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换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8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换电柜,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多种功能控制单元;主控单元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多种功能控制单元通过同一CAN总线彼此连接以及与主控单元连接。上述充换电柜的系统结构统一,布线安装简单,有利于柜体的扩展及后续调整。同时,可利用CAN总线的广播机制,总线上关联的功能控制单元很容易快速共享系统的关键信息。且,可利用CAN总线的优先级机制,总线上的任何控制单元都具有优先发送关键信息的权利。另,充换电柜系统中各控制单元之间需要相互传递的信息量并不大,尤其是与报警相关的状态信息,恰好可与CAN总线的短帧机制相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换电柜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充换电柜。
技术介绍
为安全起见,目前越来越多的二、三轮电动车用户开始使用充换电柜系统(下文简称:充换电柜)进行电池共享。为了满足市场要求,一个充换电柜通常带有多个独立的仓体,常见的是8-32仓不等,每个仓体可放一个电池,并可结合主控单元进行充、换电。具体而言充、换电柜的主控单元主要负责整件的换电逻辑、通信功能等;功能控制单元主要负责换电逻辑、充电控制及状态检测等。由于充换电柜的体积较大,其宽通常在0.6米以上,高通常在1.2米以上,且仓体之间均间隔一定的距离,所以各个功能控制单元通常做成独立的控制板,分布在柜体的各个部位,由一定的系统架构关联起来协同工作。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充换电柜架中,一般通过串口线将各种控制板连接在一起,或者采用混合的方式将各种控制板连接在一起。以上两种架构方式虽然可以适应来自不同的产家的功能控制板,但是,它们都需要将共享的必要信息进行多次转发,并且报文的优先级只能在应用层实现,因此在协同处理报警事件的速度上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充换电柜中各功能控制单元无法快速共享系统关键信息的问题,提供一种充换电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充换电柜,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其中,主控单元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多种功能控制单元通过同一CAN总线彼此连接以及与主控单元连接。优选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分散设于充换电柜各处。优选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包括多个仓体控制单元和多个充电电源控制单元。优选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的CAN地址分别具有统一的分段命名。优选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CAN地址通过开关设置。优选地,充换电柜还包括柜体检测单元,柜体检测单元与主控单元直接连接。优选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通过同一CAN总线与柜体检测单元连接。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充换电柜的系统结构统一,布线安装简单,有利于柜体的扩展及后续调整。同时,可利用CAN总线的广播机制,总线上关联的功能控制单元很容易快速共享系统的关键信息。且,可利用CAN总线的优先级机制,总线上的任何控制单元都具有优先发送关键信息的权利。另,充换电柜系统中各控制单元之间需要相互传递的信息量并不大,尤其是与报警相关的状态信息,恰好可与CAN总线的短帧机制相符合。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充换电柜的系统逻辑框图;图2是图1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充换电柜的系统逻辑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参阅图1和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充换电柜的系统逻辑框图,该充换电柜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其中,主控单元与远程服务器无线连接,多种功能控制单元通过同一CAN总线彼此连接以及与主控单元连接。具体而言,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如图1中的功能控制单元1、2、…、n,物理上分散设于充换电柜的各处,各个功能控制单元之间通过同一CAN总线彼此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目前,一个充换电柜系统内部的功能控制单元数量在5-60之间,即n介于5-60之间,具体数量与该充换电柜的仓体数量相关。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可包括多个仓体控制单元和多个充电电源控制单元,例如仓体控制单元1到k,充电电源控制单元1到m。其中,仓体控制单元分别负责每个仓体的换电逻辑、充电控制及状态检测等,充电电源控制单元具体控制仓体内电池的充电过程。主控单元主要负责充换电柜的整体换电逻辑、通信功能、以及与外界的交互等,例如,主控单元通过界面与用户进行交互,获取用户的服务需求,包括充电、取电等;主控单元还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远程服务器,例如云服务器交互,获取用户资料、反馈服务内容等,该无线连接可以是4G、5G或蜂窝网络等;主控单元还通过上述同一CAN总线与每个功能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每个功能控制单元发布控制指令,例如通过控制仓体控制单元以实现仓体开关仓门,控制充电电源控制单元以启动或停止电池的充电进程等。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充换电柜还包括柜体检测单元,主要负责整个柜体的状态检测等。柜体检测单元与主控单元直接连接,多种功能控制单元通过上述同一CAN总线与该柜体检测单元连接,即主控单元、多个功能控制单元、以及柜体检测单元均连接在上述同一CAN总线上。为方便描述,上述主控单元、多个功能控制单元、以及柜体检测单元均可简称为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多种功能控制单元的CAN地址分别具有统一的分段命名。具体而言,因上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连接在同一CAN总线上,由此可以通过地址分段来识别它们的类型。例如可以设置CAN地址在1~10的范围内表示主控单元,11~30表示仓体控制单元,以此类推,简而言之,分段命名即是为了区别各控制单元的类型。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多种功能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CAN地址可以通过开关设置,例如拨码设置。因每个控制单元的CAN地址在通信时是不同的,而出产时每个控制单元并没有固定的CAN地址,只具有一个地址设置开关,如6位的拔码开关,可表示000000~111111。安装使用时根据需要来设置CAN地址,可以大大提高设置的便利性。简而言之,CAN地址可以通过开关来设置,不强制要求每个控制单元都可以设置,也可以固定一部分控制单元的CAN地址,另一部分控制单元就不能再用这个地址了,本方案设计中是每个都可以设置的。在本申请的充换电柜中,柜内的各种控制单元通过统一的CAN总线连接在一起,并集中由主控单元通过无线方式与远程服务器(例如云服务器)交互,以完成换电逻辑及协同处理各类报警事件。上述充换电柜的结构统一,布线安装简单,有利于柜体的扩展及后续调整。同时,可利用CAN总线的广播机制,总线上关联的控制单元很容易快速共享系统的关键信息。且,可利用CAN总线的优先级机制,总线上的任何控制单元都具有优先发送关键信息的权利。另,充换电柜系统中各控制单元之间需要相互传递的信息量并不大,尤其是与报警相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换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主控单元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通过同一CAN总线彼此连接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换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主控单元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通过同一CAN总线彼此连接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换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分散设于所述充换电柜各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换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功能控制单元包括多个仓体控制单元和多个充电电源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换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