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89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回收用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顶部设置有油气回收管,所述油气回收管的右端连通有输送管,所述油气回收管的左侧设置有风机,所述输送管远离油气回收管的一端设置有冷凝罐,所述冷凝罐的右侧设置有加油机,所述加油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该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通过设置的回气管和第二真空泵,使加油机在加油后所产生的油气能够通过回气管被第二真空泵吸引进冷凝罐,通过设置的散热片,使冷凝器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通过设置的水冷管和制冷机组,使散热片的温度不易受到冷凝器自身散发出的热量影响而导致快速升温,通过设置的气动阀门,使回油管的开闭便于得到操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
本技术涉及油气回收用装置
,具体为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油库、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加油设施在加油、卸油过程中,由于油液位的上升或下降,导致油面上方空间不断排出油蒸汽或渗入空气,造成能源浪费、产生环境污染、埋下火灾隐患、影响燃油质量。为了减少油气的挥发,通常采用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将挥发的油气收集起来,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燃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目前常见的油气回收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冷凝法。现有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大多只是对储油罐的油气进行冷凝回收,而未对加油机加油所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且在冷凝过程中,冷凝机的散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具备能够对加油机加油所产生油气进行冷凝回收,且能对冷凝机进行良好散热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未对加油机加油所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且在冷凝过程中,冷凝机的散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顶部设置有油气回收管,所述油气回收管的右端连通有输送管,所述油气回收管的左侧设置有风机,所述输送管远离油气回收管的一端设置有冷凝罐,所述冷凝罐的右侧设置有加油机,所述加油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所述加油管远离加油机的一端与储油罐相连通,所述加油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远离加油机的一端与冷凝罐相连接,所述冷凝罐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左侧设置有气动阀门,所述冷凝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真空泵,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真空泵,所述第一真空泵的输出管连通有压缩机,所述第二真空泵的输出管与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与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设置有水冷管,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管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底部连通有输油管。优选的,所述油气回收管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安装于该通孔内,所述风机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罩。优选的,所述冷凝罐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材料,所述冷凝罐的内表面设置有防静电涂料层。优选的,所述回气管远离加油机的一端与第二真空泵的抽气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输送管远离油气回收管的一端与第一真空泵的抽气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多组,且均匀分布于冷凝器的正面与背面,所述散热片的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两端连接有制冷机组,所述水冷管的数量与散热片的数量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通过设置的回气管和第二真空泵,使加油机在加油后所产生的油气能够通过回气管被第二真空泵吸引进冷凝罐,通过设置的散热片,使冷凝器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通过设置的水冷管和制冷机组,使散热片的温度不易受到冷凝器自身散发出的热量影响而导致快速升温,通过设置的气动阀门,使回油管的开闭便于得到操控。2、该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通过设置的风机,使油气回收管内的油气能够更好的进入输送管中,通过设置的过滤器,使冷凝器冷凝后的回收油能够被进一步过滤净化后输入储油罐,通过设置的第一真空泵和第二真空泵,使该该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能够同时针对储油罐和加油机所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冷凝罐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1、储油罐;2、油气回收管;3、输送管;4、风机;5、冷凝罐;6、加油机;7、加油管;8、回气管;9、回油管;10、气动阀门;11、第一真空泵;12、第二真空泵;13、压缩机;14、连接管;15、冷凝器;16、散热片;17、水冷管;18、过滤器;19、输油管;20、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包括储油罐1,储油罐1的顶部设置有油气回收管2,油气回收管2的右端连通有输送管3,油气回收管2的左侧设置有风机4,通过设置的风机4,使油气回收管2内的油气能够更好的进入输送管3中,油气回收管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风机4的出风口安装于该通孔内,风机4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罩,输送管3远离油气回收管2的一端设置有冷凝罐5,冷凝罐5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材料,冷凝罐5的内表面设置有防静电涂料层,冷凝罐5的右侧设置有加油机6,加油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7,加油管7远离加油机6的一端与储油罐1相连通,加油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气管8,回气管8远离加油机6的一端与第二真空泵12的抽气管相连通,通过设置的回气管8和第二真空泵12,使加油机6在加油后所产生的油气能够通过回气管8被第二真空泵12吸引进冷凝罐5,回气管8远离加油机6的一端与冷凝罐5相连接,冷凝罐5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9,回油管9的左侧设置有气动阀门10,通过设置的气动阀门10,使回油管9的开闭便于得到操控,冷凝罐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真空泵11,输送管3远离油气回收管2的一端与第一真空泵11的抽气管相连通,固定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真空泵12,通过设置的第一真空泵11和第二真空泵12,使该该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能够同时针对储油罐1和加油机6所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第一真空泵11的输出管连通有压缩机13,第二真空泵12的输出管与压缩机13的输入端相连接,压缩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的底部与冷凝器15的输入端相连接,冷凝器15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16,通过设置的散热片16,使冷凝器15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散热片16的数量为多组,且均匀分布于冷凝器15的正面与背面,散热片16的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散热片16的表面设置有水冷管17,水冷管17的两端连接有制冷机组,通过设置的水冷管17和制冷机组,使散热片16的温度不易受到冷凝器15自身散发出的热量影响而导致快速升温,水冷管17的数量与散热片16的数量一致,冷凝器15的输出管连接有过滤器18,通过设置的过滤器18,使冷凝器15冷凝后的回收油能够被进一步过滤净化后输入储油罐1,过滤器18的底部连通有输油管19。在使用时,储油罐1中的油气经过油气回收管2,在风机4中的作用下进入输送管3,被第一真空泵11吸入冷凝器15进行处理回收,加油机6加油后的油气被第二真空泵12吸入冷凝器15进行处理回收,冷凝器15的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包括储油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1)的顶部设置有油气回收管(2),所述油气回收管(2)的右端连通有输送管(3),所述油气回收管(2)的左侧设置有风机(4),所述输送管(3)远离油气回收管(2)的一端设置有冷凝罐(5),所述冷凝罐(5)的右侧设置有加油机(6),所述加油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7),所述加油管(7)远离加油机(6)的一端与储油罐(1)相连通,所述加油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气管(8),所述回气管(8)远离加油机(6)的一端与冷凝罐(5)相连接,所述冷凝罐(5)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9),所述回油管(9)的左侧设置有气动阀门(10),所述冷凝罐(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真空泵(11),所述固定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真空泵(12),所述第一真空泵(11)的输出管连通有压缩机(13),所述第二真空泵(12)的输出管与压缩机(1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压缩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的底部与冷凝器(15)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冷凝器(15)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16),所述散热片(16)的表面设置有水冷管(17),所述冷凝器(15)的输出管连接有过滤器(18),所述过滤器(18)的底部连通有输油管(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包括储油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1)的顶部设置有油气回收管(2),所述油气回收管(2)的右端连通有输送管(3),所述油气回收管(2)的左侧设置有风机(4),所述输送管(3)远离油气回收管(2)的一端设置有冷凝罐(5),所述冷凝罐(5)的右侧设置有加油机(6),所述加油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油管(7),所述加油管(7)远离加油机(6)的一端与储油罐(1)相连通,所述加油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气管(8),所述回气管(8)远离加油机(6)的一端与冷凝罐(5)相连接,所述冷凝罐(5)的底部设置有回油管(9),所述回油管(9)的左侧设置有气动阀门(10),所述冷凝罐(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真空泵(11),所述固定板(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真空泵(12),所述第一真空泵(11)的输出管连通有压缩机(13),所述第二真空泵(12)的输出管与压缩机(1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压缩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的底部与冷凝器(15)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冷凝器(15)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16),所述散热片(16)的表面设置有水冷管(17),所述冷凝器(15)的输出管连接有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罗洋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海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