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装配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电子壳体全自动装垫机的壳体滑入轨道机构,该机构包括壳体滑入轨道本体,所述的壳体滑入轨道本体上设置壳体推进组件,所述的壳体推进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滑入轨道下端的滑行固定板,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设置与弹性阻碍块数量相配合的滑行板,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设置滑行板放置槽,所述的滑行板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滑行板放置槽内,另一端通过设置弹簧与滑行板放置槽的底部相抵,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通过设置驱动接头与第五气缸的输出轴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体滑入轨道机构可快速有效的将其壳体固定传位,使其壳体装垫更加准确无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壳体全自动装垫机的壳体滑入轨道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装配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电子壳体全自动装垫机的壳体滑入轨道机构。
技术介绍
大部分的微型壳体盒等电子产品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其底部都会贴有多个带胶吸湿垫体,以起到除湿作用。目前,这类电子产品都是由人工来进行装配垫体的,不仅效率低,而且产品一致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壳体全自动装垫机的壳体滑入轨道机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壳体全自动装垫机的壳体滑入轨道机构,该机构包括壳体滑入轨道本体,所述的壳体滑入轨道本体上设置壳体推进组件,所述的壳体推进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滑入轨道下端的滑行固定板,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设置与弹性阻碍块数量相配合的滑行板,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设置滑行板放置槽,所述的滑行板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滑行板放置槽内,另一端通过设置弹簧与滑行板放置槽的底部相抵,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通过设置驱动接头与第五气缸的输出轴端相连接。本技术壳体滑入轨道机构可快速有效的将其壳体固定传位,使其壳体装垫更加准确无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垫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壳体上胶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壳体传送导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胶对接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推入滑块与壳体固定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壳体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壳体装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吸湿垫卷纸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吸湿垫卷纸放置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吸湿垫成型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吸湿垫成型切割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吸湿垫插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3,14是本技术壳体滑入轨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滑行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壳体推进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壳体推进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电子壳体全自动装垫机,该装垫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分别设置壳体上料机构2、壳体上胶机构3、壳体装垫机构4及其下料机构5,所述的壳体上料机构2的输出端与壳体上胶机构3相连接,所述的壳体通过上胶机构3均匀上胶后,通过壳体装垫机构4将其吸湿垫装入壳体,再由下料机构5下料,所述的壳体上料机构2位振动盘;所述的壳体上胶机构3包括壳体传送导轨6,所述的壳体传送导轨6的末端设置上胶对接轨道7,所述的上胶对接轨道7的末端设置缺口槽8,所述的缺口槽8的正对下端设置摇匀杆9,所述的摇匀杆9的一端与第二气缸10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摇匀杆9的另一端上设置第一U型缺口,所述的第一U型缺口上通过销轴与滚动轮11相连接,所述的上胶对接轨道7上设置第一推入滑块12,所述的第一推入滑块1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13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推入滑块12另一端设置第二U型缺口14,所述的第二U型缺口14上通过销轴铰接有壳体固定座15,所述的第二U型缺口14的底部设置壳体固定座滑动槽口18;当壳体固定座15推至缺口槽8时所述的滚动轮11与壳体固定座底部15相抵触;并通过第二气缸10的上下升降使其摇匀壳体内的胶水。所述的缺口槽8的正上方设置存胶箱16,所述的存胶箱16上设置引流管道17,所述的引流管道17使其存胶箱的胶水引流至壳体内。如图7-9所述的缺口槽8上设置推出杆18,所述的推出杆18将其壳体推进壳体装垫机构4,所述的壳体装垫机构4包括壳体滑入轨道19,所述的壳体滑入轨道19中部设置操作平台20,所述的操作平台20正上方设置吸湿垫插入组件21,所述的吸湿垫插入组件包括吸湿垫插入机构21,吸湿垫成型切割机构22及其吸湿垫卷纸放置机构23,所述的吸湿垫卷纸放置机构2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卷纸放置架24,所述的卷纸放置架24上分别设置多个安装固定孔25,所述的安装固定孔25上通过设置法兰与旋转电机26相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26的输出轴端设置旋转套轴27,所述的旋转套轴27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栓28和压紧盘29与吸湿垫卷纸29相连。如图10所示,所述的吸湿垫成型切割机构2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切割插入架31,所述的切割插入架31上设置第二旋转电机32,所述的第二旋转电机32的输出轴端通过连动套轴与主动滚轮33相连动,所述的主动滚轮33一侧接触设置从动轮34,所述的主动滚轮33和从动轮34上分别设置环形凹槽35,所述的从动轮34设置在缓冲组件上,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架36,所述的缓冲架36上设置从动轮架37,所述的从动轮架37的一端设置从动轮34,所述的从动轮架37的另一端可活动的插接在缓冲架36的安装孔内,且在末端通过设置限位条限制滑出,所述的从动轮架37上还设置缓冲杆38,所述的缓冲杆38一端与从动轮架37相连,另一端通过设置套轴39与从动轮架37相连接,所述的套轴39与缓冲杆38之间通过内外螺纹相连接,所述的缓冲杆38上套设有缓冲弹簧40,所述的缓冲弹簧40一端与从动轮架37,另一端与缓冲架36相抵。如图11所示,所述的吸湿垫成型切割机构22包括切割推入组件,所述的切割推入组件包括安装固定在机架上的切割架41,所述的切割架41上设置纵向卷纸伸入孔槽42,正对于卷纸伸入孔槽42上设置切料入料口43,所述的切料入料口43上设置切割推刀44,所述的切割推刀44的切刀端的另一端设置气缸连接头46,所述的气缸连接头46可活动的设置滑轨47上,所述的气缸连接头46与气缸4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切割推刀44的切刀端将其切好的垫片推入吸湿垫插入机构21。如图12所示,所述的吸湿垫插入机构21包括插入壳体48,所述的插入壳体48通过设置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与切割插入架31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滑轨的下端设置弹簧座50,所述的弹簧座50与第二滑块之间设置回位弹簧51,所述的插入壳体48内设置落料通道口,所述的落料通道口内设置吸湿垫插入板49,所述的吸湿垫插入板49一端伸入落料通道口内,另一端与第四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落料通道口上设置与切料入料口43相连通的滑入口44,由于插入板49与插入壳体48之间带有摩擦力,使其插入壳体48具有一定的下滑,使其更靠近电子壳体,当伸回插入板49时由回位弹簧51自动回位,所述的插入壳体48上通过设置限位块52和限位杆53限制其回位固定位置。如图13-15所示,所述的壳体滑入轨道19上均匀设置多个滑行定位组件54,所述的滑行定位组件54包括在壳体滑入轨道19上设置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上固定设置弹性阻碍块55,所述的弹性阻碍块55部分突出至壳体滑入轨道19内,与电子壳体相抵触,所述的弹性阻碍块为橡胶块。如图16-17所示,所述的壳体滑入轨道19还上设置壳体推进组件56,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壳体全自动装垫机的壳体滑入轨道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壳体滑入轨道本体,所述的壳体滑入轨道本体上设置壳体推进组件,所述的壳体推进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滑入轨道下端的滑行固定板,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设置与弹性阻碍块数量相配合的滑行板,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设置滑行板放置槽,所述的滑行板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滑行板放置槽内,另一端通过设置弹簧与滑行板放置槽的底部相抵,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通过设置驱动接头与第五气缸的输出轴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壳体全自动装垫机的壳体滑入轨道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壳体滑入轨道本体,所述的壳体滑入轨道本体上设置壳体推进组件,所述的壳体推进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滑入轨道下端的滑行固定板,所述的滑行固定板上设置与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庆安,刘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曹庆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