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99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釜体,釜体外沿釜体圆周方向盘绕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沿釜体高度方向盘旋设置,换热盘管的两端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处连接有进汽管道和进水管道,进汽管道和进水管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进汽管道的第一控制阀,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进水管道的第二控制阀,出料管处连接有出汽管道和出水管道,出汽管道和出水管道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进汽管道和进水管道同步连通换热盘管,使得换热盘管集中加热和冷却为一体,避免单独额外设置加热和冷却的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格林尼亚反应简称“格氏反应”,是利用格氏试剂的一种重要有机反应之一。公告号为CN20984886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设置于釜体顶部的釜盖,所述釜体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釜体外壁的上半部环绕设置有上加热盘管,所述上加热盘管上设置有上热水进口和上热水出口,所述釜体外壁的下半部环绕设置有下加热盘管,所述下加热盘管上设置有下热水进口和下热水出口。上述装置采用了相互独立的冷却盘管和加热盘管的设置,使得在对反应釜内温度进行调节时,两者相互独立进行对反应釜内温度的调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述装置中冷却盘管和加热盘管是单独设置的,因此在进行冷却或加热过程时,无法通过同一管道实现对反应釜内温度的调控,而两者独立的设置需要在反应釜内额外增加管路,内部增加的管路可能会影响反应釜内原有的布置,可能会对原有反应釜内的反应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能够将加热和冷却集中于同一管道设置,避免额外增加管路对原有反应釜产生影响。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外沿所述釜体圆周方向盘绕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沿所述釜体高度方向盘旋设置,所述换热盘管的两端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处连接有进汽管道和进水管道,所述进汽管道和所述进水管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汽管道的第一控制阀,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二控制阀,所述出料管处连接有出汽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汽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汽管道、进水管道与进料管连通,并通过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来调整进汽管道和进水管道的开关,进料管进一步与釜体外的换热盘管进行连通,使得反应釜具有加热和冷却的管道一体化的特点,避免额外增加管路影响反应釜原有的布置。同时出汽管道和出水管道沿同一竖直面平行设置,使得可对蒸汽和冷却水分别出料且互不干扰。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釜体外设置有夹套,所述进料管伸出所述夹套顶端侧壁,所述出料管伸出所述夹套底端,所述夹套与所述釜体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套的设置起到对反应釜体保温的作用,同时空腔内的保温隔热材料加强夹套对反应釜的保温效果,使得换热盘管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时候减少热量的损失。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汽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出料管上位于所述出汽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四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设置,方便对出汽管道和出水管道进行单独控制,使得换热盘管内的蒸汽和冷却水的出料过程互不干扰。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上设置有球形阀体,所述球形阀体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用于联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启闭的控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件的设置,使得进汽管道和进水管道始终处于单一开启的状态,并通过球形阀体上的通孔与进料管连通,进而可通过控制件切换换热盘管内的介质,实现对反应釜体的加热或降温过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件包括螺纹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手柄,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阀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阀上,所述进汽管道和所述进水管道间安装有底座,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螺纹杆杆体中心处设置有光滑段,所述光滑段两侧设置有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螺纹杆啮合,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杆上,且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上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料管的初始角度不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反应釜体进行加热时,转动手柄,手柄进一步带动螺纹杆发生转动,螺纹杆带动与其呈啮合状态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发生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控制阀发生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控制阀发生转动,由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上的通孔与进料管的初始位置不同,因此可通过转动手柄的圈数来调整第一控制阀上通孔与进料管呈连通状态,而第二控制阀与进料管呈关闭状态,实现对进料管内的进汽过程;进水过程的原理与进汽过程一样,仅是手柄转动的圈数产生差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螺纹杆发生转动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螺栓和抵紧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螺纹杆上的所述光滑段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螺纹杆轴向的两端口处设置有轴承,所述开孔向外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两所述轴承之间,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向外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抵紧块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螺栓一端与所述抵紧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持续对换热盘管内进行进水或进汽过程时,需要维持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关状态,通过螺栓带动抵紧块抵紧螺纹杆上的光滑段,进而起到对螺纹杆周向旋转的限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块与所述光滑段抵接的一端端部呈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块端部弧形的设置,使得抵紧块更加贴合光滑段,相较于抵紧块端部呈矩形的设置而言,将抵紧块与螺纹杆间为点接触的方式变为面接触,进而对螺纹杆起到更好的限制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块呈弧形的端面沿所述螺纹杆轴向设置有多组防滑条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条纹的设置,增大了抵紧块与螺纹杆的接触面粗糙程度,进而增大了抵紧块与螺纹杆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进而起到对螺纹杆轴向旋转的限制。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进汽管道和进水管道同步连通换热盘管,使得换热盘管集中加热和冷却为一体,避免单独额外设置加热和冷却的管道;2.通过控制件联动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闭,进而实现对换热盘管的加热或冷却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进料管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控制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控制件处沿竖直方向且过螺栓轴心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釜体;110、换热盘管;120、进料管;130、出料管;140、进汽管道;150、进水管道;160、第一控制阀;170、第二控制阀;180、出汽管道;190、出水管道;200、夹套;210、空腔;220、第三控制阀;230、第四控制阀;240、球形阀体;250、通孔;260、控制件;261、螺纹杆;26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包括釜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00)外沿所述釜体(100)圆周方向盘绕有换热盘管(110),所述换热盘管(110)沿所述釜体(100)高度方向盘旋设置,所述换热盘管(110)的两端连接有进料管(120)和出料管(130),所述进料管(120)处连接有进汽管道(140)和进水管道(150),所述进汽管道(140)和所述进水管道(15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进汽管道(140)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汽管道(140)的第一控制阀(160),所述进水管道(150)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水管道(150)的第二控制阀(170),所述出料管(130)处连接有出汽管道(180)和出水管道(190),所述出汽管道(180)和所述出水管道(190)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包括釜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00)外沿所述釜体(100)圆周方向盘绕有换热盘管(110),所述换热盘管(110)沿所述釜体(100)高度方向盘旋设置,所述换热盘管(110)的两端连接有进料管(120)和出料管(130),所述进料管(120)处连接有进汽管道(140)和进水管道(150),所述进汽管道(140)和所述进水管道(15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进汽管道(140)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汽管道(140)的第一控制阀(160),所述进水管道(150)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水管道(150)的第二控制阀(170),所述出料管(130)处连接有出汽管道(180)和出水管道(190),所述出汽管道(180)和所述出水管道(190)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00)外设置有夹套(200),所述进料管(120)伸出所述夹套(200)顶端侧壁,所述出料管(130)伸出所述夹套(200)底端,所述夹套(200)与所述釜体(100)间形成有空腔(210),所述空腔(210)内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管道(180)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20),所述出料管(130)上位于所述出汽管道(180)和所述出水管道(19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四控制阀(2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氏反应釜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160)和所述第二控制阀(170)上设置有球形阀体(240),所述球形阀体(240)上贯穿开设有通孔(250),所述进料管(120)上设置有用于联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60)和所述第二控制阀(170)启闭的控制件(2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细政王立陈佳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华威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