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自动化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33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化抛丸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杆和双头电机,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接杆焊接为一体,且第一壳体上密封卡合有拉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传动皮带和放置板,且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双头电机,所述传动皮带的外壁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凸条,且传动皮带的内壁上固定粘接有橡胶板,所述凸条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间隙中穿出。该新型自动化抛丸机,当进行抛丸时,不断旋转的传动皮带可以通过橡胶板将金属弹丸由底部输送至顶部,在从顶部抛下,这样可以对放置板上的工件进行打击,这样金属弹丸不断落下又被传动皮带重新输送上去,从而可以进行连续的抛丸打击作业,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动化抛丸机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
,具体为一种新型自动化抛丸机。
技术介绍
抛丸机是利用金属弹丸或砂料来打击金属铸件的表面,消除铸件表面的一些附着物,去除表面氧化层。现有的抛丸机在抛动金属弹丸来打击工件时,工件处于固定状态,这样容易存在有死角,打击不均匀,且不能连续式的进行抛丸作业,工作效率低,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化抛丸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抛丸机在抛动金属弹丸来打击工件时,工件处于固定状态,这样容易存在有死角,打击不均匀,且不能连续式的进行抛丸作业,工作效率低,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动化抛丸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杆、双头电机和固定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连接杆焊接为一体,且第一壳体上密封卡合有拉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传动皮带和放置板,且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螺栓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动化抛丸机,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接杆(3)、双头电机(7)和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连接杆(3)焊接为一体,且第一壳体(1)上密封卡合有拉门(20),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设置有传动皮带(4)和放置板(15),且第二壳体(2)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双头电机(7),所述传动皮带(4)的外壁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凸条(6),且传动皮带(4)的内壁上固定粘接有橡胶板(5),所述凸条(6)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间隙中穿出,且凸条(6)表面呈齿纹状,所述双头电机(7)两端输出轴上均焊接连接有第一齿轮(8),且双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动化抛丸机,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接杆(3)、双头电机(7)和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连接杆(3)焊接为一体,且第一壳体(1)上密封卡合有拉门(20),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设置有传动皮带(4)和放置板(15),且第二壳体(2)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双头电机(7),所述传动皮带(4)的外壁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凸条(6),且传动皮带(4)的内壁上固定粘接有橡胶板(5),所述凸条(6)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间隙中穿出,且凸条(6)表面呈齿纹状,所述双头电机(7)两端输出轴上均焊接连接有第一齿轮(8),且双头电机(7)其中一端输出轴上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16),所述第一齿轮(8)与凸条(6)表面相啮合,所述放置板(15)一端焊接连接有第一旋转轴(10),且放置板(15)另一端表面和第一旋转轴(10)端面均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销孔(11),所述固定板(9)焊接固定于拉门(2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0)贯穿固定板(9)并与固定板(9)之间为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且第一旋转轴(10)上的销孔(11)内插入有固定销(12),所述固定销(12)贯穿拉门(20),所述放置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吉
申请(专利权)人:吕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