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萍专利>正文

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05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底座、除杂框、固定框、螺母块和排污口,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固定有除杂框,所述除杂框的上方固定有输料框,所述输送带一侧输料框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螺母块的底部固定有气缸,所述固定框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储液箱,所述固定框顶部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收集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对运维装置喷涂防静电液时的均匀滚涂功能,实现了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对喷涂防静电液过程中气体的收集及净化功能,而且实现了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对喷涂防静电液时残余液体的清洁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
,具体为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运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现象,严重时则容易导致装置内部电子元件损坏,因此在运维装置结构过程中,则需要使用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对运维装置外表面进行喷涂防静电液,从而使运维装置产生防静电效果。现今市场上的此类防静电一体化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在对运维装置喷涂防静电液时不够均匀,从而很容易导致喷涂过程中效果不均匀造成防静电效果不良的现象;2、传统的此类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喷涂防静电液过程中很少实现气体的收集及净化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有害气体过多造成工作人员呼吸道受伤的现象;3、传统的此类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少设置防静电液残余液体的清洁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液体残余过多造成防静电液变质污染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除杂框(2)、固定框(3)、螺母块(8)和排污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固定有除杂框(2),且除杂框(2)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4),并且除杂框(2)表面远离控制面板(24)的一侧开设有可视窗(23),所述除杂框(2)的内部铰接有弧形板(14),且弧形板(14)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排污口(15),并且排污口(15)的一端贯穿除杂框(2)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除杂框(2)的上方固定有输料框(25),且输料框(25)内部的两端皆铰接有辊轴(28),并且相邻辊轴(28)之间缠绕有输送带(26),所述输送带(26)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除杂框(2)、固定框(3)、螺母块(8)和排污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固定有除杂框(2),且除杂框(2)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4),并且除杂框(2)表面远离控制面板(24)的一侧开设有可视窗(23),所述除杂框(2)的内部铰接有弧形板(14),且弧形板(14)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排污口(15),并且排污口(15)的一端贯穿除杂框(2)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除杂框(2)的上方固定有输料框(25),且输料框(25)内部的两端皆铰接有辊轴(28),并且相邻辊轴(28)之间缠绕有输送带(26),所述输送带(26)一侧输料框(25)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7),且驱动电机(27)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驱动电机(2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辊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14)下方除杂框(2)内部的两侧皆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17),所述输料框(25)的上方固定有固定框(3),且固定框(3)顶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6),并且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表面固定有皮带轮(5),所述固定框(3)顶端的内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丝杆(7),且丝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块(8),所述螺母块(8)的底部固定有气缸(20),且气缸(20)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框(3)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储液箱(30),所述固定框(3)顶部远离第一伺服电机(6)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收集框(29),且气体收集框(29)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净化机构(9),且气体收集框(29)的一侧固定框(3)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风机(10),并且第二风机(10)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缸(20)一侧固定框(3)的表面固定有伸缩杆(21),且伸缩杆(21)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4)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缸(20)的输出端铰接有气体收集罩(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丹林徐倩
申请(专利权)人:胡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