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5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笔包括笔杆;笔夹,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外部;油管,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双笔头组件,其包括隔板和两个笔芯,所述隔板夹在两个所述笔芯之间;其中,所述双笔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并密封插在所述油管中。隔板的设置避免了两种颜色的笔头在书写过程中互相浸染;有效隔离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棉芯;笔头实现不同颜色的书写,并且无需增加笔芯的粗度;每个笔头有多个截面,能够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笔
本技术涉及一种文具,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笔。
技术介绍
目前,书写笔(签字笔、油性笔、中性笔等)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文具。而荧光笔便于人们高效、省时的查阅以前做过的笔记资料,同时也用于海报或手抄报时做装饰设计,但是荧光笔书写色彩、效果单一,无法满足做海报或手抄报时效果的要求。现有专利CN208698264U公开了一种双色荧光笔,包括壳体、笔头、笔盖和卷包芯,所述壳体包括笔头壳体和与笔头壳体连接的笔杆,所述卷包芯置于笔杆空腔内,所述笔头壳体内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中空导管,所述中空导管穿过笔头壳体前端的开孔,所述笔头前端部穿过两个中空导管之间,所述笔头后端部插入卷包芯下端内,所述卷包芯两侧设有容纳管,容纳管底部与中空导管之间通过第一导管导通连接,所述容纳管内填充有闪光胶。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过粗的笔杆会造成使用时的不便利,导致现有技术中按动式双头笔的用户体验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头笔,提高按压式笔的安全可靠性和用户体验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笔,包括笔杆;笔夹,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外部;油管,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双笔头组件,其包括隔板和两个笔芯,所述隔板夹在两个所述笔芯之间;其中,所述双笔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并密封插在所述油管中。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笔芯包括棉芯,其设置在所述油管内;笔头,所述笔头的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棉芯中。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分为下隔部、中隔部和上隔部;其中所述中隔部和上隔部用于分隔所述棉芯,并与棉芯一起内置于所述油管内,所述下隔部用于分隔所述笔芯,并延伸至所述笔头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隔部和下隔部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中隔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上隔部的横截面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管分为细管端和粗管端,所述棉芯内置于所述粗管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粗管端的上部接有尾塞。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滑件对称分布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导滑件内套接有密封件座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对称设有两个卡块,所述密封件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导滑件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密封件座上还设有挡板,该挡板可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滑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管还设有档条,该档条挂接在所述导滑件上。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管设有凸条,该凸条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使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管外套有固定圈,所述油管的上端设有凸起环,用于防止所述固定圈下滑。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上设有限位柱,该限位柱与所述笔夹配合使用,用于防止所述双头笔在使用过程中上移。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弹簧,该弹簧套接在细管端上,一端与粗管端抵接,另一端与密封件的上端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本技术提供的双头笔,隔板与笔芯的长度相同,即增强了笔芯的硬度,也避免了两种颜色的笔头在书写过程中互相浸染;另一方面隔板不同隔部的横截面积不同,有效隔离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棉芯。二、本技术中的笔头是将现有技术中常用荧光笔头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称笔头,同时实现不同颜色的书写,并且无需增加笔芯和笔杆的粗度;每个笔头有多个截面,能够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三、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密封件及挡板来保护荧光笔头,避免笔头干燥,进一步避免棉芯内的水分挥发,从而增加了荧光双头笔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双头笔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双头笔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双头笔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双头笔实施例中导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双头笔实施例中密封件和密封件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双头笔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双头笔实施例中笔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双头笔实施例中油管和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笔杆;2-笔夹;3-油管;31-细管端;32-粗管端;321-凸条;33-凸起环;34-档条;4-固定圈;5-尾塞;6-限位柱;7-笔芯;71-棉芯;72-笔头;8-隔板;81-下隔部;82-中隔部;83-上隔部;9-导滑件;91-第一导向槽;92-第二导向槽;10-密封件座;101-卡槽;102-挡板;11-密封件;111-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双头笔,包括笔杆1、笔夹2、油管3、固定圈4、尾塞5、限位柱6、笔芯7、隔板8、导滑件9、密封件座10、密封件11。笔夹2连接在所述笔杆1上,用于将笔杆1固定在其他物品上;油管3分为细管端31和粗管端32,套接在所述笔杆1内,为所述双头笔提供油墨;隔板8和两个笔芯7组成了双笔头组件,隔板8夹在两个笔芯7之间;笔芯7包括棉芯71和笔头72,棉芯71包裹在笔芯7外并内置于所述油管3内;笔头72位于所述隔板8两侧,导滑件9,位于所述笔杆1中并套接在所述油管3上。具体地,如图6-图7所示隔板8分为下隔部81、中隔部82和上隔部83;其中中隔部82和上隔部83将棉芯71分隔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提前浸染了不同颜色的荧光颜料;中隔部82和上隔部83与棉芯71一起内置于油管3的粗管端32内;中隔部82的横截面积要大于上隔部83的横截面积,这是因为棉芯71主要吸收油墨的部分是在中隔部82所对应的位置,所以这种设置可以完全将棉芯的颜色分开,不会互相影响。下隔部81用于分隔所述笔头72,由于笔头72相对于棉芯71来说比较细,所以下隔部81的横截面也要小于中隔部82的横截面积;隔板8的不同部分横截面积不同,不但可以减轻笔身的重量同时也能够不额外增加笔杆1的粗度。对于笔头72,具体的是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荧光笔头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称的笔头72,每个笔头72有多个截面,笔尖是矩形,可以利用矩形的边长和角来进行书写,达到粗细程度不同的线条。每个笔头72的侧面设有一个矩形的切面,用户可通过倾斜笔杆1来实现更粗线条的描绘。对于油管3,如图8所示,在靠近细管端31的一侧,粗管端32还设有对称分布的档条34;粗管端32上还设有对称分布的凸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笔,其特征在于,包括/n笔杆;/n笔夹,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外部;/n油管,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n双笔头组件,其包括隔板和两个笔芯,所述隔板夹在两个所述笔芯之间;/n其中,所述双笔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并密封插在所述油管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杆;
笔夹,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外部;
油管,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
双笔头组件,其包括隔板和两个笔芯,所述隔板夹在两个所述笔芯之间;
其中,所述双笔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并密封插在所述油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包括
棉芯,其设置在所述油管内;
笔头,所述笔头的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棉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分为下隔部、中隔部和上隔部;其中所述中隔部和上隔部用于分隔所述棉芯,并与棉芯一起内置于所述油管内,所述下隔部用于分隔所述笔芯,并延伸至所述笔头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部和下隔部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中隔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上隔部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分为细管端和粗管端,所述棉芯内置于所述粗管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鸿金辉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点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金辉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