过电机驱动辅助人力踩踏推动轮毂转动,支撑筒与主轴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避免在电机运动时柔性轴承在内圈转动时产生的反向扭矩导致支撑筒反向转动,此外,当停止电机组件,使用纯人力踩踏或当轮毂滑行时,轮毂转动同时刚性齿轮同步转动,此时柔性齿轮受力转动致使单向离合器脱钩绕主轴转动以及波发生器同步转动带动外转子转动,整体对外转子造成影响的阻力最小二使用单向离合器避免人力踩踏时波发生器与刚性齿轮保持高传动比转动导致电机阻力过大减缓轮毂滑行,本高扭矩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在传动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内设置谐波传动减速器使其传动比能够达到1/50以上,使其输出扭力能够达到80牛/米,在用户骑行中提供更大的输出扭力辅助用户骑行,适应高坡度路段和更复杂骑行环境,提升用户骑行体验。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车架和以上所述的轮毂电机传动系统。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车,相比现有的电动助力车能够在用户骑行中提供更大的输出扭力辅助用户骑行,适应高坡度路段和更复杂骑行环境,提升用户骑行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扭矩轮毂电机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助力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序号及名称:1、轮毂1a、轮毂盖1b、壳体2、主轴3、输入组件3a、齿盘塔基3b、衬套3c、棘轮3d、棘爪4、电机组件4a、外转子4b、定子4c、第一端盖4d、第二端盖4e、马达磁瓦4f、绕线5、谐波传动减速器5a、波发生器5b、柔性齿轮5c、柔性轴承5d、刚性齿轮6、支撑筒7、单向离合器7a、固定键8、电动助力车9、车架10、变速齿盘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第三轴承14、第四轴承15、第五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及电动助力车,参考图1至图2,电动助力车8包括车架9和轮毂电机传动系统,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包括轮毂1和主轴2,轮毂1包括壳体1b和轮毂盖1a,轮毂盖1a通过第一轴承11与和主轴2转动连接,主轴2的两端伸出轮毂1,主轴2的一端安装连接有输入组件3,输入组件3与轮毂1驱动连接,轮毂1内设有电机组件4和谐波传动减速器5,谐波传动减速器5包括波发生器5a、柔性齿轮5b、柔性轴承5c以及刚性齿轮5d,电机组件4包括外转子4a和固定于主轴2上的定子4b以及第一端盖4c和第二端盖4d,第一端盖4c通过第二轴承12与主轴2转动连接,第二端盖4d通过第三轴承13与主轴2转动连接,第一端盖4c包括盖体以及与盖体一体设置的波发生器5a,外转子4a与波发生器5a驱动连接且波发生器5a可转动的连接于主轴2上,刚性齿轮5d安装连接于轮毂1的内壁;还包括支撑筒6,支撑筒6与柔性齿轮5b连接,支撑筒6与主轴2转动连接,支撑筒6与主轴2之间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7,单向离合器7通过固定键7a固定连接于主轴2上。具体的,电机组件4还包括马达磁瓦4e和绕线4f,本电机组件4为外转子4a结构,其定子4b固定于主轴2,并将波发生器5a与第一端盖4c一体设置,其中第一端盖4c的盖体呈圆盘形,波发生器4a呈椭圆圆柱形,相比外转子4a电机结构降低了散热能力,主要通过第一端盖4c和第二端盖4d设置散热孔,強制定子4b散热,但本电机组件4结构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本电机组件4与现有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相同,谐波传动减速器5与现有谐波传动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相同,均不作过多阐述。本电动助力车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踩踏输入组件3带动轮毂1转动,电机组件4启动驱动波发生器5a转动,并经柔性轴承5c驱使柔性齿轮5b与刚性齿轮5d相对转动,刚性齿轮5d连接于轮毂1上,即通过电机驱动辅助人力踩踏推动轮毂1转动,支撑筒6与主轴2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7,避免在电机运动时柔性轴承5c在内圈转动时产生的反向扭矩导致支撑筒6反向转动,此外,当停止电机组件4,使用纯人力踩踏或当轮毂1滑行时,轮毂1转动同时刚性齿轮5d同步转动,此时柔性齿轮5b受力转动致使单向离合器7脱钩绕主轴2转动以及波发生器5a同步转动带动外转子4a转动,整体对外转子4a造成影响的阻力最小;使用单向离合器7避免人力踩踏时波发生器5a与刚性齿轮5d保持高传动比转动导致电机阻力过大减缓轮毂1滑行,本高扭矩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在传动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内设置谐波传动减速器5使其传动比能够达到1/50以上,使其输出扭力能够达到80牛/米,在用户骑行中提供更大的输出扭力辅助用户骑行,适应高坡度路段和更复杂骑行环境,提升用户骑行体验。其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单向离合器7也可设置于外转子4a与波发生器5a之间,波发生器也可与第一端盖间隔设置亦或是套设于第一端盖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和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安装连接有输入组件,所述输入组件与所述轮毂驱动连接,所述轮毂内设有电机组件和谐波传动减速器,所述谐波传动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柔性齿轮、柔性轴承以及刚性齿轮,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外转子和固定于主轴的定子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波发生器驱动连接,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波发生器驱动连接,所述刚性齿轮安装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内壁;还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与所述柔性齿轮驱动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主轴之间或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波发生器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和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安装连接有输入组件,所述输入组件与所述轮毂驱动连接,所述轮毂内设有电机组件和谐波传动减速器,所述谐波传动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柔性齿轮、柔性轴承以及刚性齿轮,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外转子和固定于主轴的定子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波发生器驱动连接,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波发生器驱动连接,所述刚性齿轮安装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内壁;还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与所述柔性齿轮驱动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主轴之间或所述外转子与所述波发生器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发生器与所述第一端盖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源芳,
申请(专利权)人:许源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