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海鹏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6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支撑底板,保护板,支撑底板和保护板彼此在高度上移动连接,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按照使得护腰限位机构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构造有用于患者行走的行走空间,对应于行走空间的支撑底板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用于腿部锻炼的弹性锻炼机构。该康复训练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势:适用于不同时期的患者的康复训练,医生可以通过该康复训练装置设置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该康复装置为患者提供得了其直立时的可以移动的护体空间,为患者提供了行走训练时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如脑部损伤、脊髓损伤等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是适当的活动锻炼,以加快病人的康复进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重症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时,容易发生身体失去平衡而跌倒,因此康复装置的安全性是这一类医疗器械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20894275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神经外科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内腔背面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做出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内腔套设有旋转轴。其通过电机带动脚踏板运动,进而使得患者达到被动训练的目的。该现有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患者采用的座位,并且没有安全约束装置,进而使其在训练的过程中存在倾斜而掉落的风险;其次,该装置功能单一,无法使得患者建立一套完善的康复训练计划。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n支撑底板(100),/n保护板(200),/n所述支撑底板(100)和所述保护板(200)彼此在高度上移动连接,/n其特征在于,/n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按照使得护腰限位机构(200c)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构造有用于患者行走的行走空间(200d),对应于所述行走空间(200d)的所述支撑底板(100)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用于腿部锻炼的弹性锻炼机构(100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重症多功能康复装置,包括:
支撑底板(100),
保护板(200),
所述支撑底板(100)和所述保护板(200)彼此在高度上移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
第一保护板(200a)和第二保护板(200b)按照使得护腰限位机构(200c)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构造有用于患者行走的行走空间(200d),对应于所述行走空间(200d)的所述支撑底板(100)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用于腿部锻炼的弹性锻炼机构(100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彼此在宽度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锻炼机构(100a)的长度间距(L)按照符合患者步幅的方式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锻炼机构(100a)包括可见的踏板(100a-1)和阻尼件(100a-2),
其中,所述支撑底板(100)具有用于安装所述阻尼件(100a-2)的容纳槽(100b),在所述踏板(100a-1)未施加有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踏板(100a-1)以部分接触于容纳槽(100b)内而另一部分凸出所述支撑底板(100)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阻尼件(100a-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腰限位机构(200c)包括彼此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弧面板(200c-1)和第二弧面板(200c-2),以使得所述第一弧面板(200c-1)和所述第二弧面板(200c-2)能够形成用于支护患者上躯干的护体空间(200c-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板(200c-1)和第二弧面板(200c-2)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鹏高登宁方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邓海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