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6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包括一组主肋木架,主肋木架底部设有与其连接的底座;以及至少一组活动肋木架,活动肋木架一侧与所述主肋木架任意一侧转动连接,活动肋木架另一侧自由设置,且活动肋木架自由设置的一侧还设有与其连接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整体便于收纳,并可以展开使用,提供较大面积的攀爬设施,使其成为供儿童玩耍的竞技类器材,可以充当肋木架使用,也可搭配木质滑梯或者爬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攀爬装置
本技术涉及竞技体操健身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攀爬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中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孩,随着家庭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要去游乐场玩耍,而现在正缺少一些竞技类的儿童游乐玩具或者设施,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攀爬器材功能单一,比较沉重,难以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攀爬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主肋木架,主肋木架底部设有与其连接的底座;以及至少一组活动肋木架,活动肋木架一侧与所述主肋木架任意一侧转动连接,活动肋木架另一侧自由设置,且活动肋木架自由设置的一侧还设有与其连接的支撑架。还包括了滑梯或/和爬梯,滑梯和爬梯一端与所述主肋木架或活动肋木架连接,滑梯和爬梯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滑梯和爬梯端部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挂钩,挂钩挂在与所述主肋木架或活动肋木架上固定设置。所述主肋木架和活动肋木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一侧为轴杆,轴杆两端分别设有直径较小的插接部,插接部插入至一套管内且套管固定在所述活动肋木架上,支撑架通过套管和轴杆与所述活动肋木架转动连接。所述轴杆与插接部根部对应的端面和套管的内侧端面均为形状匹配的斜面,且所述斜面之间在支撑架转动过程中处于接触状态。所述主肋木架和活动肋木架分别由横木抓手和立柱构成,立柱上设有通孔,且横木抓手中部或/和端部位于所述通孔内并分别与所述立柱连接。还包括了侧堵组件,侧堵组件为面板结构并与所述立柱连接固定;所述侧堵组件与所述横木抓手分别位于立柱两侧,且侧堵组件通过位于通孔内的连接件与所述横木抓手端部连接固定;或所述侧堵组件与所述横木抓手分别位于立柱一侧,且所述侧堵组件中部包括一锥形通道,锥形通道和立柱分别位于侧堵组件两侧,锥形通道靠近侧堵组件一端的开口较大设置,横木抓手穿过所述锥形通道设置,且所述横木抓手外侧设有一与其连接的锥套,锥套位于所述锥形通道内部且两者之间形状匹配。所述底座和活动肋木架底端分别与各自连接的行走轮。所述底座的行走轮位于一升降支架上,升降支架置于所述底座底面内部,升降支架内部设有一偏心轴套,偏心轴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支架内壁接触设置,偏心轴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偏心轴套的偏心轴一端于所述底座外侧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摇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整体便于收纳,并可以展开使用,提供较大面积的攀爬设施,使其成为供儿童玩耍的竞技类器材,可以充当肋木架使用,也可搭配木质滑梯或者爬梯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主肋木架和活动肋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主肋木架、101立柱、102通孔、103横木抓手、104侧堵组件、105锥形通道、106锥套、200活动肋木架、300支撑架、301轴杆、302插接部、303套管、304斜面、400铰链、500爬梯、600滑梯、700挂钩、800底座、801升降支架、802偏心轴、803偏心轴套、804摇把、900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根据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包括一组主肋木架100和两组活动肋木架200,各组件的具体实施结构如下所述。所述主肋木架100由横木抓手103和立柱101构成,立柱101上设有水平分布的通孔102,通孔102穿过立柱101的左侧和右侧侧面设置,并纵向设置多组,用于在不同的高度上安装横木抓手103,横木抓手103采用木棒,横木抓手103的中部穿过位于中部的立柱101的通孔102设置,横木抓手103的端部位于外侧的立柱101的通孔102内并分别与所述立柱101连接;进一步地,横木抓手103和立柱101的连接结构中还要用到侧堵组件104,侧堵组件104为面板结构,整体为矩形结构,其上侧、下侧的侧边为外圆弧型,面板结构的四角处分别通过螺钉所述立柱101上预加工的通孔102连接固定;其中与位于外侧的立柱101对应设置的一部分侧堵组件104中,所述侧堵组件104与所述横木抓手103分别位于立柱101的左侧和右侧,侧堵组件104中部设有一与其连接的螺栓,螺栓位于所述通孔102内部,且螺栓与所述横木抓手103端部连接固定,该结构中通过螺栓作为连接件,将侧堵组件104和横木抓手103连接固定;其中与位于中部的立柱101对应设置的一部分侧堵组件104中,侧堵组件104与所述横木抓手103分别位于立柱101的同一侧,当横木抓手103穿过立柱101时,则立柱101两侧均设有侧堵组件104;同时,所述侧堵组件104中部包括一锥形通道105,锥形通道105外侧为锥形管结构,锥形通道105和立柱101分别位于侧堵组件104两侧,锥形通道105靠近侧堵组件104一端的开口较大设置,横木抓手103穿过所述锥形通道105设置,且所述横木抓手103外侧设有一与其连接的锥套106,锥套106采用橡胶垫,且其一侧设有轴向贯通分布的开口,锥套106位于所述锥形通道105内部且两者之间形状匹配,该结构中,侧堵组件104主要用于将横木抓手103与立柱101连接固定,此结构橡胶垫可以利用其开口进行外部尺寸的调整,从而利用橡胶垫与锥形通道105内壁的充分接触及挤压,将橡胶垫紧紧套在横木抓手103外侧,从而实现了侧堵组件104与横木抓手103的紧密连接,当侧堵组件104固定在立柱101上时,对应的横木抓手103也就得到了较为稳固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主肋木架100底部设有与其连接的底座800,底座800的底面为开口且其内部设有一升降支架801,升降支架801两侧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行走轮900,行走轮900转动设置用于主肋木架100的行走;其中,所述升降支架801内部设有一偏心轴套803,偏心轴套80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支架801内壁接触设置,偏心轴套8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800转动连接,且偏心轴套803的偏心轴802一端于所述底座800外侧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摇把804,通过转动所述摇把804,即可控制偏心轴802外侧的偏心轴套803进行转动,由于偏心轴802为偏心设置,故偏心轴套803的顶面高度会根据其转动发生变化,或者升高,或者降低,此时与偏心轴套803顶端和底端接触的升降支架801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从而可以控制安装在升降支架801上的行走轮900的高度;此结构中,在初始状态下,行走轮900高度是高于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组主肋木架,主肋木架底部设有与其连接的底座;以及/n至少一组活动肋木架,活动肋木架一侧与所述主肋木架任意一侧转动连接,活动肋木架另一侧自由设置,且活动肋木架自由设置的一侧还设有与其连接的支撑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组主肋木架,主肋木架底部设有与其连接的底座;以及
至少一组活动肋木架,活动肋木架一侧与所述主肋木架任意一侧转动连接,活动肋木架另一侧自由设置,且活动肋木架自由设置的一侧还设有与其连接的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滑梯或/和爬梯,滑梯和爬梯一端与所述主肋木架或活动肋木架连接,滑梯和爬梯另一端自由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和爬梯端部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挂钩,挂钩挂在与所述主肋木架或活动肋木架上固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肋木架和活动肋木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一侧为轴杆,轴杆两端分别设有直径较小的插接部,插接部插入至一套管内且套管固定在所述活动肋木架上,支撑架通过套管和轴杆与所述活动肋木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童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与插接部根部对应的端面和套管的内侧端面均为形状匹配的斜面,且所述斜面之间在支撑架转动过程中处于接触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胡荣旭金瑞帅冯月仃申倩张灵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纳斯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