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肠外科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5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肛肠外科给药装置,包括储药筒、推杆、给药筒和滑轮,所述储药筒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所述储药筒的左端设置有给药筒,且给药筒内部外壁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给药筒左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引流杆,且引流杆左侧的给药筒外壁前后两端皆设有第一固定板,两组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刻度表观察移动板的位置判断给药筒插进的距离,当给药筒插进肛肠,转动板对肛肠内部的杂物进行阻挡,不会造成给药筒开口堵塞杂物的现象,当给药筒抽出时,软质毛刷对药膏进行抚平操作,同时通过伸缩杆和套杆对储药筒进行支撑操作,使得医生不因手酸造成给药不稳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肠外科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给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肛肠外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亦得到不断发展,为了便于对肛肠进行上药,通常通过肛肠给药装置进行上药操作,现有的肛肠给药装置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比如公告号为CN208710785U的授权专利技术的一种肛肠科给药装置,该技术设置的便于拆卸的结构,方便了医护人员对装置内药品的添加,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因此可知现有的肛肠给药装置基本上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问题1:传统装置在给药筒的内壁开设孔洞,通过孔洞对肛肠内壁进行上药操作,但是因肛肠始终收缩,药膏无法较好的推出,若装置在药筒前端开始孔洞,当药筒进入肛肠内部,前端的孔洞易被肛肠杂物堵塞,从而使得药膏无法较好推出,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问题2:传统装置通常需要手持进行操作,为了便于进行上药操作,患者躺在病床后需要抬起肛肠,此时装置与床面距离较长,无法进行搭放,而医生长时间举着装置易手酸,从而无法较为稳定的进行给药操作,降低了装置的便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肠外科给药装置,包括储药筒(1)、推杆(2)、给药筒(3)和滑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筒(1)的内部设置有推杆(2),所述储药筒(1)的左端设置有给药筒(3),且给药筒(3)内部外壁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一滑块(4)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给药筒(3)左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引流杆(6),且引流杆(6)左侧的给药筒(3)外壁前后两端皆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两组第一固定板(7)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板(8),两组转动板(8)与给药筒(3)的左端贴合,所述转动板(8)外部的给药筒(3)左端胶粘有橡胶塞(9),所述储药筒(1)底端左侧的前后两端皆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1),两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肠外科给药装置,包括储药筒(1)、推杆(2)、给药筒(3)和滑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筒(1)的内部设置有推杆(2),所述储药筒(1)的左端设置有给药筒(3),且给药筒(3)内部外壁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一滑块(4)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给药筒(3)左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引流杆(6),且引流杆(6)左侧的给药筒(3)外壁前后两端皆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两组第一固定板(7)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板(8),两组转动板(8)与给药筒(3)的左端贴合,所述转动板(8)外部的给药筒(3)左端胶粘有橡胶塞(9),所述储药筒(1)底端左侧的前后两端皆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1),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板(11)之间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2),且伸缩杆(12)的右端皆通过第二滑块(14)滑动连接在套杆(1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外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筒(3)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