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11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油管污垢清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结构和管夹结构;清洁结构包括清洁刷组件,清洁刷组件包括刷柱和覆盖于刷柱四周的刷毛;刷柱的下部转动连接刷座;刷柱的底部连接转动驱动件;管夹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双向气缸,双向气缸两侧的活塞轴分别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工作人员对普通短管进行清洁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管污垢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管污垢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油管污垢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制造、石油开采、化工生产等领域的常用设备上,油管是其经常使用或者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当设备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经常需要进行修理或者保养,以保持设备的高效运行。在对设备进行修理或者保养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油管内壁上的污垢进行清理,避免污垢积存,影响油管内油的流动速度,同时也避免污垢掉入油中,随油流动堵塞设备中的相关零部件,造成设备运行不畅甚至损坏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油管污垢清洁装置一般都是针对弯管或者长度较大的管等特殊的管件进行清理,但普通的短管一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处理,例如,通过抹布擦干净。在一些大型修理厂,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大量的设备或者装置进行修理或者保养,人工处理普通短管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工作人员对普通短管进行清洁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结构和管夹结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清洁刷组件,所述清洁刷组件包括刷柱和覆盖于所述刷柱四周的刷毛;所述刷柱的下部转动连接刷座;所述刷柱的底部连接转动驱动件。所述管夹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两侧的活塞轴分别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的底部均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螺纹套接第一升降轴,所述第一升降轴的顶部连接第一横轴,所述第一横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的外侧还固接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轴;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螺纹套接第二升降轴,所述第二升降轴的顶部连接第二横轴,所述第二横轴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夹爪对应使用的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的外侧还固接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轴。进一步的,所述刷座的直径大于油管的直径至少1cm。进一步的,所述刷柱的长度至少为15cm。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或者第一升降驱动件底部的滑槽,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滑轨,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杆与第一升降轴、所述第二定位杆与第二升降轴的滑动连接方式均为滑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轴和第二升降轴上均设有两个滑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相对面均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相对面均设有防滑凸。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置物箱,所述双向气缸设置于所述置物箱的内部,所述转动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置物箱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箱的顶部与所述刷座之间还设有若干根加强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管污垢清洁装置,通过设置清洁结构和管夹结构;清洁结构包括清洁刷组件、刷座和转动驱动件,通过清洁刷组件的转动能够对油管进行自动清洁处理;管夹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双向气缸,双向气缸两侧的活塞轴分别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分别通过第一升降轴和第二升降轴连接用于夹紧油管的夹爪,在双向气缸和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的作用下能够使夹爪带动油管进行升降活动,使油管能够在清洁刷组件的不同高度位置处进行清洁处理,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位置的清洁刷组件,导致该位置的刷毛损耗严重,清洁能力下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工作人员对普通短管进行清洁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滑动组件的A向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刷毛,11-刷柱,12-刷座,13-转动驱动件,14-加强筋;2-双向气缸,21-第一升降驱动件,211-第一转轴,212-第一升降轴,213-第一横轴,214-第一夹爪,215-第一定位杆;22-第二升降驱动件,221-第二转轴,222-第二升降轴,223-第二横轴,224-第二夹爪,225-第二定位杆;23-滑动组件,231-滑槽,232-滑轨;3-底座,31-置物箱;4-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结构和管夹结构。清洁结构包括清洁刷组件,清洁刷组件包括刷柱11和覆盖于刷柱11四周的刷毛1;刷柱11的下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刷座12,当油管4套入清洁刷组件上时,油管4的底部抵接刷座12,刷座12对油管4起到限位作用,使油管4不会沿清洁刷组件持续下落,刷座12的直径大于油管4的直径至少1cm;刷柱11的底部连接转动驱动件13,转动驱动件13工作,带动刷柱11即清洁刷组件进行转动,对油管4内壁的污垢进行清洁处理。本技术中,刷柱11的长度至少为15cm。管夹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3上的双向气缸2,双向气缸2两侧的活塞轴分别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2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22,第一升降驱动件2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22的底部均通过滑动组件23连接底座3,参见图2,滑动组件23包括设置于第二升降驱动件22或者第一升降驱动件21底部的滑槽231,还包括设置于底座3上的滑轨232,滑槽231滑动连接滑轨232。当双向气缸2工作时,能够通过活塞轴带动第一升降驱动件2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22在底座3上进行相向移动或者背向移动。第一升降驱动件21连接第一转轴211,第一转轴211的外部螺纹套接第一升降轴212,第一升降轴212的顶部连接第一横轴213,第一横轴213的端部设有第一夹爪214;第一升降驱动件21的外侧还固接第一定位杆215,第一定位杆215滑动连接第一升降轴212。第二升降驱动件22连接第二转轴221,第二转轴221的外部螺纹套接第二升降轴222,第二升降轴222的顶部连接第二横轴223,第二横轴223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夹爪214对应使用的第二夹爪224;第二升降驱动件22的外侧还固接第二定位杆225,第二定位杆225滑动连接第二升降轴222。第一定位杆215与第一升降轴212、第二定位杆225与第二升降轴222的滑动连接方式均可以为滑轮连接,也可以为滑轨滑槽连接;本技术中,第一定位杆215与第一升降轴212、第二定位杆225与第二升降轴222的滑动连接方式均为滑轮连接,且第一升降轴212和第二升降轴222上均设有两个滑轮,提高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用过程中,第一升降驱动件2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22工作,分别带动第一转轴211和第二转轴221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结构和管夹结构;/n所述清洁结构包括清洁刷组件,所述清洁刷组件包括刷柱和覆盖于所述刷柱四周的刷毛;所述刷柱的下部转动连接刷座;所述刷柱的底部连接转动驱动件;/n所述管夹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两侧的活塞轴分别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的底部均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所述底座;/n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螺纹套接第一升降轴,所述第一升降轴的顶部连接第一横轴,所述第一横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的外侧还固接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轴;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螺纹套接第二升降轴,所述第二升降轴的顶部连接第二横轴,所述第二横轴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夹爪对应使用的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的外侧还固接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结构和管夹结构;
所述清洁结构包括清洁刷组件,所述清洁刷组件包括刷柱和覆盖于所述刷柱四周的刷毛;所述刷柱的下部转动连接刷座;所述刷柱的底部连接转动驱动件;
所述管夹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两侧的活塞轴分别连接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的底部均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所述底座;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螺纹套接第一升降轴,所述第一升降轴的顶部连接第一横轴,所述第一横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的外侧还固接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轴;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螺纹套接第二升降轴,所述第二升降轴的顶部连接第二横轴,所述第二横轴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夹爪对应使用的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的外侧还固接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座的直径大于油管的直径至少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污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柱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